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预测和分类任务

核心在于:语言模型通过分类任务的形式,实现对文本统计规律的学习。下面分 3 步拆解:

1. 统计规律:文本中词的共现关系

当我们说 "文本里'天王盖地虎'经常一起出现",本质是观察到一个条件概率

  • 在语料中,给定前文 "天王盖地",下一个词是 "虎" 的概率 P(虎 | 天王盖地) 远高于其他词(比如 "猫""苹果" 等)。
  • 语言模型的目标,就是估计这个条件概率分布:对任意前文,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

2. 分类任务:把概率估计转化为类别选择

语言模型如何实现上述概率估计?通过分类任务

  • 词汇表中的每个词,被视为一个 "类别"(比如 "虎" 是类别 5,"猫" 是类别 100)。
  • 模型的输出层 (如你代码中的 self.projection_layer),将隐藏层特征映射到词汇表大小的维度,每个维度对应一个词的 "得分"。
  • 通过 softmax 将得分转化为概率分布,使得: \(P(w_i | \text{前文}) = \frac{\exp(\text{得分}_i)}{\sum_j \exp(\text{得分}_j)}\)
  • 训练目标:最大化真实词的预测概率(等价于最小化交叉熵损失)。

3. 为什么这是分类?

从数学角度看,分类任务的定义是:

给定输入 x,预测其属于 K 个类别中的哪一个。

在语言模型中:

  • 输入 x:前文的词向量(如 "天王盖地" 的向量表示)。
  • 类别集合:词汇表中的所有词(如 10,000 个词,对应 10,000 个类别)。
  • 预测目标:从 10,000 个类别中选出最可能的下一个词。

因此,预测下一个词的任务,本质上是一个 "从词汇表中选择最可能类别的分类问题"

4. 统计规律与分类的联系

模型通过分类任务学习统计规律的过程:

  1. 训练数据:包含大量 "前文 → 真实下一词" 的样本(如 "天王盖地" → "虎")。
  2. 模型优化:通过交叉熵损失,迫使模型对 "天王盖地" 的输入,提高 "虎" 对应的类别得分。
  3. 学习结果:模型在训练中发现,"天王盖地" 的向量表示与 "虎" 的类别存在强关联,从而记住这种统计规律。

5. 例子:理解分类过程

假设词汇表只有 3 个词:["猫", "虎", "苹果"],对应类别 ID [0, 1, 2]

  • 当模型看到 "天王盖地",输出层得分可能是 [-1.2, 3.5, -0.8]
  • 经过 softmax 后,概率分布为 [0.02, 0.97, 0.01]
  • 模型选择概率最高的类别 1("虎")作为预测结果。

这就是通过分类任务实现统计规律的量化表达

总结

  • 统计规律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词与词的共现关系)。
  • 分类任务是语言模型实现这种规律学习的技术手段(将预测问题转化为类别选择)。
  • 语言模型通过分类损失(如交叉熵),迫使模型学习文本中的统计规律,最终表现为 "能预测下一个词" 的能力。

所以,分类是手段,统计规律是目标,二者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紧密结合。

相关推荐
海豚调度4 分钟前
Linux 基金会报告解读:开源 AI 重塑经济格局,有人失业,有人涨薪!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开源
T__TIII10 分钟前
Dify 插件非正式打包
人工智能
jerwey14 分钟前
大语言模型(LLM)按架构分类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分类
微学AI14 分钟前
遥感影像岩性分类:基于CNN与CNN-EL集成学习的深度学习方法
深度学习·分类·cnn
令狐少侠201124 分钟前
ai之RAG本地知识库--基于OCR和文本解析器的新一代RAG引擎:RAGFlow 认识和源码剖析
人工智能·ai
小叮当爱咖啡29 分钟前
Seq2seq+Attention 机器翻译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
shadowcz00729 分钟前
奥特曼论人工智能、OpenAI与创业
人工智能·百度
AI人工智能+41 分钟前
应用俄文OCR技术,为跨语言交流与数字化管理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人工智能·ocr·文字识别
UQI-LIUWJ1 小时前
李宏毅LLM笔记: AI Agent
人工智能·笔记
百度Geek说1 小时前
百度阮瑜:百度大模型应用赋能产业智变|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