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ashe考研日记-day34
1 专业课408
- 学习时间:3h
- 学习内容:
- 今天是学习I/O管理第二小节的内容,听了课也做了题,这是操作系统倒数第二节知识了,还差最后一节就完结了。
- 知识点回顾:
- 1.I/O核心子系统:指设备独立性软件层、设备驱动程序层和中断处理程序层这三层。
- 2.磁盘高速缓存:利用内存中的存储空间来暂存从磁盘中读出的数据。两种形式:缓冲区和缓冲池。
- 3.缓冲区管理:
- 1)一般采用内存作为缓冲区,主要目的是缓和CPU与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 2)设备将数据输入缓冲区的时间为T,将缓冲区中的数据送到工作区的时间为M,CPU对这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C。
- 3)单缓冲:一个进程在内存中只分配一块缓冲区,处理一块数据的平均耗时为 M a x ( C , T ) + M Max(C,T)+M Max(C,T)+M,分析问题初始状态:工作区满,缓冲区空。
- 4)双缓冲:分配两个缓冲区,处理一块数据的平均耗时为 M a x ( C + M , T ) Max(C+M,T) Max(C+M,T),分析问题初始状态:工作区空,一个缓冲区满,另一个缓冲区空。
- 5)循环缓冲:分配多个缓冲区,形成循环链接。
- 6)每个进程专有自己的缓冲区。
- 4.缓冲池:
- 1)由多个系统公用的缓冲区组成,可供多个进程并发共享使用。
- 2)三个队列:空缓冲队列、输入队列、输出队列。
- 3)四种工作缓冲区:收容输入hin、提取输入sin、收容输出hout、提取输出sout。
- 5.设备分配与回收:
- 1)考虑因素:设备的固有属性:独占共享虚拟、设备分配算法、安全性:安全/不安全分配方式。
- 2)静态分配:进程运行前为其分配全部所需资源,运行结束后归还资源,一般用于独占设备。动态分配:进程运行过程中动态申请设备资源,用于共享设备。
- 3)设备分配的数据结构:设备控制表DCT、控制器控制表COCT、通道控制器CHCT、系统设备表SDT。
- 4)设备分配步骤 :
- ①根据物理设备名查找SDT;
- ②根据SDT找到DCT并分配设备;
- ③根据DCT找到COCT并分配控制器;
- ④根据COCT找到CHCT并分配通道。
- ⑤只有三个都分配成功时,这次设备分配才算成功。
- 5)设备分配步骤的改进:使用逻辑设备名,配置一张逻辑设备表LUT,将逻辑设备名映射为物理设备名。两张设置方式:整个系统中只设置一张LUT、为每个用户设置一张LUT。
- 6.SPOOLing技术:也称假脱机技术。
- 1)脱机是指脱离主机控制进行I/O操作,假是指用程序模拟外围控制机。
- 2)组成:输入井和输出井(磁盘中)、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内存中)、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井管理程序。
- 3)分配一个缓冲区相当于分配一台逻辑设备。
- 4)特点:提高了I/O速度、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
2 高数
- 学习时间:3h
- 学习内容:
- 今天继续刷定积分板块的题,实在是太多了,还有30道就刷完了,加油吧。
3 线代
- 学习时间:2h
- 学习内容:
- 今天还是进行复盘,前两天的复盘效果我不是很满意,我打算重新总结一下,这里画个饼,我打算到时候单独写另外的线代总结博客,用来总结各个章节的我目前做过的、见过的、重要的所有题型,尽量保证全面,但是多久能写出来嘛我也不知道哈哈哈。
- 今天先不说复盘内容了,分享两个可以加快一定计算速度的算法:
- 1.另类矩阵求逆算法: 只适用于三阶
- 1)先把左边两列抄到右边,如图两条绿色竖线所划;
- 2)再把上面两行抄到下面,如图两条绿色横线所划;
- 3)十字交叉相减,一共算9次,如图9个红色交叉,竖着算但横着写,如图绿色圆圈所划;
- 4)这样算出来可得到伴随矩阵;
- 5)计算该矩阵对应的行列式;
- 6)最后由公式可算出所求的逆矩阵。
- 2.向量角度的矩阵乘法计算:这个方法虽然计算量没有减少太多,但是不容易算错,更有条理。
- 1.另类矩阵求逆算法: 只适用于三阶
4 英语
- 学习时间:30min
- 学习内容:
- 今天只背了单词和复习精读笔记,没时间做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