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派G1 6层高速板学习

逻辑派G1 6层高速板学习

视频地址点这里:这里

共20小时。2025.03.08

大部分知识点都比较常见,所以重点学高速信号部分。选择性观看。

一、原理图分析

原理图地址

分析原理图,分页命名。

结合逻辑派G1的文档。学习一下FPGA。

镁光DDR3芯片。地址线与数据线。

SPI-NOR FLASH 加 DDR3 储存芯片。

二、电源分析

画电源树。每个电源需要走多粗的线,打几个过孔,过孔尺寸,以满足载流能力。

新建图页,画电源树。

typec 以及 下载口,输入5V_IN,再经DCDC电路,转其它电压等级,3V3 1V0 1V5

FPGA DDR电压等级低,1V。

分析每个电压等级的电流多大。

看芯片手册,最大输出电流。

但是这里电源芯片输出电流 ,受TYPE的输入电流限制。500ma/900ma 1.5A 3A 三个电压等级。

通过TYPEC的CC端配置电阻,来调整输出电流的等级。

有个电源芯片,TPS51200DRCR,查一下。

三、网表导入

较为简单

四、板框导入

较为简单,导入DXF即可。

注意,导入层改为文档层,方便对板框进行修改。

DXF包含:板子外形,定位孔位置,关键器件的位置,禁布区。

选择文档层的板框,然后转到外形,形成板框。

五、PCB快捷键导入与设置

有个快捷键的.json文件,并且有文档说明,直接在设置中导入即可。

大部分使用单个按键的快捷键,而不是组合按键。

六、模块抓取以及接口器件布局

选中原理图中的电路模块,交叉选择到PCB,然后区域放置器件。

cadence中,在原理图设置room,然后可以按room放置器件。

可以放置矩形框,做好注释,方便查看。

(其实就是cadence的room放置器件)

吸附圆心,精准放置。设置中可以设置吸附对象。

快捷键4,即是根据参考点移动 的命令。

结构器件定位时,该命令用的多。

七、模块化布局--预布局(先放各模块中的大器件)

先大器件后小器件。

先放大器件,阻容等小器件后放。

可以打开单个器件 的飞线,看看器件的走线方向,走线要顺。大致方向要顺。

只看信号线的飞线杰克, 电源一般打孔,不用看线是否顺。

选中PIN,右键,可赋予网络颜色。

电感是大器件,先放。

1 HDMI模块布局

HDMI布局和布线的要点:

· HDMI接口的位置要根据结构要求放置,若没有特殊要求,放到板边即可。

· 差分线特征阻抗控制在100R,单端线控制在50R.(避免信号反射。)

· ESD器件要靠近HDMI端子放置。

· HDMI的4对差分走线,对内误差<5MIL。组内间距误差<10MIL(等长误差),对其它信号线间距保持15MIL的间距(间距误差),以便减小串扰。

· 临近GND层走线,空间足够时,要对差分线进行包地处理。

· 差分信号尽量做到不打孔换层,若换层,需打上回流地过孔。
ESD器件,不认识的芯片,一定查一下。

2 MCU模块布局

GD32F303CBT6图页。

GD32F303CBT6,三个滤波电容,五个供电的PIN。

提供的快捷键文件,shift + Q,打开单个PIN的飞线。

ESD器件,还是要靠近端子。对外面进行防护。
注意看有源晶振的布局

3 FPGA模块布局

FPGA的JTAG的下载口,不算高速电路。

NOR FLASH芯片。

FPGA主芯片的上下电阻,靠近管脚放置,或者如果太远了,可以考虑放在背面。

FPGA主芯片的电源测试点,放在电源模块的输出即可,不用靠近FPGA引脚放置。
使用快捷键打开单个PIN的飞线,在布局的时候还挺方便的。

4 DDR3模块布局

DDR布局原则

· DDR模块放置位置要求:靠近CPU摆放。

· 1片DDR时,点对点的布局方式。

· DDR*2片时,相对于CPU严格对称,间距推荐:

DDR到CPU推荐的中心距离:

无排阻时:900---1000mil

有排阻时:1000 --- 1300mil

· DDR滤波电容靠近管脚放置

· 端接匹配电阻摆放:串联端接电阻放置到CPU端,并联端接电阻放置到DDR端。

· 地址线、控制线、时钟线时单向传输,且一般都是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

多个DDR间使用远端分支,分支尽量短且等长,并联电阻放在DDR端第一个T点处,长度不超过500mil。

走菊花链拓扑的,并联电阻放在最后一个DDR后面,长度不超过500mil。

· Vref电容,要放在靠近芯片的Vref管脚,走线要粗短,减少线上的电感。

这里用到了1片DDR。

如果是两片DDR,相对于CPU严格对称,如下图。

如何区分并联端接电阻 串联端接电阻?

端接电阻,用来做阻抗匹配的。即使做了之后,传输线也需要做阻抗匹配,就是控阻抗(差分100R ,单端50R)。

远端分支/T型拓扑

菊花链拓扑

因为DDR需要扇孔,所以滤波电容可以先不摆。扇完孔再摆。

5 DCDC电源模块布局



开关电源布局要点:

· 下载电源芯片的datasheet,查看推荐的布局布线要求。(厂商验证之后的)

· 分析原理图,找主干道,注意回流路径,主干道的回流路径越短越好。(输入 输出 反馈三个路径)

· 摆放器件时,器件布局尽量紧凑,使电源路径尽量短,且注意留出打孔和铺铜的空间,以满足电源模块输入/输出通道的载流能力。

· 注意滤波电容的位置,滤波电容靠近管脚放置 ,滤波电容在电源路径上保持先大电容,后小电容的原则。

输入路径和输出路径都要先大后小。

输入路径上,先大容值电容,再小容值电容。

输出路径上,先大容值电容,再小容值电容。

注意看上图的layout。

· 对于输出多路的开关电源,尽量使相邻电感之间垂直放置(电感是磁性器件,避免磁场干扰,上图的电感垂直放置),大电感和大电容尽量布置在主器件面。(需要看电感的类型,一体成型的,可以不用垂直。垂直的目的是防止磁场产生干扰)

· 开关电源主回路与控制回路之间,要单点接地,保证地平面的稳定。

立创EDA的模块复用:选中器件,右键创建组合,然后选中另一组器件,右键选择组合复用,点击参考复用。

(能不能同时复用布线??)

复用完再取消组合,方便微调器件。选中组合,右键,取消组合。

不同电压等级的网络,可以赋予不同的颜色,布局时方便区分。

还剩下滤波电容没布局,后面扇孔的时候,一边扇孔一边调整滤波电容的位置。

八、布局查看调整排针3D模型(可选)

排针向上,希望排针向下焊,所以在3D模型管理器中,调整排针的位置。没问题。

看自己的需求了。

九、PCB层数分析以及叠层设计

叠层分析,分析板子需要几层才能走出来。

需要根据"单板电源"、"地的种类"、"信号密度"、"板级工作频率"、"有特殊布线要求的信号数量"和"生产成本要求",综合去评测,最终确定多层板的层数。

四层板,也只是多了一个电源层和地层,没有多走线层。

整版走线最密的器件是BGA封装的FPGA,分析最密的器件的走线深度,大致评估板子的层数。

六层板常用的叠层方式:

方案一 和 方案二常用。
方案一(最常用)

有三个走线层。

电源层和地层,一般是内电层,一般不走信号线。要让电源层和地层尽量保持完整,给信号层以完整的参考面。

最常用的方案,但是本板,顶层已经放满器件了,不易走线,所以层叠方案待定。

方案二(又称为假八层)(也是用的较多的层叠方案)

(本板采用方案二)

有4个走线层。

缺点:

第三层和第四层有两个相邻的走线层,信号会有串扰。(尽量十字交叉走线。两把线,十字交叉走)(尽量将第三层和第四层中间的介质加大,减小串扰)

相对第四层来说,第三层直接参考第二层的地,是较好的走线层。第四层的相邻层是电源层(最近)。

方案三

优点:

电源层和地耦合充分;信号层与内电层直接相邻,与其他信号层均有有效隔离,不易发生串扰。

signal03和两个内电层GND和POWER直接相邻,可用于传输高速信号。

两个内层可以有效屏蔽外界对SIGNAL03的干扰。

缺点:

与第一种层叠方案类似,只是将内层GND与PWR互换了,带来的问题是底层器件不能参考GND。

信号跨地平面分割,会造成阻抗不匹配,信号串扰和反射。


方案四(不推荐)

层叠管理器中改为方案二即可。

十、了解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什么是特性阻抗???

信号传输过程中,电压施加到信号线上,会产生电场,电场产生的瞬间会有微小的电流,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就是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与PCB寄生参数有关,与走线的长度无关。

USB的差分阻抗为90R.

十一、计算阻抗以及常用阻抗规则添加

以嘉立创阻抗计算神器为例,计算阻抗下的参数:

USB差分:90R

HDMI差分:100R

DDR时钟差分:100R

BANK:100R

单端:50R

计算后,查看结果:

画板时,为了使每层的线宽一致,采用右边的参数。(立创EDA暂时只能同一设置所有层的规则)

50R单端,所有4.3MIL

90R差分,所有线宽4mil,间距5.3mil

100R差分,所有线宽4.1mil,间距7.9mil

待定。控阻抗,可以让板厂调整参数,达到阻抗的范围内。

其他常用规则:

安全间距:4mil

过孔尺寸:

8-16mil

8-18mil

12-18mil免费工艺

十二、电源网络类的添加以及规则设置

添加电源类。用于设置电源的网络规则。

十三、差分规则的添加

设置差分对后,对BGA进行扇出,会按照差分规则下的线宽线距进行扇出。

USB:90R

HDMI等大部分:100R

差分对管理器,进行添加差分对。

FPGA的IOT,引出到排针上,按差分处理。

BANK3的IOR是单端的,不做差分,后面做个等长就可以了。

MCU做普通的IO处理即可。

按照原理图,查找差分,添加差分。

FPGA的差分,USB差分,HDMI的差分,DDR时钟线差分。

将100R的差分规则设置为默认,单独设置USB的90R差分规则。

十四、BGA的扇孔以及BGA滤波电容的摆放

打孔占位。

对扇出进行设置,一般按照默认即可。操作类型选择新增。点击应用。

扇出后,再添加滤波电容。10uf大电容,配合100nf小电容。

视频中,布线连的有点随意。

使用了盘中孔。

调整BGA的扇孔时,使用"按照参考点移动",保证移动后的位置不会有偏移。

调整BGA的扇孔时,也可以使用旋转,调整BGA的方向。空格旋转45度。

注:器件不要挨得太近。

BGA的外面两排孔,走线可以拉出来,可以不扇孔。

十五、DDR3模块扇孔

DDR也是BGA封装的器件。

扇孔,放置滤波电容,跳着看。

在"环绕模式"下进行走线,先连上(忽略DRC规则),然后后面再仔细修线。

也有从焊盘的尖上进行走线的。

能直接连的,就直接连,不能连再打孔。

铺铜的时候,有个"吸附"选项,可以先关闭。记住有个吸附选项。

两个地焊盘,打一个孔,还可以留出位置走线。

十六、HDMI模块扇孔

焊盘出线时,与焊盘一样宽,走出来之后再加宽走线。

电源打了两个孔。

轮廓视图:


十七、MCU模块扇孔

晶振线加粗,包地处理。

走线电流较大时,加粗走线。

走线也可以等间距处理。

十八、FPGA外设模块扇孔

十九、电源模块扇孔

开关电源布线要点:

· 电源输入/输出路径布线要采用铺铜处理(最好全连接),铺铜宽度必须满足电源电流大小。输入/输出路径尽量少打孔换层(需要的时候,该打打,保证载流就行),打孔换层的位置需考虑滤波器件位置,输入 应打孔在滤波器件之前输出 在滤波器件之后

· 反馈路径需要远离干扰源和大电流的平面上,一般采用10mil以上的线连到输出滤波电容之后。

· 开关电源模块内部的信号互联线尽量短而粗,一般加粗到10mil以上(但不能比焊盘粗)。

· 开关电源模块内部的电感器件底下需避免走线,其所在层需挖空铜皮处理(挖空至丝印的位置),电感附近有走线,需要对信号进行包地处理,防止造成电磁干扰(EMI),这种干扰可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有些电感带屏蔽,可不挖空铜皮)

过孔不够,且不方便扇出时,可分上下两侧扇出。

二十、DDR3布线规范讲解

数据线一般11根线:

低8位 + DDR3_DM<0> + DDR3_DQS<0>P/N(差分)

高8位 + DDR3_DM <1> + DDR3_DQS<1>P/N(差分)

3W原则是指线中心到线中心的距离为3倍线宽。

EDA软件中的线距规则是指线边缘到线边缘的距离。

实际是2W.

二十一、DDR3信号分类



设置net class后,方便设置规则,方便设置颜色。

二十二、DDR3布线-数据线(1)布线

第三层。

先数据线,再地址线。

数据线有同组同层 的要求。

数组组中,先走差分线,更方便一点。走不通的地方,再调整过孔扇出的位置。

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二十三、DDR3布线-数据线(2)布线

第4层处理地址线。底层处理高8位的数据线组。

合孔,同网络线公用一个过孔。用于留出走线的位置。

调整扇出孔的位置。

二十四、DDR3布线-地址线布线

第4层处理地址线。

不好走线时,部分地址线,可以走其他层,更方便一些,地址线不要求同组同层。

需要慢慢调。

22 23 24 步骤,先把线走通,保证线是顺的,到后面再进行优化。

二十五、HDMI布线

打开飞线,看飞线的方向,是否顺。

然后再调孔的位置,使线能走通,并且比较顺。

二十六、FPGA-BANK0信号类添加

对FPGA引出的BANK线,设置net class。需要差分的,同时设置差分对。

原理图中,选中器件的管脚PIN,也可以交叉选择到PCB。

二十七、FPGA-BANK0信号类布线

优先第三层,走不下再考虑第三层和第四层。

用4mil的线宽 4mil的间距走差分线。


先走通,再调整DRC和等长。

二十八、FPGA-BANK7信号类布线

添加net class。


二十九、FPGA-BANK1信号线布线

考虑走第4层。

三十、FPGA-BANK2信号线布线

bank差分间距要求小,孔间可以走两根线。

后面等长的时候再修DRC报错。

三十一、FPGA-BANK3信号线布线

设置BANK3的网络类。

选中NET CLASS,打开飞线,方便看网络的走向

全是孔,走到最后眼都晕了。

三十二、FPGA以及MCU杂线处理

全是线。

这节,把剩余所有的线拉好,然后再做布线优化和等长。

三十三、电源连通性处理(一)

打开电源和地的飞线。多层板有专门的地平面和电源平面。

5V_IN的铺铜,第4层,板边再走一圈地线


然后再DDR区域的1.5V的。

铺1.5V的铜时,尽量保证差分信号线不要跨分割。控制线要求低,跨分割也问题不大。

三十四、电源连通性处理(二)

3.3V电源。

底层走1.0V。

地网络直接铺一块整版的铜皮。

三十五、布线优化(一)

修DRC。就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不断修线的过程。

三十六、布线优化(二)

三十七、布线优化(三)


修完线之后,更新铺铜。

三十八、电源连通性优化

到这一步,全部完成走线,并且消除了DRC,后面再开始做等长。

第二层铺整板的地铜。

三十九、DDR3--数据线时序等长(一)

设置DDR的等长网络组

DDR组内等长范围±10MIL.

D0 --- D7




差分等长,不如单端好绕。

四十、DDR3--数据线时序等长(二)

D8 --- D15

(D0 --- D7 与 D8 --- D15两组之间 组间不需要等长。 )



四十一、DDR3--地址线时序等长

地址线等长时,不计算到端接电阻 的长度。

等长范围在25mil以内。


焊盘对组无法设置规则,只能手动进行等长。

焊盘对组调整后,需要刷新长度,进行显示。
网络类一栏中会实时更新网络长度。

技巧:可以将焊盘到端接电阻的线先全部删掉,这样就可以在网络类中看网络长度,省去了手动刷新焊盘对 中的网络长度。

"感觉刷新,也不会很麻烦"、

自动绕,有些地方出不来,所以可以说手动绕一下。

也可以直接手动绕等长。

四十二、HDMI信号线时序等长

HDMI2.0,对内等长,越接近越好,建议10mil以内。

空间不足时,不要求强行做"对间等长"

HDMI信号线是四组差分线 ,每组差分线有两根线,这两根线需要长度一致。

然后四组差分线之间,也需要进行等长。

最后四组差分线,所有线长度应基本一致。

(前面说的,DDR3的16根数据线,属于单端线,D0---D7之间需要等长,D8---D15之间需要等长,高八位和低八位之间,不需要等长)

四十三、FPGA--BANK0信号时序等长

BANK等长到20MIL之内即可。

最短的线,差的有点多。



四十四、FPGA--BANK7信号时序等长


四十五、FPGA--BANK1信号时序等长

四十六、FPGA--BANK3信号时序等长

难等一点。

等长前,先调整一下,减小最长线的长度。

就是想办法绕。

四十七、FPGA--BANK2信号时序等长

好等,有空间。

四十八、TF卡信号线时序等长

TF卡用的SPI驱动。没有上拉。

TF卡所有线做等长处理,以时钟线为目标线.。单端控50R,误差400MIL以内即可。


四十九、板边缝合地过孔的添加

板边,加上缝合地过孔。

板内已经几乎走满了线,也有很多孔,所以只能在板边添加缝合地过孔了。

放置缝合孔,选择线条。

打完后,再手动补一下,复制缝合孔 ,在合适位置进行粘贴。

五十、DRC检查

更新铺铜,检查DRC,根据DRC类型,针对性消除DRC。
这种面积小,器件密度高,走线密度高的板子,一定设置好规则。

同时注意"封装"的正确性。

五十一、PCB优化

检查等长是否完成。

地平面。

电源平面是否完整,是否满足载流能力。

高速信号线是否有跨分割。

网络类NET CLASS中,是整个网络的长度。DDR的地址线,等长时,不需要考虑焊盘到端接电阻的长度,所以设置焊盘对管理器进行等长。

BANK0在第三层,参考第2层的地平面,不会跨分割。

3W尽量满足即可。

五十二、丝印调整及LOGO文本添加

密度高的板子,RC等位号可以不放在板子上。

放置一些说明信息即可。

五十三、生产资料文件GERBER输出

3D模型文件,方便结构核对。

1 导出3D模型文件。

2 导出BOM。可以选择导出的元素,可以手动设置导出的元素。

3 一键导出GERBER文件。

4 导出辅助焊接工具。方便手动焊接。离线版本可在无网的场景下使用。

5 SMT 导出坐标文件。

6 做PCB生产说明文件。

(BGA器件要做成沉金的)
阻抗线路说明 ,如果直接用阻抗计算神器 计算出来的参数,贴计算结果的图。

如果手动调整过线宽线距,可以将不同控阻抗的线 用颜色区分,然后截图到生产说明文件 中,进行说明。

本次设计,手动调整过线宽线距,所以对PCB进行截图,然后,说明。可以让板厂调阻抗

不同欧姆阻抗的线,都要设置一种颜色,截图,然后区分,并加说明。

五十四、PCB下单计价

嘉立创EDA中,可以不输出生产文件,直接关联到下单助手 ,进行下单。

本节就是介绍一下下单流程。

OVER!!!

相关推荐
小鹿撞出了脑震荡12 分钟前
「OC」源码学习—— 消息发送、动态方法解析和消息转发
学习·ios·objective-c
茯苓gao26 分钟前
stm32 串口通讯 和 USART学习 二(HEX和文本数据包收发)
stm32·嵌入式硬件·学习
cliff,30 分钟前
数据提取之BeautifulSoup4快速使用
笔记·python·学习
大刘讲IT43 分钟前
轻量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小制造企业的垂直应用实践:架构、集成、数据价值与选型策略
大数据·学习·程序人生·架构·数据挖掘·能源·制造
Camellia031144 分钟前
嵌入式学习--江协51单片机day2
嵌入式硬件·学习·51单片机
郭尘帅6661 小时前
SpringBoot学习(上) , SpringBoot项目的创建(IDEA2024版本)
spring boot·后端·学习
threelab1 小时前
02.three官方示例+编辑器+AI快速学习webgl_animation_skinning_blending
人工智能·学习·编辑器
156082072193 小时前
QSFP+、QSFP28、QSFP-DD接口分别实现40G、100G、200G/400G以太网接口
fpga开发·信号处理
海尔辛3 小时前
学习黑客抓包wireshark
学习·测试工具·wireshark
Mabnus6 小时前
每周靶点分享:Angptl3、IgE、ADAM9及文献分享:抗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以及结构的新见解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