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死锁如何解决?
数据库死锁问题是指在多个并发事务中,彼此之间出现了相互等待的情况,导致所有事务都无法继续执行,称为死锁。
数据库的死锁的发生通常由以下原因导致:
- 1.资源竞争:多个事务试图同时访问相同的资源,如数据库表、行、页或锁。但是它们请求资源的顺序不同,导致互相等待。
- 2.未释放资源:事务在使用完资源后未及时释放资源,导致其他事务无法获得所需的资源。这可能是由于程序中的错误或异常情况引起的。
- 3.不同事务的执行速度不同:如果一个事务在获取资源后执行速度很慢,而其他事务需要等待该事务释放资源,那么可能会导致其他事务超时,从而发生死锁。
- 4.操作的数据量过大:在持有锁的同时,又请求获取更多的锁,导致互相等待
如果发生了死锁,如何解决:
- 1、大部分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检测到死锁时会自动干预。它们通常选择回滚一个或多个事务来打破死锁。
- 2、除了自动干预外,很多 DBMS 也支持手动强制回滚某些事务来解决死锁。比如 navicat 解决死锁的办法:www.cnblogs.com/xbdeng/p/16...
- 3、还有就是如果你什么都不做,MySQL 自己也可以解决死锁,一种是立刻解决,一种是延迟解决。
- ●如果MySQL开启了死锁检测(innodb_deadlock_detect = on ),那么他会定时的检测死锁,在检测到死锁后,MySQL将自动选择并终止事务中的一个或多个事务来解决死锁。
- ●如果设置事务等待锁的超时时间(innodb_lock_wait_timeout)。当一个事务的等待获取锁的时长超过这个阈值的时候,会对这个事务进行回滚,这样也能解决死锁。
避免死锁的方法有:
- 1、减少锁的数量:比如使用RC来代替RR来避免因为gap锁和next-key锁而带来的死锁情况。
- 2、减少锁的时长:加快事务的执行速度,降低执行时间,也能减少死锁发生的概率。
- 3、固定顺序访问数据:事务在访问同一张表时,应该以相同的顺序获取锁,这样可以避免死锁的发生。
- 4、减少操作的数据量:尽量减少事务操作的数据量,尽量减少事务的持有时间,这样可以降低死锁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