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1.0 时代,第一次优化

HTTP 是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的缩写,即超文本传输协议。

相较于最初的设计,1.0增加了以下特性:

  1. 增加head,post等新方法。 引入新方法是为了扩充语义,其中 head 方法可以只拿元信息,不必传输全部内容,提高了效率。
  2. 在 response 中增加了响应状态码。 引入响应状态码是为了让请求方可以得知服务端的情况,可以区分请求出错的原因,不会在发生错误时一头雾水。
  3. 引入头部,即请求头和响应头。 这是为了使请求和响应更加的灵活,把控制数据和业务实体进行拆分,也算是一种解耦。
  4. 在请求中加入 http 版本号。 新增版本号意味着工程化,有了版本号说明有了统一的管理。
  5. 引入content-type,使得传输的数据不再限于文本,支持图像,音频,视频。支持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丰富了协议的载体。

HTTP 1.0 时代,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方式非常基础,主要特点包括:

  1. 连接建立:每次请求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 TCP 连接,请求完成后立即断开,没有持久连接。
  2. 简单请求-响应模式:浏览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返回一个响应,一次交互只处理一个请求。
  3. 无头信息:HTTP 1.0 的头部信息较为简单,功能有限,无法支持复杂的请求头和响应头。
  4. 缺乏优化:由于每次请求都重新建立连接,导致网络利用率低,页面加载速度慢,尤其是在需要加载多个资源时。

这时期的使用非常简单,请求 HTML 页面,浏览器发送 GET 请求,服务器返回 HTML 内容;请求图片,浏览器再次发送 GET 请求,服务器返回图片数据。显而易见地,就有比较多的缺点,比如多次连接导致延迟和带宽浪费,又比如无法并行处理多个请求,影响加载速度。

相关推荐
cat_with_cat1 小时前
Linux网络:UDP socket创建流程与简单通信
linux·网络·udp
不绝1911 小时前
怪物机制分析(有限状态机、编辑器可视化、巡逻机制)
网络·游戏·unity·游戏引擎
DemonAvenger1 小时前
Go中UDP编程:实战指南与使用场景
网络协议·架构·go
.YYY1 小时前
网络--初级
网络·计算机网络
2501_916007472 小时前
iOS 性能测试工具全流程:主流工具实战对比与适用场景
websocket·tcp/ip·http·网络安全·https·udp
阿维的博客日记2 小时前
HTTP/3.0的连接迁移使用连接ID来标识连接为什么可以做到连接不会中断
网络·网络协议·http
半路_出家ren2 小时前
第8章:应用层协议HTTP、SDN软件定义网络、组播技术、QoS
网络·网络协议·http·mpls·qos·sdn软件定义网络·组播技术
teeeeeeemo2 小时前
http和https的区别
开发语言·网络·笔记·网络协议·http·https
Bruce_Liuxiaowei3 小时前
Netstat高级分析工具:Windows与Linux双系统兼容的精准筛查利器
linux·运维·网络·windows·安全
iFulling3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下)
网络·笔记·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