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的常见排序算法

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算法之一。无论是在数据分析、数据库查询还是图形界面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排序问题。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并提供其C语言实现代码。排序算法的效率和应用场景有很大关系,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之一。它通过重复交换相邻的元素,将最大或最小的元素逐渐"冒泡"到序列的一端。虽然实现简单,但其时间复杂度较高,通常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

实现逻辑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交换相邻的元素,将较大的元素逐步"冒泡"到数组的一端。每一轮排序,都会将一个最大(或最小)元素放到正确的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1.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元素大,就交换它们的位置。
  2. 这样,经过第一轮比较后,最大的元素被移动到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
  3. 在下一轮比较时,忽略已经排序好的部分(即已排好序的元素),只比较剩余部分,依此类推。
  4. 当某一轮排序中没有发生任何交换时,说明数组已经有序,可以提前结束排序。
1.1 冒泡排序的C语言实现
#include <stdio.h>

// 冒泡排序函数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int i, j, temp;
    // 外层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次
    for (i = 0; i < n-1; i++) {
        // 内层循环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与交换
        for (j = 0; j < n-i-1; j++) {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
            if (arr[j] > arr[j+1]) {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

// 打印数组的函数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size) {
    int i;
    for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int main() {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 获取数组长度
    printf("原始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bubbleSort(arr, n); // 调用冒泡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
    return 0;
}
1.2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最好时间复杂度:O(n)(当数组已经有序时)

2.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实现逻辑

选择排序的核心思想是每一次从未排序部分中选择一个最小(或最大)元素,并将其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具体步骤如下:

  1.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假设它是最小的元素,遍历剩余部分,找到真正的最小元素。
  2. 将最小元素与当前元素交换位置。
  3. 继续从下一个元素开始,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与冒泡排序不同,选择排序每次只进行一次交换,即使找到最小值,也不会像冒泡排序那样进行多次交换。

2.1 选择排序的C语言实现
#include <stdio.h>

// 选择排序函数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
    int i, j, minIndex, temp;
    // 外层循环每次选择一个最小值
    for (i = 0; i < n-1; i++) {
        minIndex = i; // 假设当前元素是最小的
        // 内层循环找出未排序部分中的最小元素
        for (j = i+1; j < n; j++) {
            if (arr[j] < arr[minIndex]) {
                minIndex = j; // 更新最小值的索引
            }
        }
        // 交换当前元素和最小元素
        temp = arr[i];
        arr[i]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
}

// 打印数组的函数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size) {
    int i;
    for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int main() {
    int arr[] = {64, 25, 12, 22, 11};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 获取数组长度
    printf("原始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selectionSort(arr, n); // 调用选择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
    return 0;
}
2.2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最好时间复杂度:O(n^2)

3.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将数组分为已排序部分和未排序部分,每次取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将其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实现逻辑

插入排序的核心思想是将数组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依次将未排序部分的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1.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将其与前面的元素进行比较,找到它应该插入的位置。
  2. 将插入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右移,直到找到合适的位置。
  3. 将当前元素插入到合适位置。
  4. 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数组全部有序。
3.1 插入排序的C语言实现
#include <stdio.h>

// 插入排序函数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 int n) {
    int i, key, j;
    //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每次将一个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
    for (i = 1; i < n; i++) {
        key = arr[i]; // 保存当前要插入的元素
        j = i - 1;

        // 将已排序部分大于 key 的元素向右移动
        while (j >= 0 && arr[j] > key) {
            arr[j+1] = arr[j];
            j = j - 1;
        }
        // 将 key 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arr[j+1] = key;
    }
}

// 打印数组的函数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size) {
    int i;
    for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int main() {
    int arr[] = {12, 11, 13, 5, 6};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 获取数组长度
    printf("原始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insertionSort(arr, n); // 调用插入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
    return 0;
}
3.2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最好时间复杂度:O(n)(当数组已经有序时)

4. 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是一种分治法排序算法,它通过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两个子数组,然后递归地排序这两个子数组。由于其平均时间复杂度较低,快速排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高效。

实现逻辑

快速排序是一种分治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比基准元素小,另一部分比基准元素大。然后递归地对这两部分进行排序,直到整个数组有序。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一个基准元素(通常选择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或随机选择一个元素)。
  2. 将数组重新排列,使得所有比基准元素小的元素都在基准元素的左边,所有比基准元素大的元素都在右边。
  3. 基准元素就位后,将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递归地进行快速排序。
  4. 递归的终止条件是子数组的大小为1或0。

快速排序通过分治策略来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

4.1 快速排序的C语言实现
#include <stdio.h>

// 分区操作:将数组分为两个子数组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nt pivot = arr[high]; // 选择最右侧元素作为基准
    int i = low - 1; // i 是已排序部分的边界

    // 遍历数组,将小于基准的元素放到左边,大于基准的放到右边
    for (int j = low; j < high; j++) {
        if (arr[j] < pivot) {
            i++; // 更新已排序部分的边界
            // 交换 arr[i] 和 arr[j]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
    // 将基准元素放到正确位置
    int temp = arr[i+1];
    arr[i+1] = arr[high];
    arr[high] = temp;
    return i + 1; // 返回基准元素的索引
}

// 快速排序函数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f (low < high) {
        // 获取分区后的基准元素索引
        int pi = partition(arr, low, high);
        // 分别对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进行快速排序
        quickSort(arr, low, pi - 1);
        quickSort(arr, pi + 1, high);
    }
}

// 打印数组的函数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size) {
    int i;
    for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int main() {
    int arr[] = {10, 7, 8, 9, 1, 5};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 获取数组长度
    printf("原始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quickSort(arr, 0, n-1); // 调用快速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
    return 0;
}
4.2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最好时间复杂度:O(n log n)
  • 平均时间复杂度:O(n log n)

5. 归并排序(Merge Sort)

归并排序也是一种分治法排序算法,它将数组分为两个子数组,分别对它们排序后再合并。归并排序是一个稳定的排序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实现逻辑

归并排序也是一种分治算法,核心思想是将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分别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将两个已排序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大的有序数组。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数组递归地分割成两半,直到每个子数组只包含一个元素。
  2. 然后将这些小的有序子数组逐步合并成更大的有序子数组。
  3. 在合并时,始终保持两个子数组之间的有序性。

归并排序的关键操作是合并两个已排序的子数组,合并过程是线性时间复杂度。

5.1 归并排序的C语言实现
#include <stdio.h>

// 合并两个已排序的子数组
void merge(int arr[], int l, int m, int r) {
    int n1 = m - l + 1; // 左子数组的大小
    int n2 = r - m;     // 右子数组的大小
    
    // 创建临时数组
    int L[n1], R[n2];
    
    // 将数据拷贝到临时数组
    for (int i = 0; i < n1; i++)
        L[i] = arr[l + i];
    for (int j = 0; j < n2; j++)
        R[j] = arr[m + 1 + j];
    
    int i = 0, j = 0, k = l;
    // 合并两个临时数组
    while (i < n1 && j < n2) {
        if (L[i] <= R[j]) {
            arr[k] = L[i];
            i++;
        } else {
            arr[k] = R[j];
            j++;
        }
        k++;
    }
    
    // 将剩余的元素拷贝到原数组
    while (i < n1) {
        arr[k] = L[i];
        i++;
        k++;
    }
    
    while (j < n2) {
        arr[k] = R[j];
        j++;
        k++;
    }
}

// 归并排序函数
void mergeSort(int arr[], int l, int r) {
    if (l < r) {
        int m = l + (r - l) / 2; // 计算中间位置
        mergeSort(arr, l, m); // 对左半部分进行归并排序
        mergeSort(arr, m + 1, r); // 对右半部分进行归并排序
        merge(arr, l, m, r); // 合并两个已排序的子数组
    }
}

// 打印数组的函数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size) {
    int i;
    for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int main() {
    int arr[] = {12, 11, 13, 5, 6, 7};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 获取数组长度
    printf("原始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mergeSort(arr, 0, n-1); // 调用归并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n");
    printArray(arr, n); //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
    return 0;
}
5.2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 log n)
  • 最好时间复杂度:O(n log n)
  • 平均时间复杂度:O(n log n)

总结

本文介绍了几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每种排序算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选择排序算法时,需要根据数据的规模、要求的时间复杂度以及是否需要稳定排序来做出决策。通过理解这些排序算法的实现和性能特点,您可以在实际开发中更加高效地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尼尔森系3 小时前
排序与算法:希尔排序
c语言·算法·排序算法
冠位观测者4 小时前
【Leetcode 每日一题】624. 数组列表中的最大距离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sushang~4 小时前
leetcode203.移除链表元素
数据结构·链表
GEEK.攻城狮4 小时前
使用VSCODE开发C语言程序
c语言·ide·vscode
Victoria.a5 小时前
数组和指针常见笔试题(深度剖析)
c语言·开发语言
a_j585 小时前
算法与数据结构(子集)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刃神太酷啦5 小时前
树(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蓝桥杯c++组
xiaohai@Linux6 小时前
ESP32 在IDF_V5.3.1版本下实现AP无线热点模式!(带WIFI事件处理)
c语言·嵌入式硬件·tcp/ip·wifi·esp32
L_09077 小时前
【C】初阶数据结构6 -- 队列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
bm2023_7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队列
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