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开

好久不见,最近很喜欢用这句话来做开头,因为确实好久不见。有半年没来掘金了,之前也有uu催更,不过确实没什么时间,从之前的个人介绍就可以看的出来,这半年一直在为校招做准备。

我的校招到此就结束了,先把结果放给大家看吧,目前收获的offer有一个字节和一个游卡,然后收到字节的offer之后就主动把腾讯的流程终止了,蚂蚁还在流程里,不过一直泡着,不管他了,目前是已经准备签字节的三方,准备回老东家继续当节孝子了

消失的这半年在做什么

看过我文章的uu们都知道,之前我是在字节实习,不过去年的十月份就离职了,后来去了楼上的一家AI初创公司继续学习。每次面试的时候都会被问到为什么会想从字节出来去一个初创公司,而不是继续在字节或者去其他大厂,几个原因吧:

首先是当时字节转正失败了,然后已经接近秋招中后期了,也约不到什么面试,就选择继续去实习来提升自己,因为也确实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当时的实力可能确实还不足以支撑我拿到校招offer。

然后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觉得学不到东西,我相信很多在大厂实习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每天就是做着一些crud的东西,基本上就是打杂,能力上的提升确实很有限,甚至实习完之后发现简历都不好写,感觉自己好像确实没干什么事。

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兴趣和好奇心,那个时候也会看到关于AI的一些消息,虽然不像现在那么频繁,隔三岔五就出现个新玩意。所以就想近距离的接触一下搞AI的公司和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有啥区别,在产品和开发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而且互联网的时代早就差不多结束了,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计算机科班的同学找不到工作,公司也是大规模裁员,跟着风口走的话那就是接触AI,也算是赌对了吧,目前也正处于AI时代的发展初期

在这家公司实习也就三个月多一点点,但是收获却比字节多了不止一点,当时写简历的时候能写的东西太多,已经有点装不下了,只能略微筛选写了一些关键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和AI产品相关的技术,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一个AI开源项目的研发,整个前端部分都由我来主导,上线7天 6.3k star,目前已经是8.3k,不过已经离职,但是Contributors能看到我的身影

有兴趣的uu们也可以去玩一玩 github.com/mindverse/S...

准备校招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我准备的时间其实挺长的,于我而言其实从字节离职开始就在做准备了,后面的一段实习也是我准备过程的一环,我知道自己的算法很差,所以hot 100就每天刷,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小时,八点起来刷到九点,然后起床去上班,晚十下班之后十点到十一点刷一个小时,然后再洗漱玩一会睡觉。工作日基本上就是这么不断重复,到后面就成了习惯。周末的时候略微放松一下,不过还是会学点东西,去看一些公司项目里自己没接触过的东西,同事们也很好,会告诉我哪些地方对我比较有用,去看一看挖一挖可以放在简历上。所以这段时间过得也还算比较充实,虽然确实很累,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但最起码结果是好的,意料之外的好。

其实我算是比较自卑的一个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好,一直都在羡慕别人,即使自己获得了一些成就,我也会把它归结于是运气好,可能i人就是这样?我也不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了。

三月的时候是准备离职回学校了,但是这个开源又在关键阶段,为了挽留我老板同意我远程支持,甚至开双倍工资,这让我无法拒绝,所以回学校之后一边办公一边复习,每天累的跟🐕一样,坚持了一周发现完全没办法兼顾,就直接请假了三天然后直接提了离职,赚几天钱和赚几年钱我还是知道孰轻孰重的。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就是每天早上七点多起床吃个早饭,然后拿着一个保温杯找到学校里的一个公园,然后坐在地上背自己整理好的八股和知识点,一坐就是一天。

每天跟个老大爷一样,拿着水杯喝喝水散散步,然后坐在草地上,提前体验了一把七十岁的生活,不过人家大爷还能和大妈跳广场舞,我只能坐在地上背八股。

校招的昏暗时刻

校招最崩溃的时候不是面试挂了,而是约不到面试,今年的春招行情异常的差,很多人都是0 offer,关键的地方不是面试挂了,而是压根约不到面试。很多公司看似开了春招,实际上又不招人,怎么投怎么挂。包括我之前一起在字节实习的朋友也是,目前0 offer,根本约不到面试,小厂觉得你不会去,所以面都不给你面,你说你会去,他说我不信。。。大厂难度也大,感觉现在已经是人均大厂实习,所以大厂实习已经不再是亮点了,面试真的看运气,运气不好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我自己从2月底开始投简历,到3月中旬的时候也是基本上一个面试都没有,做了一堆的笔试和测评,写完之后都没有消息了,当时觉得自己好像要完了,只能找之前的同事帮忙,打探一下其他部门有没有校招的,直接直推过去,这个时候官网和内推系统已经没什么用了,能找人直接把简历给业务看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后好不容易有了唯一的一个面试,成败在此一举,错过了这个可能我的春招就直接结束了,剩下的就是交给努力了

幸运之神的眷顾

在面试字节的过程中,陆陆续续的又接到了其他的面试,游卡官网投了一个多月终于给我泡出来了,然后约了面试,腾讯也是半个多月快一个月才约上的。感觉是自己的努力感动了老天爷,才让我有了几个面试机会。

然后在清明前一天,本来是坐在高铁上准备回学校的,那个时候刚好从南昌玩回来,路上收到了蚂蚁的面试邀约,整个人都激动坏了,蚂蚁也是出了名的学历厂,也是非92不要的那种,我也不是像杭电深大这种强双非,就一个普普通通排不上名号的双非学校而已,但是蚂蚁能约面试我觉得已经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了,虽然有想过是KPI,但是已经很知足了,不过我还是习惯性的觉得是自己运气好。

像聊天一样的面试

可能是因为准备的时间足够长,也可能是因为在初创公司里接触的人够多,面试对我来说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怯场了,每次面试算不上是手到擒来,但也是游刃有余。字节是第一场面试,但面试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胆怯,可以做到和面试官侃侃而谈,就像正常的聊天一样,做学习交流。

在面蚂蚁的时候这种感受最强烈,没有传统八股的提问,都是场景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思路,然后面试官也会把他的思路告诉你,让你打开不一样的思路和视野,基本上每场面试都是以聊天为主,聊的过程也比较开心,以至于自我介绍前说要考代码,到后面聊了半小时直接开始反问环节不写代码了,面完五分钟就通过了。

在最后一段实习的过程中除了最基本的需求开发之外,还要和后端开会,商量交互和接口,除此之外还有运营,老板甚至是运维,反正基本上能干的活都干了,包括最后部署上线的dockerfile都是我来整,虽然是AI写的,但是思路是我的,那就把功劳算在我身上吧!!

这三个月的经历是我蜕变的过程,不管是对AI行业的一个了解还是相关技术的积累,甚至是对AI的感知,整体的能力提升都很大,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积累所以面试的时候可以和面试官去讨论这些东西,因为都是新的东西,双方都是一个学习的状态,所以这就已经不是单纯的面试了,每轮面试都少不了AI的探讨,印象最深的还是当时对Manus的讨论,说完之后面试官说他们内部当时针对Manus开过一次会,我的想法和当时他们有些人的看法是一样的,整的我当时有点红温不好意思了。前几天和蚂蚁的面试官聊mcp和function call,聊到目前mcp支持的协议,包括stdio和sse,面试官说我的技术审美很好,会去发现这些新的东西,了解也还算深入。直到这个时候我才觉得这是我能力的体现,而不是再是单纯的运气好了。

平步上升,继续努力

我的金三银四已经结束,希望还在准备校招或者是暑期的uu们,可以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会有结果,总有一天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会让你觉得,当时的结果就是刚刚好。现在想来,当时秋招的失利和去初创公司实习的内心博弈,就是当时最好的结果。也希望大家能有个好的结果,后面有时间我会继续分享新的内容,有校招或者学习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哦

相关推荐
—Qeyser28 分钟前
用 Deepseek 写的uniapp血型遗传查询工具
前端·javascript·ai·chatgpt·uni-app·deepseek
codingandsleeping30 分钟前
HTTP1.0、1.1、2.0 的区别
前端·网络协议·http
小满blue31 分钟前
uniapp实现目录树效果,异步加载数据
前端·uni-app
喜樂的CC2 小时前
[react]Next.js之自适应布局和高清屏幕适配解决方案
javascript·react.js·postcss
天天扭码2 小时前
零基础 | 入门前端必备技巧——使用 DOM 操作插入 HTML 元素
前端·javascript·dom
软件测试曦曦2 小时前
16:00开始面试,16:08就出来了,问的问题有点变态。。。
自动化测试·软件测试·功能测试·程序人生·面试·职场和发展
咖啡虫3 小时前
css中的3d使用:深入理解 CSS Perspective 与 Transform-Style
前端·css·3d
烛阴3 小时前
手把手教你搭建 Express 日志系统,告别线上事故!
javascript·后端·express
拉不动的猪3 小时前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前端·javascript·面试
旭久3 小时前
react+Tesseract.js实现前端拍照获取/选择文件等文字识别OCR
前端·javascript·reac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