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幻觉产生的【九大原因】

知识问答推理幻觉产生的原因

1.知识库结构切割不合理

大段落切割向量化

复制代码
		切分太小
			可以实现更精准化的回复内,向量匹配相似度越高。检索内容碎片化严重、可能包含不符合内容的文本数据。
		切分太大
			内容资料更完整,但是会影响相似度,同时更消耗资源,在上下文处理上容易超限。

2.模型本身上下文限制

复制代码
	隐式处理
		忽略常超文本
	显示提示
		api报错
		上下文超长

3. 训练数据的局限性

复制代码
	数据噪声与错误
		训练数据中可能包含错误、偏见或过时信息,模型会学习并复现这些缺陷。
	覆盖不全面
		若某些领域或长尾知识的数据不足,模型可能通过"猜测"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错误的内容。
	数据分布偏差
		模型倾向于高频出现的模式,可能导致对罕见问题的回答偏离事实(例如将小众概念与主流概念混淆)

4.模型架构与训练目标的限制

复制代码
	自回归生成机制
		模型通过预测下一个词(token)生成内容,核心目标是文本连贯性而非事实准确性,可能为流畅性牺牲正确性。
	缺乏显式知识验证
		模型在生成过程中无法主动调用外部知识库或实时验证逻辑一致性,导致错误积累(如错误的前提导致错误结论)
	概率驱动的生成方式
		模型选择高概率词序列,但高概率不代表正确(例如将常见错误说法误认为正确)。

5. 复杂推理能力的不足

复制代码
	多步逻辑的脆弱性
		模型难以处理长链条推理,可能在中间步骤出错,最终结果偏离正确方向。
	符号推理的短板
		数值计算、符号逻辑(如数学公式)等需要精确性的任务容易出错
	上下文理解的局限性
		对复杂语境或隐含前提的误判可能导致答非所问。

6.输入模糊性与任务不确定性

复制代码
	歧义问题
		用户提问若存在歧义,模型可能基于错误假设生成答案(例如混淆同名人物或术语)
	开放域问题的挑战
		对于无明确答案的问题(如预测未来事件),模型可能生成虚构内容以满足输出要求。

7.知识更新的滞后性

复制代码
	静态知识库
		大模型的训练数据通常截止于某一时间点,无法反映最新信息(如科学发现、时事等),导致过时回答。
	领域动态性
		某些领域(如医学、科技)知识更新迅速,模型难以同步。

8.评估与优化的偏差

复制代码
	训练目标的矛盾
		模型被优化为生成人类偏好的文本(如流畅、符合语法),但人类标注者可能更关注形式而非事实性。
	评测指标缺陷
		传统指标(如BLEU、ROUGE)侧重文本匹配而非事实正确性,导致模型倾向生成"合理但错误"的内容。

9.语义化向量检索参数不合理

复制代码
	检索数据量,决定了推理效果
	检索算法选择不合理,决定了推理效果
	一致性级别选择不合理,决定了推理效果。
相关推荐
绝顶大聪明7 分钟前
[sklearn机器学习概述]机器学习-part3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sklearn
绝顶大聪明34 分钟前
[特征工程]机器学习-part2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火星资讯38 分钟前
上海雏鸟科技再赴越南,助力10518架无人机刷新吉尼斯记录
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
慕婉03071 小时前
机器学习实战:6种数据集划分方法详解与代码实现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数据集划分
灯下夜无眠1 小时前
sklearn自定义pipeline的数据处理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pipeline·sklearn
Wnq100721 小时前
数据链共享:从印巴空战到工业控制的跨越性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链共享
-曾牛1 小时前
Azure OpenAI 聊天功能全解析:Java 开发者指南
java·开发语言·人工智能·spring·flask·azure·大模型应用
范桂飓2 小时前
英语口语错题集
人工智能
是麟渊2 小时前
【论文解读】| ACL2024 | LANDeRMT:基于语言感知神经元路由的大模型机器翻译微调框架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
白熊1882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3DDFA_V2中表情与姿态解耦及多任务平衡机制深度解析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