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预测和分类任务

核心在于:语言模型通过分类任务的形式,实现对文本统计规律的学习。下面分 3 步拆解:

1. 统计规律:文本中词的共现关系

当我们说 "文本里'天王盖地虎'经常一起出现",本质是观察到一个条件概率

  • 在语料中,给定前文 "天王盖地",下一个词是 "虎" 的概率 P(虎 | 天王盖地) 远高于其他词(比如 "猫""苹果" 等)。
  • 语言模型的目标,就是估计这个条件概率分布:对任意前文,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

2. 分类任务:把概率估计转化为类别选择

语言模型如何实现上述概率估计?通过分类任务

  • 词汇表中的每个词,被视为一个 "类别"(比如 "虎" 是类别 5,"猫" 是类别 100)。
  • 模型的输出层 (如你代码中的 self.projection_layer),将隐藏层特征映射到词汇表大小的维度,每个维度对应一个词的 "得分"。
  • 通过 softmax 将得分转化为概率分布,使得: \(P(w_i | \text{前文}) = \frac{\exp(\text{得分}_i)}{\sum_j \exp(\text{得分}_j)}\)
  • 训练目标:最大化真实词的预测概率(等价于最小化交叉熵损失)。

3. 为什么这是分类?

从数学角度看,分类任务的定义是:

给定输入 x,预测其属于 K 个类别中的哪一个。

在语言模型中:

  • 输入 x:前文的词向量(如 "天王盖地" 的向量表示)。
  • 类别集合:词汇表中的所有词(如 10,000 个词,对应 10,000 个类别)。
  • 预测目标:从 10,000 个类别中选出最可能的下一个词。

因此,预测下一个词的任务,本质上是一个 "从词汇表中选择最可能类别的分类问题"

4. 统计规律与分类的联系

模型通过分类任务学习统计规律的过程:

  1. 训练数据:包含大量 "前文 → 真实下一词" 的样本(如 "天王盖地" → "虎")。
  2. 模型优化:通过交叉熵损失,迫使模型对 "天王盖地" 的输入,提高 "虎" 对应的类别得分。
  3. 学习结果:模型在训练中发现,"天王盖地" 的向量表示与 "虎" 的类别存在强关联,从而记住这种统计规律。

5. 例子:理解分类过程

假设词汇表只有 3 个词:["猫", "虎", "苹果"],对应类别 ID [0, 1, 2]

  • 当模型看到 "天王盖地",输出层得分可能是 [-1.2, 3.5, -0.8]
  • 经过 softmax 后,概率分布为 [0.02, 0.97, 0.01]
  • 模型选择概率最高的类别 1("虎")作为预测结果。

这就是通过分类任务实现统计规律的量化表达

总结

  • 统计规律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词与词的共现关系)。
  • 分类任务是语言模型实现这种规律学习的技术手段(将预测问题转化为类别选择)。
  • 语言模型通过分类损失(如交叉熵),迫使模型学习文本中的统计规律,最终表现为 "能预测下一个词" 的能力。

所以,分类是手段,统计规律是目标,二者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紧密结合。

相关推荐
糖葫芦君1 小时前
玻尔兹曼分布与玻尔兹曼探索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
TT-Kun1 小时前
PyTorch基础——张量计算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Monkey-旭4 小时前
Android Bitmap 完全指南:从基础到高级优化
android·java·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kotlin·位图·bitmap
哪 吒6 小时前
OpenAI放大招:ChatGPT学习模式上线,免费AI智能家教
人工智能·学习·ai·chatgpt·gemini·deepseek
老鱼说AI6 小时前
循环神经网络RNN原理精讲,详细举例!
人工智能·rn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
lingling0096 小时前
颐顿机电携手观远BI数据:以数据驱动决策,领跑先进制造智能化升级
大数据·人工智能·制造
b***25116 小时前
电池自动生产线:科技赋能下的高效制造新范式
大数据·人工智能
EVERSPIN6 小时前
分享低功耗单火线开关语音识别方案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
说私域7 小时前
从渠道渗透到圈层渗透:开源链动2+1模式、AI智能名片与S2B2C商城小程序的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人工智能·小程序·开源
黎燃7 小时前
人工智能在语言学习中的实践:从 Duolingo 到自研系统的深度剖析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