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ket Tracer 中的网络魔法:构建跨校区互联的路由世界

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的世界里,子网划分与路由器配置是构建高效通信网络的核心技能。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拥有四个校区的理工大学需要实现跨校区的网络互联,如何规划IP地址、配置路由协议,让数千台设备无缝通信?本次实验通过模拟这一场景,结合Packet Tracer工具,深入探索了CIDR技术、静态路由与动态RIPv2协议的实践应用。通过从理论到实操的完整流程,不仅验证了网络设计的可行性,更揭示了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正文

1. 规划网络拓扑

首先,在软件中绘制下图所示网络拓扑,先添加相应设备。

图1 网络拓扑

然后连接路由器时会遇到一个问题,即我们所选择的1841路由器只有两个以太网端口,但是在实验中"标营校区"和"中心校区"的路由器需要三个端口。因此我们人为的为这两个路由器添加一个端口。在关闭路由器后按照图2所示进行拖拽后再将路由器打开即可:

图2 添加端口具体操作图

2. 划分IP 地址块

绘制网络拓扑后,下一步需要为各校区分配IP地址。由于总部为学校分配的IP地址为20.22.0.0/18,每个校区有1000台设备,而2^9<1000<2^10,所以需要10位作为主机号,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由于不同校区的接入器互联需要划分一个子网空间,所以实际需求为7个子网,其中32-18-10=4,2^4=16>7,所以取四位作为子网号可以满足要求。根据上述划分机制,可设计出各个校区的地址空间划分方案:

表1 地址空间划分方案

校区 地址空间前缀 IP地址数目 子网掩码
岔路口校区 20.22.0.0/22 1024 255.255.252.0
岔路口-标营 20.22.4.0/22 1024 255.255.252.0
标营校区 20.22.8.0/22 1024 255.255.252.0
标营-中心 20.22.12.0/22 1024 255.255.252.0
中心校区 20.22.16.0/22 1024 255.255.252.0
中心-双龙街 20.22.20.0/22 1024 255.255.252.0
双龙街校区 20.22.24.0/22 1024 255.255.252.0

3. 配置路由器及主机接口属性

根据步骤2中的划分方案,可将主机和路由器的参数进行配置(由于参数配置图片过多,且原理一致,故下图仅放出岔路口校区路由器Fa0/0端口的参数配置和PC0的参数配置)

图3 岔路口校区路由器Fa0/0端口的参数配置

图4 PC0的参数配置

4.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 地址

在步骤3中已经通过图形界面配置了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故这里不在赘述,配置完成后可以发现网络拓扑中的所有链路均已变成绿色,如图5所示,但这时仅是物理联通,由于没有配置路由表,各子网间并不能实现通信。

图5 路由器接口地址配置成功

此时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图6展示的是"岔路口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可以看到表中仅有与其直接相连的子网信息:

图6 "岔路口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随后,我们测试主机间的通信,通过"ping +测试主机IP"指令进行测试,图7中ping失败表明了此时不同子网间不能进行通信。

图7 主机连通性测试

5. 配置静态路由

在步骤2中我们设计了7个子网,在这里需要让每个路由器中有所有子网的信息,对于缺少的子网信息可采用配置静态路由的方法进行添加。

在相应路由器的config窗口中进入Static界面,Network中填入需要添加的静态路由,Mask即子网掩码,Next Hop为下一跳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图8是为岔路口校区路由器配置到达子网20.22.8.0、20.22.12.0、20.22.16.0、20.22.20.0、20.22.20.0的静态路由的界面:

图8 添加静态路由

在添加完成后,可以查询到此时的路由表,见图9。

图9 岔路口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按照上述配置方法,可配置剩下三个校区的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完成后的路由表见图10-12。

图10 标营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图11 中心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图12 双龙街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6. 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此时再使用ping命令进行测试不同子网间主机的连通性,图13为位于岔路口校区的PC0向位于双龙街校区的PC5发起ping测试,可见经过配置静态路由后,位于不同子网间主机已可以正常通信。

图13 连通性测试

然后,使用浏览器继续测试主机到中线校区子网内Web服务器的连通性,图14为http服务器的配置界面:

图14 服务器的配置界面

最后在主机0中使用"Web Browser"服务,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 //20.22.16.25",连接服务器后可以看到图15所示界面:

图15 成功访问Web服务器

结果表明PC0可以和Web服务器进行通信,实际上,利用其它主机进行测试也会获得类似结果,这里不再赘述。

7.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

在该步骤中我们首先删除步骤5中添加的静态路由,随后令路由器使用RIPv2算法。下面以在岔路口校区路由器的配置为例,首先在CLI界面输入相应指令,具体输入的指令见图16。

图16 配置路由器

对其他路由器也进行类似配置,配置完成后,我们再打开岔路口路由器的CLI界面进行查看路由表信息,查询指令及运行结果见图17。

图17 查看路由器路由表

由路由表可见,仅有两个子网与该路由器直接相连,其他子网均需经过20.22.4.25转发,且到不同子网距离分别为1到3不等。

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步骤6中的方法进行测试主机间的连通性,测试发现各主机间是连通的,这里不再赘述。

思考:路由器如何通过相互交换信息获得(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答:路由器通过定期广播RIP更新消息,向邻居路由器发送自己的路由表信息。邻居路由器接收到这些消息后,会比较并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如果收到的路由信息更优(例如跳数更少),则更新路由表。此外,路由器还会通过触发更新机制、老化计时器和垃圾收集计时器等手段,动态维护路由表,确保路由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防止路由环路。

8. 查看路由器交换RIP 报文的过程

打开模拟模式,然后使用过滤器将除RIP和UDP之外的选项全部去除,连续点击"capture/forwoad"按钮,进行观察RIPv2报文的传递方向。

图18 模拟模式下查看RIPv2报文

双击任何一个报文,可以看到该报文的首部信息。分析发现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224.0.0.9,这是一个多播地址,表明RIPv2协议在向邻居路由器发送路由更新时采用了多播方式。

图19 RIPv2报文基本结构

随后,在outbound PDU detail 窗口内,可以查看报文的详细信息,在Outbound PDU Detail窗口中,可以看到RIP v2报文的详细信息,包括命令类型(CMD: 0x2,表示响应报文)、版本号(VER: 0x2,表示RIP v2)、地址族标识符(ADDR FAMILY: 0x2,表示IPv4地址家族)、网络地址(NETWORK: 20.22.8.0、20.22.12.0、20.22.16.0、20.22.20.0、20.22.24.0)、子网掩码(SUBNET: 255.255.252.0)、下一跳地址(NEXT HOP: 20.22.4.25)和度量值(METRIC: 分别为0x1、0x1、0x2、0x2、0x3)。这些信息表明,该路由器正在向其邻居路由器发送关于五个直连网络的路由更新,其中度量值为1的网络表示直接相连,度量值为2的网络表示通过一个中间节点可达,而度量值为3的网络表示需要通过两个中间节点才能到达。这体现了RIP v2协议通过多播技术定期向邻居路由器发送路由信息,以保持路由表的动态更新和一致性。

图20 RIPv2报文数据信息

9. 改进网络规划设计

在上述过程中我们将两个直接相连的路由器也作为一个子网处理,为其划分了1024个的地址空间,但是实际上仅需要分配4个地址空间即可,这无疑会造成地址空间浪费,因此需要修改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2,对路由器端口处的IP地址进行重新规划,改进后的规划方案见表2:

表2 改进后的地址空间划分方案

校区 地址间前缀 IP地址数目 子网掩码
岔路口校区 20.22.0.0/22 1024 255.255.252.0
岔路口-标营 20.22.4.0/30 4 255.255.255.252
标营校区 20.22.8.0/22 1024 255.255.252.0
标营-中心 20.22.12.0/30 4 255.255.255.252
中心校区 20.22.16.0/22 1024 255.255.252.0
中心-双龙街 20.22.20.0/30 4 255.255.255.252
双龙街校区 20.22.24.0/22 1024 255.255.252.0

由于此时路由器的部分端口IP地址已被修改,因此静态路由也需重新配置,重新配置之后各路由器中的路由表见图21-24:

图21 岔路口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图22 标营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图23 中心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图24 双龙街校区路由器的路由表

修改路由表之后,各主机间恢复通信,图25为PC0成功ping通PC4的测试图:

图25 测试连通性

此时还有一个问题,即由于路由器间的连线没有形成环路,所以当任一线路出现问题时都会导致网络瘫痪,所以为了提高网络容错率,可将"岔路口校区"和"双龙街校区"的路由器进行相连,此时需要为新的子网进行地址划分,新分配的地址空间方案见表3:

表3 新添加的地址空间划分方案

校区 地址间前缀 IP地址数目 子网掩码
岔路口-双龙街 20.22.28.0/30 4 255.255.255.252

为涉及到的两个路由器配置完成后的网络拓扑如图26所示:

图26 网络拓扑

此时由于形成环路,因此对于之前添加的静态路由需要进行补充(因为此时下一跳的IP地址有两个,之前只输入了一个),补充完成后,改进也就结束了。

该网络拓扑由"pkt4-1.pkt"改进成了"pkt4-3.pkt"(由于上述叙述已经清晰表达,故"pkt4-3.pkt"中并未添加需要补充的静态路由)。而若要对"pkt4-2.pkt"进行改进,则也应与之类似,这里不在过多赘述。

结语

本次实验通过模拟理工大学的网络互联场景,深入实践了子网划分、静态路由与RIPv2动态路由的配置。从IP地址规划到路由协议优化,不仅验证了理论知识,更揭示了网络设计中"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例如,看似微小的子网掩码选择差异,可能直接影响地址利用率与网络稳定性。

未来,随着网络规模扩大和复杂度提升,动态路由协议的优势将更加显著。而本次实验中积累的故障排查经验(如端口不足、IP冲突、路由表配置错误)也提醒我们:网络设计需兼顾效率与容错性,同时注重实践中的灵活调整能力。

补充

若需进一步了解实验细节(如配置命令、报文分析图等),可参考Packet Tracer文件。以下为分享链接: pan.baidu.com/s/1qPcZb2gU...

相关推荐
张一不吃豆芽44 分钟前
TCPIP详解 卷1协议 四 地址解析协议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不做菜鸟的网工1 小时前
H3C防火墙PBR策略路由旁挂部署实验
网络协议
谢尔登4 小时前
【uni-app】axios 报错:Error: Adapter ‘http‘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build
网络协议·http·uni-app
EasyDSS5 小时前
城市应急安防系统EasyCVR视频融合平台:如何实现多源视频资源高效汇聚与应急指挥协同
大数据·网络·网络协议·音视频
饿了我会自己捡代码吃5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网络基础(协议,网络传输流程、Mac/IP地址 、端口号)
linux·网络·网络协议·tcp/ip·计算机网络·macos
兴达易控5 小时前
Profibus DP主站转modbusTCP网关与dp从站通讯案例
网络·网络协议·modbus
十二测试录5 小时前
测试100问:http和https的区别是什么?
网络协议·http·https
张一不吃豆芽5 小时前
TCPIP详解 卷1协议 五 Internet协议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小李小李快乐不已7 小时前
3.3.2 应用层协议设计protobuf(二进制序列化协议)
linux·c++·后端·网络协议·信息与通信
Achou.Wang8 小时前
TCP 和 UDP 的区别
网络协议·tcp/ip·u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