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高频面试题(三十三)——Vision Transformer(ViT)模型架构介绍

Transformer架构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激发了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兴趣。Vision Transformer(ViT)应运而生,成为图像分类等视觉任务中的新兴架构。本文将介绍ViT的基本架构、工作原理,并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比较。

ViT的基本架构

ViT的核心思想是将图像视为一系列的补丁(patches),类似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入(word embeddings)。具体步骤如下:

  1. 图像分割为补丁:将输入图像划分为固定大小的补丁,例如16x16像素。这样,一个尺寸为224x224的图像将被分割为14x14=196个补丁。

  2. 补丁展平与嵌入:将每个补丁展平成一维向量,并通过线性变换映射到固定维度的嵌入空间。

  3. 位置编码:由于Transformer缺乏处理位置信息的内在机制,需要为每个补丁添加位置编码,以保留其在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信息。

  4. Transformer编码器:将嵌入后的补丁序列输入标准的Transformer编码器,进行全局信息的建模和特征提取。

  5. 分类头:在补丁序列前添加一个可学习的分类标记([CLS]),其对应的输出经过全连接层用于最终的分类预测。

ViT的工作原理

ViT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图像中各补丁之间的关系。自注意力机制能够捕捉全局信息,使模型在处理长距离依赖关系时表现出色。多头自注意力进一步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关注输入序列的不同部分,从而学习到更丰富的特征表示。

ViT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比较

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相比,ViT具有以下特点:

  1. 全局信息捕捉:CNN通过局部感受野逐层堆叠来捕捉全局信息,而ViT通过自注意力机制直接建模全局依赖关系。

  2. 数据需求:ViT通常需要大量数据进行预训练,以达到与CNN相当的性能。这是因为ViT缺乏CNN中的局部平移不变性等先验知识,需要通过大量数据学习。

  3. 计算复杂度:ViT的自注意力机制在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时计算复杂度较高,而CNN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相关推荐
AIGC安琪8 分钟前
Transformer中的编码器和解码器是什么?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ai·语言模型·大模型·transformer·ai大模型
算家计算20 分钟前
3秒搞定产品换装换背景!【ComfyUI-万物迁移工作流】本地部署教程:基于FLUX.1 Kontext上下文感知图像编辑
人工智能
山烛29 分钟前
OpenCV 图像处理基础操作指南(二)
人工智能·python·opencv·计算机视觉
聚客AI40 分钟前
🧩万亿级Token训练!解密大模型预训练算力黑洞与RLHF对齐革命
人工智能·llm·强化学习
爱疯生活1 小时前
车e估牵头正式启动乘用车金融价值评估师编制
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
JXL18601 小时前
机器学习概念(面试题库)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星期天要睡觉1 小时前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所需数据的清洗实战案例 (结构清晰、万字解析、完整代码)包括机器学习方法预测缺失值的实践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岁月静好20251 小时前
BadNets: Identifying Vulnerabilities in th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Supply Chain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说私域2 小时前
基于开源 AI 大模型 AI 智能名片 S2B2C 商城小程序视角下的企业组织能力建设与破圈升级
人工智能·小程序
2401_858869802 小时前
K近邻算法(knn)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