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detected quantum operations with neutral atoms mediated by an optical cavity》
-《Science》 2025.3.21
摘要
光镊(optical tweezers)束缚的可编程原子阵列已成为量子信息处理(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和量子模拟(quantum simulation)的核心平台。当前研究致力于通过光学接口将这些模块化系统集成到量子网络(quantum networks)中,以增强远程纠缠生成能力。
Grinkemeyer等人提出了一种微型光学接口方案:将光镊束缚的原子与高品质法布里-珀罗光纤腔(Fabry-Perot fiber cavity)耦合。实验展示的快速、量子非破坏性读取及基于腔介导的含错误检测纠缠生成技术,将为模块化量子计算平台的光子接口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正文
中性原子量子处理器(neutral-atom quantum processors)是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large-scale quantum computing)的潜力平台。将其与光学腔(optical cavities)结合,可实现快速非破坏性量子比特(qubit)态读取,并为量子网络提供快速远程纠缠生成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将光镊束缚的单原子与法布里-珀罗光纤腔耦合的平台。借助强原子-腔耦合效应,我们实现了量子比特态快速读取,保真度达99.960(14)%;并展示了两种基于腔介导的含错误检测纠缠生成方法。
首先,利用腔雕刻(cavity-carving)技术生成贝尔态,保真度为91(4)%,成功率为32(1)%(括号内数值为标准差)。其次,通过腔介导量子门(cavity-mediated gate)实现确定性纠缠保真度52.5(1.8)%,经错误检测后提升至76(2)%。该方案为模块化量子计算(modular quantum computing)与量子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论文内容
该实验展示了一个多功能平台,通过将中性原子阵列(neutral-atom arrays)与高精细度光学腔(high-finesse optical cavity)相结合,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机遇。
所演示的纠缠方案相较于现有量子网络协议具有显著改进。例如,基于光子探测的概率性量子门操作,可替换为包含原子态错误检测的腔雕刻(cavity carving)技术,这将使量子信息传输速率至少提升一个数量级。
另一扩展方向是增加腔内的原子数量,引入辅助原子(ancilla)作为量子门的辅助粒子,从而提高量子门保真度。此外,引入更多量子比特可实现多量子比特门(multiqubit gates)。
更高保真度的腔介导量子门有望为量子网络开辟新方向,例如利用大量纠缠的物质量子比特生成多光子图态(many-photon graph states),以支持纠错型量子网络协议。通过制备更高质量的反射镜以提高合作度,可实现进一步优化。将本平台与原子阵列中的里德伯门(Rydberg gate)操作结合,可为纠错协议提供快速、高保真且非破坏性的电路中途读取(midcircuit readout)能力,并促进空间分离的量子处理器间纠缠,从而构建分布式量子计算系统并扩展可用量子比特数量。
关注gzh 👇👇👇 与我一起,每天阅读一篇前沿科学论文,培养科学思维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