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7387——解读自动驾驶相关标准法规(LCDA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Lane change decision aid systems (LCDAS) ---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procedures(First edition: 2008-05-01)

原文链接:https://cdn.standards.iteh.ai/samples/43654/701fd49bde7b4d3db165444b7c6f0c53/ISO-17387-2008.pdf


1. 标准目的

为车道变换决策辅助系统(LCDAS )制定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旨在通过检测侧方/后方车辆,在驾驶员变道时提供碰撞预警,辅助而非替代后视镜功能。


2. 核心术语定义

  • 目标车辆(Target Vehicle) :位于主车(Subject Vehicle)侧方或后方相邻车道的车辆。

  • 覆盖区域分类

    • 相邻区(Adjacent Zones):主车侧方区域(图2)。

    • 后方区(Rear Zones):主车斜后方区域(图3)。

  • 关键参数

    • 横向间距(Lateral Clearance):主车与目标车辆侧面的最小距离(图4)。

    • 后方间距(Rear Clearance):主车尾部与目标车辆前部的距离(图5)。

    • 接近速度(Closing Speed):目标车辆相对主车的速度差(仅后方区适用)。

    • 碰撞时间(TTC):目标车辆按当前速度与主车碰撞所需时间(TTC = 后方间距 / 接近速度)。


3. 系统分类

(1) 按覆盖区域(表1)
类型 功能 覆盖区域要求 用户手册警示要求
I型 盲区预警(Blind Spot) 左/右相邻区(图2) 需注明"系统仅覆盖侧方有限区域,无法预警后方快速来车"
II型 后方来车预警(Closing) 左/右后方区(图3) 需注明"系统不覆盖侧方区域,变道前需人工观察"
III型 全功能预警(Lane Change) 相邻区 + 后方区 需注明"可能无法预警后方高速来车"
(2) 按性能等级(表2)

(仅适用于II/III型系统)

类型 最大目标车接近速度 最小道路曲率半径 性能区域图示
A级 10 m/s (36 km/h) 125 m 图6
B级 15 m/s (54 km/h) 250 m 图7
C级 20 m/s (72 km/h) 500 m 图8

:高性能系统可同时满足多级(如A+B+C),用户手册需注明系统支持的最小曲率半径(如"曲率半径<X米时预警可能失效")。


4. 功能要求(第4章)

(1) 系统状态机(图9)
  • 激活条件(可多选):

    • 点火开关开启(持续激活)

    • 手动开关触发

    • 转向灯信号(单侧激活)

    • 车速 ≥ 16.7 m/s(60 km/h)

  • 评估条件(升级至更高预警等级):

    • 转向灯开启

    • 驾驶员转向输入

    • 车辆偏离车道

(2) 性能要求(4.2)
  • 盲区预警(I/III型)

    • 需100%检测横向间距0--4米的目标车辆。

    • 检测时间 ≤ 0.5秒。

  • 后方来车预警(II/III型)

    • 当TTC ≤ 3.5秒时,必须发出预警。

    • 系统响应时间 ≤ 0.2秒。

(3) 人机界面(4.3)
  • 预警信号需通过视觉(图标/灯光)、听觉(提示音)或触觉(方向盘振动)传递。

  • 等级1预警为"谨慎提示",等级2+为"紧急提示"。


5. 测试要求(第5章)

测试类型 关键条件 验证指标
盲区预警测试 目标车横向间距0--4米,相对速度≤5 m/s 系统检出率100%,误报率≤5%
后方来车测试 目标车接近速度5--20 m/s,TTC≤3.5秒 预警触发时间≤0.2秒
变道预警测试 模拟驾驶员转向/偏离车道动作 预警等级是否及时升级
环境适应性测试 光照(昼/夜)、雨雾、道路曲率(≥设计值) 系统功能稳定性

6. 关键限制与免责声明

  • 系统不保证绝对安全:未预警≠可安全变道,驾驶员负最终责任。

  • 不适用车型:摩托车、铰接式车辆(如卡车+挂车)。

  • 道路标线非必需:系统检测基于车辆相对位置,与车道线无关(图1注)。


总结

ISO 17387:2008 是智能交通领域的关键标准,其核心贡献在于:

  1. 明确定义了LCDAS的功能边界与三类系统架构;

  2. 量化性能指标(覆盖区域、接近速度、TTC阈值);

  3. 规范测试流程,确保系统可靠性;

  4. 强调人机协同,明确系统为辅助工具,驾驶员需保持主导权。

:标准中部分链接已失效(如Annex A示例),但正文技术内容完整可用。

此标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LCDAS开发的权威框架,适用于乘用车/货车的高速公路场景,推动智能驾驶安全技术标准化。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那就请点个赞吧,收藏+关注 那就更棒啦,十分感谢!!!

相关推荐
小烤箱30 分钟前
自动驾驶工程师面试(定位、感知向)
人工智能·面试·自动驾驶
滑水滑成滑头2 小时前
**点云处理:发散创新,探索前沿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点云处理技术在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
java·python·科技·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
盘古信息IMS2 小时前
告别 “老系统困境”!三真科技 × 盘古信息:汽车电子数字化工厂升级
人工智能·科技·汽车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3 小时前
[嵌入式系统-149]: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以及其功能、硬件架构、嵌入式操作系统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架构
DuHz3 小时前
用于汽车雷达应用的步进频率PMCW波形——论文阅读
论文阅读·算法·汽车·信息与通信·信号处理·毫米波雷达
双翌视觉4 小时前
机器视觉的汽车中控屏FPC模切应用
数码相机·汽车
汽车仪器仪表相关领域4 小时前
汽车排放检测的实操痛点突破:南华 NHA-604/605 测试仪核心技术难点解决方案
车载系统·汽车·可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汽车检测
MOS管-冠华伟业4 小时前
微硕WSK100P06 P沟MOSFET:汽车PTC加热器“极速开关闸”
汽车
ARM+FPGA+AI工业主板定制专家16 小时前
基于ZYNQ的目标检测算法硬件加速器优化设计
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fpga开发·自动驾驶
敢敢のwings20 小时前
VLA: 从具身智能到自动驾驶的关键桥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