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ip 函数的作用
zip
是 Kotlin 集合操作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将两个集合按照索引一一配对 ,生成一个新的 List<Pair<T, R>>
集合。
- 作用:将两个集合的元素按位置组合成键值对(Pair)。
- 返回值 :一个新的列表,每个元素是
Pair(first: 第一个集合元素, second: 第二个集合元素)
。 - 注意点 :
- 如果两个集合长度不一致,超出部分会被忽略。
- 常与
toMap()
搭配使用,快速构建键值对映射。
2. 使用场景
场景 1:合并两个列表为键值对
将两个独立的列表合并为一个 Map
或 List<Pair>
,便于后续处理。
示例代码:
kotlin
val keys = listOf("a", "b", "c")
val values = listOf(1, 2, 3)
val map = keys.zip(values).toMap()
println(map) // 输出: {a=1, b=2, c=3}
场景 2:遍历并解构 Pair 数据
结合 forEach
和解构语法,清晰地访问每一对数据。
示例代码:
kotlin
val list1 = listOf("a", "b", "c")
val list2 = listOf(1, 2, 3)
list1.zip(list2).forEach { (key, value) ->
println("Key: $key, Value: $value")
}
// 输出:
// Key: a, Value: 1
// Key: b, Value: 2
// Key: c, Value: 3
场景 3:处理数据绑定(如 UI 映射)
在 Android 开发中,可用于将字符串资源和视图 ID 绑定,或处理配置项等。
示例代码:
kotlin
val titles = listOf("首页", "发现", "我的")
val icons = listOf(R.drawable.ic_home, R.drawable.ic_discover, R.drawable.ic_profile)
titles.zip(icons).forEach { (title, icon) ->
// 添加到导航栏等逻辑
println("标题: $title, 图标ID: $icon")
}
场景 4:数据校验或对比
可用于对比两个集合的对应元素是否一致,例如测试或数据同步场景。
示例代码:
kotlin
val expected = listOf(10, 20, 30)
val actual = listOf(10, 25, 30)
expected.zip(actual).forEachIndexed { index, (exp, act) ->
if (exp != act) println("第 $index 项不匹配: 期望 $exp,实际 $act")
}
// 输出: 第 1 项不匹配: 期望 20,实际 25
3.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说明 |
---|---|
长度不一致时 | 只会匹配到较短集合的长度,多余元素被忽略。 |
空集合处理 | 若任一集合为空,结果为空列表。 |
顺序敏感 | 元素是按索引顺序进行配对的,顺序不同结果也不同。 |
4. 总结
zip
是一种简洁高效的集合合并方式,特别适合将两个相关联的集合组合成键值对结构,广泛应用于数据映射、UI绑定、数据对比等场景。合理使用 zip
可以提升代码可读性和开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