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实施,采购领域正通过政策驱动和技术赋能,全面构建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以规范化、数智化推动采购生态向透明、高效、智能方向持续升级。
郑州信源数智化招标采购系统研发商,通过供应商管理子系统,构建供应商的引入注册、准入考察、绩效评价、日常管理、激励惩戒等五大核心环节,实现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
一、引入注册:整合供应链资源
供应商的引入注册的方式包括供应商自主注册、采购人邀请注册、采购人信息登记,从而进一步建立集团统一的供应商基础信息库。
1、供应商库的共享共用
系统支持供应商基础信息库的全集团共享,也支持根据集团的管控需求,建立集团供应商库、子分公司供应商库,并依据各自的岗权责来管理各自的供应商。
2、智能化辅助注册与审核
"导航式"注册操作流程,方便供应商操作;第三方信用平台供应商信息的智能引用,减少供应商填写信息的繁琐性;运用OCR技术对比供应商基本信息,辅助采购人智能审核;注册成功通知提醒,让供应商第一时间了解注册情况。
二、准入考察:筛选合格供应商
1、供应商准入
企业制定完善准入标准并严格实施,确保供应及时、采购产品质量可靠。平台提供多种准入方式,包括供应商公开征集、自主申请入库、供应商智能入库、批量导入,可为供应商设置一种或多种准入方式,实现初步筛选,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候选供应商。其中,供应商智能入库是系统将通过资格预审、资质审查、中标供应商等节点的供应商自动列为合格供应商。
2、供应商考察
在准入评估完成后,根据管理要求,企业可以对重要供应商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对真实性要求较高,企业组织尽职调查时,可以通过现场考察、远程考察、第三方考察、样品抽查等手段对供应商进行核实与评价,形成尽职考察报告。
三、考核评价:推进优质合作
1、规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特性,构建供应商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产品质量、交付及时性、价格竞争力、服务配合度、合同符合度等多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考核。
2、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供应商考核评价通常分为寻源评价、履约评价、周期评价、专项评价、综合评价等全生命周期评价,更加直观地了解供应商的表现情况,深化与优质供应商长期稳定合作。
3、考核量化加权实施
考核打分过程中,支持多层级单位、多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加权汇总自动形成供应商考评得分,为后续的供应商整改、供应商等级划分、供应商遴选提供依据。
四、日常管理:降低供应风险
1、供应商反馈整改
针对供应商的质量、产品、服务、效率等不合格项,企业可以将整改意见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整改结果自动生成数字化整改报告。
2、供应商分级分类
实施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结合供应商评价以及信用公开信息,生成对应的供应商级别,如A优质、B良好、C需改进、D淘汰的等级划分。
3、供应商风险画像
系统构建供应商基础信息、财务指标、经营风险、司法风险、知识产权、履约等综合能力风险画像,有效应用于供应商风险预警、围标串标主体关联、供应商智能推荐、分级分类等场景,并支持将高风险供应商名单在全集团施行信息共享。
支持供应商风险实时监测与预警。企业可设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风险预案,确保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4、供应商沟通协同
采购人可根据管理需求,向供应商发起通知提醒、在线消息,供应商可进行查阅、响应回复,提高协作效率。
五、激励惩戒:促进合作共赢
1、优质供应商激励措施
对于优质层级的供应商,可以直接签约、延长其合作期限、提前付款、颁发荣誉证书;邀请招标时,可以定向邀请优质和良好层级的供应商;开发潜在供应商时,可重点关注良好趋于优质层级的供应商。
2、低质供应商的惩戒措施
对于质量、交付问题的供应商,进行督促整改;对于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供应商,可以降低其级别、延缓付款、暂停合作或列入黑名单;对于违规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后对其拦截邀请投标和定标推荐,或直接淘汰退出,进行全集团公开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