一、XML配置文件注入
- 概念 :这是一种传统的依赖注入方式,通过在XML文件中配置bean的相关信息来实现依赖注入。在Spring框架中,需要在
applicationContext.xml
或spring-config.xml
等配置文件中定义bean,并通过<property>
标签或构造方法参数等方式来指定依赖关系。 - 优点:可以使依赖注入的配置与代码分离,便于集中管理和修改依赖关系;对于一些复杂的依赖关系配置,XML文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配置选项和更清晰的结构。
- 缺点:XML配置文件的维护成本较高,当bean的数量较多或依赖关系复杂时,配置文件会变得庞大且难以理解;而且XML配置文件与Java代码的耦合度较高,修改配置文件后需要重新编译项目,不利于快速开发和迭代。
- 示例
java
// 定义接口和实现类
interface UserRepository {
User getUserById(int id);
}
class UserRepositoryImpl implements UserRepository {
@Override
public User getUserById(int id) {
// 从数据库中获取用户信息的逻辑
return new User();
}
}
XML
<!-- 在XML文件中配置依赖注入 -->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
<!-- 定义UserRepository bean -->
<bean id="userRepository" class="com.example.UserRepositoryImpl"/>
<!-- 定义UserService bean,并注入userRepository依赖 -->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com.example.UserService">
<property name="userRepository" ref="userRepository"/>
</bean>
</beans>
二、注解 注入
- 概念 :指通过使用注解的方式来标识需要注入的依赖对象。在Spring框架中,常用的注解有
@Autowired
、@Resource
等。 - 优点:可以使代码更加简洁和清晰,不需要编写额外的XML配置文件或手动调用注入方法;并且可以与IDE更好地集成,方便开发者进行代码编写和调试。
- 缺点:如果过度使用注解注入,可能会导致代码的可读性下降,因为注解的使用可能会使代码的逻辑变得不那么直观;同时,注解注入也可能会导致代码与特定的框架紧密耦合,降低了代码的可移植性。
三、注解注入的不同点
① Autowired 注解
-
来源 :
@Autowired
是 Spring 框架自身提供的注解,属于 Spring 核心的一部分。 -
使用方式:可以通过构造函数、字段、Setter 方法或任意方法参数上使用该注解,来表示需要依赖注入。使用时需要导入 包: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且只按照 byType 注入。
-
默认行为 :如果未指定
required
属性,默认为true
,即如果找不到匹配的 Bean 会抛出异常;可以配合@Qualifier
注解指定具体的 Bean 名称进行注入。 -
适用场景:适用于各种依赖注入场景,尤其是在需要明确指定注入特定类型的 Bean 时非常有用。
-
示例:
java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public void performService() { User user = userRepository.getUserById(1); // 对用户进行业务操作 } }
② Resource
-
来源 :
@Resource
注解最初来源于 Java EE 规范中的 JSR-250,后被 Spring 框架所支持。 -
使用方式:通常用于字段或 Bean 的方法上,也可以用于类级别。
-
默认行为 :默认按照 Bean 的名称进行注入,如果名称相同则可以选择使用
name
属性指定具体的 Bean 名称;也可以通过type
属性指定类型来进行注入。 -
适用场景 :当需要根据名称注入依赖时,
@Resource
注解更加方便;同时也适用于与 Java EE 环境集成的场景。 -
Resource 装配顺序:
①如果同时指定了 name 和 type,则从 Spring 上下文中找到唯一匹配的 bean 进行装配,找不到则抛 出异常。
②如果指定了 name ,则从上下文中查找名称(id)匹配的 bean 进行装配,找不到则抛出异常。
③如果指定了 type,则从上下文中找到类似匹配的唯一 bean 进行装配,找不到或是找到多个,都会 抛出异常。
④如果既没有指定 name ,又没有指定 type,则自动按照 byName 方式进行装配;如果没有匹配, 则回退为一个原始类型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则自动装配。
-
示例:
javaimport javax.annotation.Re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Resource private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public void performService() { User user = userRepository.getUserById(1); // 对用户进行业务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