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深入理解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引言

在网络通信中,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通过"四次挥手"优雅地终止连接,这些机制保证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本文将详细解析TCP连接建立和终止的过程,探讨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并解释四次挥手的必要性,帮助读者全面理解TCP协议的核心机制。

TCP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过程

三次握手是TCP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编号)报文到服务端,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这个报文包含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ISN)。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客户端状态变化
client.status = 'SYN_SENT';
client.send(synPacket);
  1.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收到SYN报文后,会发送一个SYN-ACK报文作为应答,同时也会包含自己的初始序列号。此时服务端进入SYN_RECEIVED状态。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服务端状态变化
server.status = 'SYN_RECEIVED';
server.send(synAckPacket);
  1.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报文后,会发送一个ACK确认报文,表示已收到服务端的响应。此时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端收到ACK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连接建立完成。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客户端和服务端最终状态
client.status = 'ESTABLISHED';
server.status = 'ESTABLISHED';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两次握手的问题

假设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A,但因为网络环境差,请求A超时。TCP会启动超时重传机制,客户端再次发送新的建立连接请求B。服务器接收B请求并应答,如果此时就完成了建立连接:

  1. 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完成后释放连接,双方都进入CLOSED状态
  2. 此时延迟的请求A又抵达了服务端
  3. 服务端会认为客户端又要建立新的连接,从而应答该请求并进入ESTABLISHED状态
  4. 但客户端实际上是CLOSED状态,服务端会一直等待,造成资源浪费

三次握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1. 防止历史连接初始化导致的资源浪费
  2. 同步双方的初始序列号
  3. 避免资源浪费
  4. 确保双方都具有发送和接收能力

TCP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的过程

TCP断开连接需要通过四次挥手来完成:

  1.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认为数据发送完成,向服务端发送FIN报文,请求释放连接,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客户端状态变化
client.status = 'FIN_WAIT_1';
client.send(finPacket);
  1.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FIN报文后,返回一个ACK报文,服务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此时客户端到服务端的连接释放,但服务端仍可以发送数据给客户端。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服务端状态变化
server.status = 'CLOSE_WAIT';
server.send(ackPacket);
  1. 第三次挥手:当服务端数据发送完毕后,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FIN报文,请求释放连接,服务端进入LAST_ACK状态。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服务端状态变化
server.status = 'LAST_ACK';
server.send(finPacket);
  1.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FIN报文后,返回一个ACK报文,客户端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后关闭连接。服务端收到ACK后立即关闭连接。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最终状态
client.status = 'TIME_WAIT';
setTimeout(() => {
  client.status = 'CLOSED';
}, 2 * MSL);
server.status = 'CLOSED';

为什么需要四次挥手

TCP是全双工协议,数据可以双向传输。四次挥手确保了双方都能独立地关闭自己的数据传输通道:

  1. 当客户端发送FIN时,表示客户端不再发送数据,但还可以接收数据
  2. 服务端收到FIN后先发送ACK,表示知道了客户端的关闭请求
  3. 服务端可能还有数据要发送,等发送完毕后再发送自己的FIN
  4.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FIN后发送最后的ACK确认

这种设计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连接的可靠关闭。

总结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机制是保证网络通信可靠性的核心设计:

  1. 三次握手确保连接的双向可靠建立,防止历史连接造成的资源浪费,并同步双方的序列号
  2. 四次挥手优雅地终止连接,确保双方都能完整地传输数据后再关闭连接
  3. TIME_WAIT状态虽然会保持连接一段时间,但这是为了处理网络中可能延迟的报文,确保连接的彻底关闭

理解这些机制对于网络编程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原理来设计更高效的网络应用,处理可能出现的连接问题。

相关推荐
Holin_浩霖24 分钟前
为什么typeof null 返回 "object" ?
前端
PanZonghui25 分钟前
Zustand 实战指南:从基础到高级,构建类型安全的状态管理
前端·react.js
PanZonghui32 分钟前
Vite 构建优化实战:从配置到落地的全方位性能提升指南
前端·react.js·vite
_extraordinary_1 小时前
Java Linux --- 基本命令,部署Java web程序到线上访问
java·linux·前端
用户1456775610371 小时前
推荐一个我私藏的电脑神器:小巧、无广、功能强到离谱
前端
用户1456775610371 小时前
终于找到了!一个文件搞定PDF阅读
前端
liangshanbo12151 小时前
React 18 的自动批处理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一位搞嵌入式的 genius1 小时前
前端实战开发(二):React + Canvas 网络拓扑图开发:6 大核心问题与完整解决方案
前端·前端框架
da_vinci_x1 小时前
设计稿秒出“热力图”:AI预测式可用性测试工作流,上线前洞察用户行为
前端·人工智能·ui·设计模式·可用性测试·ux·设计师
訾博ZiBo1 小时前
UI架构的“定海神针”:掌握“视图无关状态提升”原则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