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字芯片机考2025合集3已校正

1. 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异步 FIFO 采用格雷码是为了省功耗 格雷码用于消除多比特信号跨时钟域的位跳变风险,与功耗无关
B 单比特信号打两拍可以完全避免亚稳态 双触发器同步仅降低亚稳态概率,无法完全消除
C 异步处理需考虑发送和接收时钟的频率关系 异步 FIFO 需评估写/读时钟速率差,防止溢出或空读
D 尽量将异步和同步逻辑剥离开,分别在不同模块实现 同步/异步逻辑分离是设计规范,降低跨时钟域风险
1.2 详细解析
  1. 选项 A

    • 格雷码的核心作用:消除多比特信号跨时钟域的位跳变风险,而非省功耗。
    • 异步 FIFO 的功耗优化:通过时钟门控(Clock Gating)或电源门控(Power Gating)实现。
  2. 选项 B

    • 亚稳态的不可消除性:双触发器同步仅降低亚稳态概率(MTBF 公式决定),无法完全消除。
    • MTBF 公式MTBF = e^(t/τ) / (f × a),其中 t 为同步时间,τ 为触发器时间常数。
  3. 选项 C

    • 异步 FIFO 的时钟频率关系 :需评估写/读时钟速率差,设计 FIFO 深度(FIFO_depth >= (写速率 - 读速率) × 最大延迟)。
    • 其他异步处理:如握手协议,也需考虑时钟频率关系。
  4. 选项 D

    • 同步/异步逻辑分离
      • 同步逻辑:基于时钟信号设计,时序可控。
      • 异步逻辑:跨时钟域处理,需特殊同步机制(如 FIFO、握手协议)。
    • 设计规范:分离同步/异步逻辑,降低跨时钟域风险,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C

关键结论

  1. C 选项正确:异步处理需考虑时钟频率关系(如异步 FIFO 的写/读时钟速率差)。
  2. D:同步/异步逻辑分离是设计规范,降低跨时钟域风险,但有时必须。
  3. A 选项错误:格雷码用于消除位跳变风险,与功耗无关。
  4. B 选项错误:双触发器同步无法完全消除亚稳态。

2. 从综合出电路的电路看第一段代码比第二段代码优化的地方是(C)

解析:

第一段代码:

  • 仅在A&B为真时更新D,其他时候保持D不变
  • 综合后会产生带使能端的寄存器

第二段代码:

  • 在每个时钟周期都会更新D值
  • 综合后会产生普通寄存器

优化点:

  • 第一段代码电路更简单(C正确)
  • 第一段代码确实更省功耗(B正确)
  • 第一段代码也更简练(A正确)

但题目要求"从综合出电路的电路看",最直接的优化是电路简单性(C),其他选项更多是从代码层面或功能层面考虑。

3. 在SV中,上述代码执行完后,result的值为1'b0(B)

解析:

  • a=2'b1z(二进制10或高阻态z)
  • b=2'b10(明确二进制10)
  • 在SystemVerilog中,当比较操作数包含z或x时:
    • == 操作会返回x(未知)
    • === 操作才会进行精确比较
  • 因此result=(a==b)的结果是x,不是1'b0
  • 所以选B(错误)

4. 以下不能抑制异步电路问题的是(D)

解析:

异步电路问题主要指亚稳态问题,抑制方法包括:

A. 寄存三拍 - 有效降低亚稳态概率

B. 双向握手 - 可靠的异步通信协议

C. 格雷码转换 - 用于多bit信号同步

D. 缓存输出 - 不能解决亚稳态问题,只是数据暂存

因此D选项不能有效抑制异步电路问题。

5、亚稳态对电路影响极大,下面哪种做法对降低亚稳态发生概率是无效的(C)

解析:

降低亚稳态概率的有效方法:

A. 增加打拍级数 - 有效(但边际效益递减)

B. 使用亚稳态硬化寄存器 - 有效

D. 缩短打拍逻辑间delay - 有效(减少亚稳态传播时间)

无效方法:

C. 提高工作时钟 - 反而会增加亚稳态概率(时钟越快,MTBF越低)

6、无复位寄存器会引入不定态,因此设计中禁止使用无复位寄存器(B)

解析:

  • 无复位寄存器确实可能引入不定态
  • 但在某些场景(如数据通路)可以使用,只要确保上电后会被正常写入
  • 不是完全禁止,所以选B(错误)

7、bufif0 # (5:7:9, 8:10:12, 15:18:21)b1 (lo1.1o2, dir)。其中第一个5:7:9表示什么(A)

解析:

Verilog延迟值格式:

#(rise_delay, fall_delay, turn-off_delay)

第一个5:7:9表示:

min:typ:max 的上升延迟

8、在时钟上升沿时采样到start有效开始...(C)

解析:

关键点:

  • a连续或间断出现3次高电平:使用"go to"重复操作符[->]
  • 正确语法是:a[->3]

只有C选项正确使用了[->3]:

property p0:

@(posedge clk) $rose(start) |-> ##2 (a[->3]) ##1 stop;

endproperty

9、对于FPGA内部的RAM而言,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解析:

伪双端口RAM特性:

  • 一个端口只读,一个端口只写(不是两个端口都可读写)
  • 可以有独立时钟(B正确)
  • 单端口RAM特性(C、D正确)

因此A选项描述错误(说两个端口都有独立读写控制)

10. 题目内容

关于静态时序分析(STA),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1. 解题步骤
1.1 STA 的核心特性
特性 说明
不依赖仿真向量 基于时序约束分析,无需测试激励(A 正确)
不验证功能 仅检查时序,不验证逻辑功能(B 正确)
分析速度快 相比动态仿真更快(C 正确)
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同步路径,异步路径需特殊处理(D 错误)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不需要仿真向量 STA 基于约束分析,无需仿真激励
B 不能验证设计的功能 STA 仅检查时序,不验证功能
C 分析速度快 相比动态仿真,STA 速度更快
D 可以分析同步路径和异步路径 STA 仅分析同步路径,异步路径需标记为 false_path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D

关键结论

  • STA 只能分析同步路径 ,异步路径需通过 set_false_pathset_clock_groups 标记。
  • 其他选项(A、B、C)均正确描述了 STA 的特性。

总结

选项 正误 核心考点
D STA 仅适用于同步路径分析

11. 题目内容

验证环境中提到的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只支持不带时序的功能建模,不支持时序建模()。

1. 解题步骤
1.1 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的作用
  • 功能建模
    • 模拟 DUT(Design Under Test)的预期行为,生成预期输出。
    • 支持时序建模:参考模型可以包含时序行为(如延迟、流水线等),但通常以功能正确性为主,时序细节可能简化。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错误 参考模型可以包含时序行为(如协议延迟、流水线阶段)
B 正确 参考模型不仅限于纯组合逻辑,可支持时序建模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错误)

关键结论

  • 参考模型 可以 支持时序建模(如模拟协议延迟、流水线行为),但通常以功能正确性为核心目标。
  • 题目说法过于绝对,因此 A(错误) 是正确答案。

补充说明

  • 何时使用时序建模
    • 在验证高速接口(如 PCIe、DDR)时,参考模型可能需要模拟协议规定的时序行为。
  • 简化时序的场景
    • 若只验证功能正确性,时序细节可交由断言或时序检查工具处理。

12. 题目内容

如果该 class 会被继承,则该 class 所有定义的 function/task 都需要加 virtual()。

1. 解题步骤
1.1 virtual 关键字的作用
  • virtual 方法
    • 允许子类重写(override)父类的方法。
    • 未加 virtual 的方法在子类中无法重写。
1.2 是否需要全部加 virtual
  • 必要性
    • 只有需要被重写的方法才需加 virtual
    • 不需要重写的方法无需加 virtual
  • 反例
    • 工具类(Utility Class)中的方法通常无需重写,不应加 virtual
1.3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错误 只有需要重写的方法才需加 virtual,非全部
B 正确 仅需为可能被重写的方法加 virtual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错误)

关键结论

  • 只有需要被重写的方法才需加 virtual,并非所有方法都需要。
  • 题目说法过于绝对,因此 A(错误) 是正确答案。

补充说明

  • 何时使用 virtual
    • 父类方法可能被重写时(如基类中的通用行为)。
  • 何时无需 virtual
    • 工具类方法(如数学计算、字符串处理)。
    • 不希望子类重写的方法(如关键功能)。

13. 题目内容

下列选项表达式逻辑实现功能,与图中电路实现功能不同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电路功能分析

假设图中电路功能为:A·S + B·S'(A 与 S 相或,B 与 S 非相或,再相与)。

1.2 选项分析
选项 表达式 是否与电路功能相同 依据
A (A+S')(B+S) 展开后包含额外项(A·B)
B A·B + A·S + B·S' + S·S' 包含冗余项(A·B 和 S·S')
C A·S + B·S' 与电路功能一致
D A(B+S') + S(B+S) 展开后包含额外项(A·B 和 S·B)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B、D


14. 题目内容

关于下面约束,说法正确的是()。

systemverilog 复制代码
constraint ST { (a == 0) -> (b == 0) }
1. 解题步骤
1.1 约束逻辑分析
  • 含义 :如果 a == 0,则 b == 0
  • 逆否命题 :如果 b != 0,则 a != 0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如果 a != 0,则 b != 0 原命题无法推出此结论
B 如果 b != 0,则 a != 0 逆否命题成立
C 如果 b == 0,则 a == 0 原命题无法推出此结论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B


15. 题目内容

有关中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中断特性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芯片中断引脚送出的中断信号一般采用脉冲信号 中断信号可以是电平或脉冲
B 中断读清方式是指在 CPU 完成对中断指示寄存器的读操作后将中断指示寄存器清零 正确描述读清机制
C 中断存在边缘触发方式和电平触发方式 两种触发方式均存在
D 1 根中断管脚可以复用多个芯片内部中断 中断复用是常见设计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16. 题目内容

以下低功耗措施中,哪种不是降低电路翻转率的方法?()

1. 解题步骤
1.1 降低翻转率的措施
选项 描述 是否降低翻转率 依据
A 重新安排"if-else"表达式,将毛刺或快变化信号移至逻辑锥体前部 优化逻辑顺序,减少毛刺
B 采用 Gray 码或 One-hot 码作为状态机编码 减少状态跳变时的翻转位数
C 在不进行算术运算时,使模块输入保持不变,不让新操作数进入 减少无效操作
D 减少电路中的 glitch 减少毛刺导致的额外翻转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总结

题号 正确答案 核心考点
13 A、B、D 逻辑表达式与电路功能对比
14 B SystemVerilog 约束逻辑
15 A 中断信号特性
16 A 低功耗设计方法

17. 题目内容

以下 SV 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systemverilog 复制代码
class Test;  
    bit [31:0] addr;  
    function void display_addr;  
        $display("%h", addr);  
    endfunction  
endclass:Test  

initial begin  
    Test t1;  
    t1 = new();  
    t1.display_addr();  
end  
1. 解题步骤
1.1 代码分析
  1. 类定义
    • Test 类包含一个 32-bit 变量 addr 和一个显示 addr 值的方法 display_addr
  2. 初始化块
    • 创建 Test 类的实例 t1
    • 调用 t1.display_addr() 显示 addr 的值。
1.2 变量默认值
  • bit 类型默认值:0。
  • 因此,addr 的默认值为 32'h00000000
1.3 输出结果
  • $display("%h", addr) 会输出 addr 的十六进制值,即 00000000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D(0)


18. 题目内容

以下信号命名中不符合 Verilog 语法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Verilog 命名规则
  1. 合法字符:字母(A-Z, a-z)、数字(0-9)、下划线(_)、美元符号($)。
  2. 首字符:不能是数字或美元符号。
1.2 选项分析
选项 信号名 是否符合语法 依据
A 1_2CorrectName 首字符为数字,非法
B CNTO 符合命名规则
C _R1_D2 符合命名规则
D COunT 符合命名规则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1_2CorrectName)


19. 题目内容

关于三段式状态机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三段式状态机特点
  1. 状态转移逻辑
    • 描述状态转移条件和规律,通常为 组合逻辑(B 错误)。
  2. 状态寄存器
    • 用于存储当前状态,为 时序逻辑(D 正确)。
  3. 输出逻辑
    • 可以是组合逻辑或时序逻辑(A 错误)。
  4. default 态
    • 必须指定,避免状态机进入非法状态(C 错误)。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输出必须是寄存器输出 输出可以是组合逻辑
B 描述状态转移条件和规律的逻辑是时序逻辑 状态转移逻辑为组合逻辑
C 描述状态转移时,可以不指定 default 态 必须指定 default 态
D 描述状态迁移的逻辑为时序逻辑 状态寄存器为时序逻辑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D


20. 题目内容

有关功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功耗分析
  1. 设计层次与优化效果
    • 设计层次越高,优化效果越好(A 正确)。
  2. 动态功耗公式
    • P_dynamic ∝ C × V^2 × f,电压和频率越高,动态功耗越大(B 正确)。
  3. 低功耗设计目标
    • 在性能、面积、功耗之间找到平衡(C 正确)。
  4. 工艺发展与功耗
    • 先进工艺下,静态功耗(漏电流)增加,动态功耗降低(D 错误)。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设计层次越高,功耗优化效果越好 高层优化更有效
B 电压越大,频率越高,动态功耗越高 动态功耗公式
C 低功耗设计目标是找到最佳平衡 设计目标权衡
D 单位面积动态和静态功耗随工艺发展呈下降趋势 静态功耗随工艺发展增加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D


21. 题目内容

generate for 循环语句中使用的标尺变量可定义为 integer()。

1. 解题步骤
1.1 generate for 循环变量类型
  • 标尺变量 :必须定义为 genvar 类型,不能是 integer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正确 标尺变量必须为 genvar
B 错误 integer 不可用于 generate for 循环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B


22. 题目内容

Interface 中可以定义信号、函数、任务、class 对象;也可以有 always,initial 语句块()。

1. 解题步骤
1.1 Interface 的功能
  1. 支持定义:信号、函数、任务。
  2. 不支持定义:class 对象、always/initial 语句块。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错误 Interface 不支持 class 对象和 always/initial 语句块
B 正确 描述不完全正确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23. 题目内容

下列不属于动态数组内建函数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动态数组内建函数
  1. size():返回数组大小。
  2. delete():删除数组内容。
  3. new[]:动态分配数组空间。
  4. length() :不存在,正确函数为 size()
1.2 选项分析
选项 函数 是否属于动态数组内建函数 依据
A delete() 动态数组内建函数
B size() 动态数组内建函数
C new[] 动态数组内建函数
D length() 不存在,应为 size()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D


24. 题目内容

isolation cell 是下面哪种低功耗技术必需的()。

1. 解题步骤
1.1 低功耗技术与 isolation cell
  1. Power Gating
    • 需要 isolation cell 隔离掉电模块的输出。
  2. Clock Gating:无需 isolation cell。
  3. Multi_Vdd:无需 isolation cell。
  4. AVS:无需 isolation cell。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技术 是否需要 isolation cell 依据
A Power Gating 必需
B Clock Gating 无需
C Multi_Vdd 无需
D AVS 无需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25. 题目内容

a1 和 a2 的检查效果完全一样:()

systemverilog 复制代码
property p1:  
    @(posedge clk) a |=> b |=> c;  
endproperty  
a1: assert property(p1);  

property p2:  
    @(posedge clk) a ##1 b ##1 |-> c;  
endproperty  
a2: assert property(p2);  
1. 解题步骤
1.1 属性分析
  1. p1
    • a |=> b |=> c 等价于 a ##1 b ##1 c
  2. p2
    • a ##1 b ##1 |-> c 等价于 a ##1 b ##1 c
1.2 检查效果
  • p1 和 p2 的逻辑完全一致,检查效果相同。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B(正确)


26. 题目内容

漏电流(Leakage Current)与逻辑电路设计的工作频率无关()。

1. 解题步骤
1.1 漏电流特性
  • 漏电流:主要由晶体管漏电引起,与工作频率无关。
  • 动态功耗:与工作频率相关。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B(正确)


27. 题目内容

reg signed [0:4] c; c = 8'h8f; 赋值后 c 的值是多少?()

1. 解题步骤
1.1 位宽与符号扩展
  • c 的位宽:5-bit 有符号数。
  • 8'h8f :二进制 10001111,截取低 5-bit 为 01111
  • 有符号数解析01111+15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15)


28. 题目内容

在 Verilog 中,"assign din[31:0] = 32'hFF00_ABC4;assign dout[31:0] = (din << 2) >> 4。dout 的值是多少?()

1. 解题步骤
1.1 计算过程
  1. din << 2
    • 32'hFF00_ABC4 左移 2 位,结果为 32'hFC02_AF10
  2. >> 4
    • 右移 4 位,结果为 32'h0FC02_AF1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D(32'h0FC02AF1)


29. 题目内容

假设输入信号 X 位宽为 12bit,InA 位宽为 6bit,InB 位宽为 17bit,实现 Y = X * InA + InB 功能,并要求不损失精度,那么输出信号 Y 位宽应不小于()。

1. 解题步骤
1.1 位宽计算
  1. X * InA
    • 12-bit × 6-bit = 18-bit。
  2. + InB
    • 18-bit + 17-bit = 19-bit。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C(19bit)


30. 题目内容

在 Verilog 设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如果 setup 时间不满足,可以尝试降低时钟频率解决 错误 降低时钟频率可以缓解 setup 时间问题,但题目问的是"不正确"的说法,因此 A 是正确的解决方法,但题目要求选不正确选项
B 在边沿敏感时序逻辑代码中,应使用非阻塞赋值 (<=) 正确 Verilog 规范要求时序逻辑使用非阻塞赋值
C 要求 always 块产生组合逻辑时使用阻塞赋值 (=) 正确 组合逻辑推荐使用阻塞赋值
D 模运算符 "%" 是不可综合的 错误 模运算符在某些综合工具中是可综合的(但可能效率低),因此说法不完全正确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D


31. 题目内容

对于设计中所使用的 Pipeline,说法中正确的有()。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使用 Pipeline 会导致数据延时增加,但如果工作频率不变,系统的吞吐量不会改变 错误 Pipeline 会增加延迟,但通常能提高吞吐量(单位时间处理更多数据)
B 使用 Pipeline 会对时序有好处,STA 更容易通过 正确 流水线分割关键路径,改善时序
C 使用 Pipeline 一定可以减少面积 错误 Pipeline 可能增加寄存器数量,导致面积增大
D 使用 Pipeline 可能会导致面积增大 正确 流水线通常需要额外寄存器,可能增加面积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B, D


32. 题目内容

下列哪些设计可能会对芯片 DFT(可测试性设计)产生不利影响?()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门控时钟设计 影响 门控时钟可能导致测试时钟控制困难
B 使用双沿时钟设计 影响 双沿时钟增加测试复杂度
C 内部三态门总线 影响 三态总线在测试时可能冲突
D 使用内部产生的时钟 影响 内部时钟难以同步测试时钟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B, C, D


33. 题目内容

下列表达式中,哪些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二输入与非门器件实现?()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注:二输入与非门是通用逻辑门,可组合实现任意逻辑)

选项 描述 可实现性 实现方式
A 常数 1 可以 与非门输入接相同信号(如 A NAND A)
B A 可以 A NAND 1(或双重否定)
C A+B(或逻辑) 可以 德摩根定律转换
D AB(与逻辑) 可以 与非门后接非门(或双重与非)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B, C, D


34. 题目内容

多比特信号 A 在时钟域 clk_a 存在从 8'd100 到 8'd101 的变化过程中,若在时钟域 clk_b 直接采用 D 触发器采样,可能采样到数据是()。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由于 clk_aclk_b 是异步时钟域,直接采样多比特信号可能发生 亚稳态(Metastability)数据不一致(Data Inconsistency),导致采样到的数据可能是:

  1. 8'd100(原数据)
  2. 8'd101(新数据)
  3. 中间值(由于比特间偏移导致的错误值)

但题目给出的选项均为 8'd100 或 8'd101 的不同表示形式(二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没有错误的中间值选项。因此,可能采样到的数据是:

  • A. 8'h65(十六进制 0x65 = 十进制 101)
  • B. 8'b01100101(二进制 01100101 = 十进制 101)
  • C. 8'h64(十六进制 0x64 = 十进制 100)
  • D. 8'd100(十进制 100)

由于题目未提供中间错误值的选项,因此 所有选项均可能被采样到(正确的原数据或新数据的不同表示)。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B, C, D(所有选项均可能被采样到)

注意:在实际跨时钟域采样时,可能会采样到错误值(如部分比特变化导致的中间值),但本题选项均为正确数据的表示方式,因此全选。

35. 题目内容

Formality 支持的等价性验证包括()。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支持性
A 门级网表对门级网表 支持
B RTL 级对 RTL 级 支持
C RTL 级对门级网表 支持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B, C

36. 题目内容

以下三段代码,说法正确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代码分析
  • 代码① :异步复位逻辑(rst_n 在敏感列表中,且为下降沿触发)。
  • 代码②:无复位逻辑,仅有时钟触发的寄存器。
  • 代码③ :同步复位逻辑(rst_n 仅在时钟上升沿时生效)。
1.2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②属于无复位寄存器,其 PPA(Power, Performance, Area)更优 正确 无复位逻辑节省面积和功耗
B ①属于异步复位逻辑 正确 rst_n 在敏感列表中,且为下降沿触发
C 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都是在复位时将寄存器状态初始化,所以没有区别 错误 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在实现和时序上有显著区别
D ③属于同步复位逻辑,rst_n 可能通过组合逻辑连接到寄存器 D 端 正确 同步复位逻辑中,rst_n 仅在时钟上升沿生效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B, D


37. 题目内容

基于 FPGA 和 ASIC 芯片设计的差异需要关注的有()。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时钟复位 正确 FPGA 和 ASIC 在时钟复位设计上有差异
B 时钟频率 正确 FPGA 时钟频率通常低于 ASIC
C memory 控制 正确 FPGA 和 ASIC 的 memory 架构和控制方式不同
D 上下电流程 正确 FPGA 和 ASIC 的上下电流程设计不同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B, C, D


38. 题目内容

报文处理设计规格:()

  • 支持的报文长度为 36‐256 字节,其余长度的报文直接丢弃;
  • 接收的报文长度小于 64 字节时填充 PAD(任意数据)使报文长度达到 64 字节,然后再转发;
    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因为填充 PAD 是任意数据,因此随便挑一组特殊值,例如全 0 验证即能够保证功能正确 错误 填充数据应覆盖多种情况,不能仅用单一值验证
B 因为大于 256B 的报文被丢弃了,所以不需要验证该点 错误 需要验证丢弃功能是否正确
C 因为小于 36B 的报文被丢弃了,所以不需要验证该点 错误 需要验证丢弃功能是否正确
D 该报文处理长度的边界点包含两个值,分别为 36 和 256 正确 边界点为 36 和 256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B, C


39. 题目内容

下列哪些必须是在 Post‐Layout 时序仿真中使用的?()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Post‐Layout 网表 正确 Post‐Layout 仿真需要布局布线后的网表
B 综合网表 错误 综合网表用于综合后仿真,而非 Post‐Layout 仿真
C 标准延时格式文件(SDF) 正确 SDF 文件包含布局布线后的延时信息
D RTL 代码 错误 RTL 代码用于功能仿真,而非 Post‐Layout 仿真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A, C


40. 题目内容

当模块的代码覆盖率达到 100% 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解题步骤
1.1 选项分析
选项 描述 正误 依据
A 并不能确保验证工作已经完成 正确 代码覆盖率 100% 不意味着功能验证充分
B 可确认各类用例的激励构造已经完备 错误 代码覆盖率不能完全反映激励构造的完备性
C 可确认各种边界点的测试已经足够充分 错误 代码覆盖率不能完全反映边界点测试的充分性
D 可确认功能验证充分 错误 代码覆盖率不能完全反映功能验证的充分性
2.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B, C, D

相关推荐
尤老师FPGA9 小时前
LVDS系列8:Xilinx 7系可编程输入延迟(一)
fpga开发
YdaMooc10 小时前
STM32-FreeRTOS的详细配置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无处在11 小时前
STM32 四足机器人常见问题汇总
stm32·嵌入式硬件·机器人
南梦也要学习13 小时前
STM32江科大-----PWR电源控制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时光の尘14 小时前
FreeRTOS菜鸟入门(五)·空闲任务与阻塞延时的实现
c语言·stm32·嵌入式硬件·mcu·物联网·freertos
正点原子15 小时前
【正点原子STM32MP257连载】第四章 ATK-DLMP257B功能测试——EEPROM、SPI FLASH测试 #AT24C64 #W25Q128
linux·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stm32mp257
szxinmai主板定制专家16 小时前
基于STM32+FPGA的地震数据采集器软件设计,支持RK3568+FPGA平台
arm开发·fpga开发
光芒Shine18 小时前
【STM32-代码】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无垠的广袤18 小时前
【树莓派 PICO 2 测评】采集 DS18B20 数据及 OLED 显示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物联网
冻结的鱼18 小时前
两个 STM32G0 I2C 通信异常的案例分析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