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动态路由协议要求:
1.必须有一个骨干区域(Area 0)。有且仅有一个,而且连续不可分割。
2.所有非骨干区域(Area 1-n)必须和骨干区域(Area 0)直接相连,且所有区域之间传输路由必须通过骨干区域(Area 0)
3.OSPF动态路由协议逻辑区域规划,以骨干区域(Area 0)为中心的星型结构(只有一层)。
4.OSPF动态路由协议各个非骨干区域(Area 1-n)之间,不得直接传输路由



ABR (Area Border Router)区域边界路由器要求
1.ABR连接着一个非骨干区域(Area 1-n)
2.ABR在 骨干区域(Area 0)当中,且为全邻接状态(Full Adjacency)下。
特殊区域
一、引子

上图OSPF的规划中当该公司非常大时。市级的路由器必须承受大量LSA的压力,而该级别的路由器可能配置不足,造成整个架构的瓶颈。
如何降低压力呢?
部分非骨干区域(Area 1-n),可以设置为特殊区域。使得这部分路由器,可以杜绝部分LSA的压力。
如下图,当Area 1设置为(stub area) 末梢区域时,区域边界路由器R1、R2禁止5类、4类LSA进入。

二、末梢区域
1.Stub区域禁止4类、5类LSA的进入
2.Stub区域中会产生缺省(默认)路由,以供该区域与外部网络通信
3.禁止Stub区域中本地 注入其他外部路由

三、完全末梢区域
继承(stub)末梢区域的规则,在此之上新增规则:
**禁止3类LSA的进入(即其他区域的LSA),**仅保留ABR发送的3类缺省路由

四、非完全末梢区域
继承(stub)末梢区域的规则,在此之上新增规则:
NSSA区域允许从 该区域本地 注入(少量)外部路由。该路由基于7类LSA进行传输,当7类LSA需要通过NSSA区域的ABR进入骨干区域时,ABR会将7类LSA转换为5类LSA发送。



参考:
LSA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