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用Obsidian记日常笔记这事儿,我的经验是别想得太复杂。刚开始用的时候总想着要搞个完美的分类系统,后来发现简单粗暴反而最实用。
文件夹分两类就够了------比如「工作记录」扔一个文件夹,「读书笔记」扔另一个,别分太细,否则找起来反而麻烦。有个小技巧是把日常碎片记录和正经的卡片笔记分开存,建两个不同的库,这样以后整理和链接时不会乱套。
文件名直接用日期开头准没错,像「20220604 周会讨论」这种格式。好处是找起来特别方便,一眼就能看出时间顺序,还能顺便统计自己某个月到底记了多少东西。我有阵子尝试过用关键词命名,结果经常重复或者想不起名字,最后还是回归日期大法好。
内容方面,Markdown真是随手记的神器。几个井号就能分好层级,重点内容用箭头引用,想划条分界线就打三个减号------根本不用费心排版,敲字的时候行云流水。有时候临时记的会议纪要乱七八糟的,事后加两个标题瞬间就清爽了。
关键是要记住:笔记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着的。我现在连模板都懒得做,直接空白文档开写,日期一标就完事。反倒是这样坚持下来的笔记,回头翻看时最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