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机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模式体会(1):工厂方法模式、单例模式和生成器模式

简介

在我的 QT/C++ 开发工作中,合理运用设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分享我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三种创造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单例模式和生成器模式。

1. 工厂模式 (Factory Pattern)

应用场景

在我的 QT 项目中曾经有一个需求,需要我针对不同的手机类型输出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测试机台生成不同的治具,在对应的testItem中,针对不同的手机类型和测试治具,做出不同的动作。

以下是我认为其中可贵的特点:

1.将生成的类型的参数作为配置输入,无论是json或者是xml或者是.ini,在不同的产线维持不同的配置即可

2.在start the test flow时,实时load配置,动态生成测试对象和测试治具的对象

特点

  • 优点

符合开闭原则(新增新手机和新治具只需添加新工厂即可)

单一职责原则。 可以将产品创建代码放在程序的单一位置, 从而使得代码更容易维护。

可以避免创建者和具体产品之间的紧密耦合。

新对象生成只依赖配置文件,避免代码的修改

  • 缺点

应用工厂方法模式需要引入许多新的子类, 代码因此变得更复杂

2. 单例模式 (Singleton Pattern)

应用场景

项目中需要使用串口来向光源控制板发送指令来控制灯光,对于一个串口设备来说,我既没有被其他对象重新创建同时使用的场景,也不能破坏串口的独占性,因此使用了单例模式来创建light source类,避免代码冗余和被误new的风险;同时,我的所有的对象共享同一个日志类,因为我暂时没有同时创建多个日志文件来记录程序日志的需求

特点

  • 优点:确保全局唯一实例,提供统一的访问点
  • 缺点:可能导致代码耦合度高,难以测试
  • 我的实际应用:我使用单例模式管理日志系统和独享的设备,确保这些关键资源在应用中只有一份实例

3. 生成器模式 (Builder Pattern)

应用场景

项目中需要使用不同的SCPI设备,根据不同的配置生成对应的对象;因此我在DeviceManager中新建了一个fixtureBuilder类,读取我的excel配置文件,使用生成器模式生成对应的治具设备;成为devicemanager类的成员变量;

特点

  • 优点

可以分步创建对象, 暂缓创建步骤或递归运行创建步骤。

生成不同形式的产品时, 你可以复用相同的制造代码。

单一职责原则。 你可以将复杂构造代码从产品的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

  • 缺点

增加了代码复杂度,对于简单对象可能过度设计

总结

在QT/C++开发实践中,这三种创建型模式各有其适用场景:

  1. 工厂模式:当需要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似对象时使用
  2. 单例模式:当需要确保全局唯一实例时使用
  3. 生成器模式:当需要构造复杂对象且构造过程需要灵活性时使用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模式,代码变得更加模块化、可维护性更高。在后续文章中,我将继续分享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在QT项目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
pipip.1 小时前
UDP————套接字socket
linux·网络·c++·网络协议·udp
孞㐑¥6 小时前
Linux之Socket 编程 UDP
linux·服务器·c++·经验分享·笔记·网络协议·udp
水木兰亭9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树及树的存储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
GodKeyNet9 小时前
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CoderCodingNo10 小时前
【GESP】C++四级考试大纲知识点梳理, (7) 排序算法基本概念
开发语言·c++·排序算法
秋风&萧瑟11 小时前
【C++】C++中的友元函数和友元类
c++
梁诚斌12 小时前
使用OpenSSL接口读取pem编码格式文件中的证书
开发语言·c++
缘来是庄13 小时前
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铛铛啦啦啦15 小时前
“对象创建”模式之原型模式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2301_8035545216 小时前
c++中的绑定器
开发语言·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