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的起源
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 原子性
- 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转账要么没转,要么转账成功,不存在中间状态】
-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某些操作的原子性,需要保证如果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就把已经执行的操作恢复成没执行前的样子
- 隔离性
- 两次状态转换应该是互不影响的
- 不仅要保证状态转换的操作以原子性的方式执行完成,而且要保证其他的状态转换不会影响到本次状态转换
- 一致性
- 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约束也要在数据库世界中有所体现
- 可以通过定义触发器的方式来自定义一些约束条件,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
- 更多的一致性需求需要靠写业务代码的程序员自己保证
- 持久性
- 当一个状态转换完成后,这个转换的结果将永久保留
- 转账提示转账成功后,这次转账操作所修改的数据应该在磁盘中保留下来,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故都不应该丢失
把需要保证原子性、隔离性、一致性、持久性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操作称为事务transaction
事务的状态
- 转账提示转账成功后,这次转账操作所修改的数据应该在磁盘中保留下来,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故都不应该丢失
- 当一个状态转换完成后,这个转换的结果将永久保留
- 活动的
- 事务对应的数据库操作正在执行过程中
- 部分提交的
- 事务的最后一个操作执行完成,但由于操作都在内存中执行,还没刷新到磁盘时
- 失败的
- 遇到某些错误【数据库自身的错误、操作系统的错误、断电等】而无法继续执行,或认为停止了当前事务的执行
- 中止的
- 执行了半截变为失败状态时,应该回滚恢复到执行事务之前的状态
- 提交的
- 部分提交的状态的事务将修改过的数据都刷新到磁盘中后

只有当事务处于提交的或者中止的状态时,一个事务的生命周期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