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8 日项目进展与规划会议纪要
在 4 月 28 日召开的项目推进会上,项目组对近期工作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与实施计划。现将会议核心内容整理如下。
一、技术培训与代码规范统一
会议开始,组长周愈涵针对前端开发核心技术,组织开展了 vue3、scss 和 pinia 基础用法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围绕 vue3 的响应式系统原理、组件化开发模式,scss 的嵌套语法、混合宏(Mixin)与函数式编程应用,以及 pinia 的状态管理架构、插件扩展机制等方面展开。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案例结合的方式,帮助团队成员深入掌握技术要点。
同时,为保障代码质量与协作效率,项目组基于行业最佳实践,制定了统一的代码风格规范。具体涵盖代码缩进格式、命名规则(如驼峰命名法、匈牙利命名法的适用场景)、注释规范以及代码提交流程等内容。该规范将作为后续开发工作的执行标准,通过自动化工具 ESLint与人工审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落实。
二、项目各板块进展情况
(一)后端开发进展
当前,项目各功能板块后端开发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已进入前端界面细化的衔接阶段。AI 端同步启动数据收集、模型部署及环境搭建工作,具体如下:
- 典籍阅读板块:已完整实现典籍查阅、AI 问答两大核心后端功能。增加对选中部分进行提问的功能。增加典籍收藏功能,包括典籍收藏、取消收藏、收藏查询;AI 问答功能基于 API 成功对接老师提供的 AI 服务,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用户提问,实现精准的典籍内容关联与回答生成。前端界面设计基本实现(典籍展示页、AI问答页)
- 智能问答板块:后端功能基本开发完成,实现对历史对话的删除和标题的修改以及重新生成AI答案,对AI答案复制粘贴、上传附件到数据库的功能;因为要上传附件功能,所以后端不只要接收文字消息还要接收到相应的文件;实现了重新生成答案的功能;同样通过 API 与老师提供的 AI 服务实现对接。
- 用户模块:基础登录注册、修改个人信息等功能已全部实现,采用 JWT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实现了拦截器;依照设计稿完成了登录、注册前端页面的优化,对user更改头像无法更新的bug进行了修复。
- 趣味问答和中药卡片模块:完成题库构建与用户答题功能开发,新增6个问答分类和数百道中医问答题。题库支持动态难度调节机制,可以修改题数;用户答题功能实现计时、计分、错题解析等功能。中药数据已完成了爬取操作,获取了众多中药的图片、描述、功效等信息,即将进行数据清洗和整合操作。
(二)前端与 AI 端进展
前端界面细化工作已陆续启动,各板块将依据设计稿进行组件化开发。AI 端方面,已完成数据标注规范制定,启动原始数据清洗与标注工作,同步开展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环境部署,为后续模型训练与部署奠定基础。
三、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规划
(一)后端与前端开发
项目组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周期内,完成除 AI 部分外所有后端任务的优化与完善,包括接口性能调优、安全漏洞修复、日志监控系统集成等工作。前端开发将严格遵循 Figma 设计稿进行页面构建,采用 CSS 媒体查询、Flexbox 与 Grid 布局技术,实现不同屏幕尺寸的自适应显示效果。同时,引入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机制,确保前端代码的健壮性。
(二)AI 模型优化
AI 端将重点开展 embedding 模型和 deepseek 模型的微调工作。针对项目业务场景,通过迁移学习技术,在预训练模型基础上进行参数优化,提升模型对特定领域知识的理解与响应能力。计划分阶段完成模型训练、验证与评估。
此次会议为项目后续推进明确了清晰的路线图。项目组将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持续优化技术方案,确保项目高质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