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扣子与Dify的业务风险

使用扣子与Dify的业务风险

如果你正在使用扣子和Dify构建你的业务, 有一个风险你必须关注。不是你的数据全在线上不安全,也不是将来费用太高,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是当你的业务发展起来,数据量稍微增多时,性能就会下降很明显,甚至跑不动直接拒绝服务

扣子性能测试

我用扣子构建了一个求质数的工作流,逻辑是指定一个数字,求出该数字以下的所有质数,逻辑如下图:

注:上述逻辑可以用一个脚本实现,但为了体现平台的多节点能力,特意拆分为 3 个步骤。

首先使用100来测试该流程,结果扣子用了11.23秒。

当我继续把数字增大到1000时 问题出现了,经过10秒的挣扎然后报错了:

错误提示大意是节点数量过多,要我去优化节点,可实际节点就是只有6个,只是循环执行了1000次而已。

css 复制代码
 {
     "code": 6016,
     "debug_url": "https://www.coze.cn/work_flow?execute_id=7513813302357016610&space_id=7411328210694455348&workflow_id=7513465459611680777&execute_mode=2",
     "msg": "Workflow node execution limit exceeded: The number of executed nodes in the workflow has surpassed the allowed maximum. Please review and optimize your workflow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nodes."
 }

Dify性能测试

我用同样的逻辑在Dify 上进行测试了,几乎得到了一样的结果:

先测试100的情况:

在测试1000时又报错了

现在动不动就是上亿的数字,1千、1万的数据量真是太常见了,所以你的业务要是基于这两套系统构建的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风险。

规避风险最好的方式是就有更好选择,不受制于某一家的系统,这里推荐一个不错的工作流编排n8n ,试了一下 效果会好很多。

n8n的性能测试

使用n8n构建了一套一样的求质数流程

测试数字100 执行时间只要175毫秒,总算是一个正常的结果

说明一下,这里n8n是部署在我的本地,但我想这并不是关键问题因为这个测试中 Dify和扣子的 io传输与计算量都不大。

继续把数字提高到1000 看n8n的性能

加大到1000以后 时间要6秒开始不尽人意了。但这不是最致命的问题,最大问题是当你用户起来 有一定的并发的时候 n8n就会 力不从心了

使用jmeter 构建了一100个线程 同时发起调用,但这完全多佘了因为并发不到6/秒

而此时cpu已经飙到120%了,但并发始终上不去,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错误。

这种情况其实也能理解,毕竟我使用的是免费版,如果用付费的企业版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毕竟n8n还是以营利为目的。但这同样有受制于人的风险。

这时还有一个选择供大家参考,就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工作流编排系统。

ApiFlow 工作流编排

这是大叔做的编排系统,同样的逻辑看看性能情况:

直接测试1000

结果只要28毫秒,这看上去像走了本地缓存一样,其实这28毫秒大部都是http网络传输用掉的,真正的流程执行时间是1毫秒都不需要。

因为我我底层的DSL设计 是基于Groovy语言构建的,类似Gradle或jenkins中的DSL,执行前DSL会被编译成Class 且编译一次,所以它的执行性能接近java原生语言,可充分利用jvm 的JIT热点缓存技术 。

groovy 复制代码
/*构建时间:2025-6-8 14:38:47*/


//生成数组
eval_1 = EVAL {
	0..input.count.toLong()
}
// 数据遍历迭代
each_1 = EACH {
	from eval_1.result
	//转换质数
  map { 
    def num=it
    def res=true;
     if (num <= 1) {
        res=false;
      }else if (num == 2) {
        res=true;
      }else {
        for (int i = 2; i < num; i++) {
         if (num%i == 0) {
            res=false;
             break;
         }
        }
      }
    [prime:res,num:it]
  }
	//判断质数
  filter { 
    it.prime
	}
	list()
}
//返回总数
eval_2 = EVAL {
	each_1.result.size()
}
start {
	run eval_1
	run each_1
	run eval_2
}

现在我们把数字提高到1万 性能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当数字提升到1万 扣子、Dify、n8n(免费版)三个平台都跑不动了,此外它的并发能力也是远远走在最前面:

用100个线程同时跑 到达到了3000/s的并发,而且是零错误。

总结

若需构建最小 MVP 进行试错,使用扣子、Dify 是不错的选择, 一旦业务量起来 了就要考虑受制于人的风险,平台是否自主可控,如果业务量起来了,而服务确撑不住那就太尴尬可惜了。

相关推荐
范纹杉想快点毕业7 小时前
ZYNQ芯片,SPI驱动开发自学全解析个人笔记【FPGA】【赛灵思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mcu·架构·51单片机·proteus
Pomelo_刘金8 小时前
Worker 常用 6 种结构与适用场景
架构
亿道电子Emdoor8 小时前
【ARM】ARM架构基础知识
arm开发·架构·arm
一语长情8 小时前
从《架构整洁之道》看编程范式:结构化、面向对象与函数式编程精要
后端·架构·代码规范
阿星AI工作室8 小时前
扣子开源本地部署教程 丨Coze智能体小白喂饭级指南
llm·agent·产品
梦想改变生活10 小时前
《Flutter篇第一章》基于GetX 和 Binding、Dio 实现的 Flutter UI 架构
flutter·ui·架构
火山锅11 小时前
🚀 Spring Boot枚举转换新突破:编译时处理+零配置,彻底告别手写转换代码
java·架构
秋千码途11 小时前
小架构step系列25:错误码
java·架构
白露与泡影11 小时前
Spring Boot 优雅实现多租户架构!
spring boot·后端·架构
OEC小胖胖13 小时前
架构篇(一):告别MVC/MVP,为何“组件化”是现代前端的唯一答案?
前端·架构·m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