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Robotics期刊论文:腿式机械臂学习羽毛球技能

羽毛球运动对机器人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需要同时满足:毫秒级的运动响应(人类职业选手击球反应时间约0.15-0.3秒)、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标准羽毛球拍甜区直径约8cm)、高达30m/s的挥拍速度(业余选手平均挥速20-25m/s)、覆盖6.1×5.18米的标准单打场地的移动能力,现有机器人系统在类似任务中表现受限。

近期,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发表的《Learning coordinated badminton skills for legged manipulators》研究论文,成功开发出一套让腿式移动机械臂能够自主进行羽毛球运动的控制系统。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机器人控制方法的局限,通过创新的强化学习框架实现了全身协调的复杂运动能力,为动态环境下的机器人控制开辟了新方向。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du3922研究团队采用ANYmal-D四足机器人作为移动平台,搭配DynaArm六自由度机械臂,构建了完整的实验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挑战在于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维度的控制问题:在运动方面,机器人必须实现最高12.06米/秒的挥拍速度,同时保持基座稳定;在感知方面,仅依靠单目视觉系统(ZED X相机,60Hz帧率)就要完成对高速飞行羽毛球(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的精确追踪;在决策方面,需要在平均仅0.654秒的反应时间内完成轨迹预测、路径规划和动作执行。为解决这些挑战,研究人员设计了一套基于强化学习的统一控制框架。该框架采用非对称的Actor-Critic架构,其中Critic网络可以访问额外的环境信息来优化学习过程,而部署时的Actor网络仅使用带噪声的传感器数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团队收集了大量真实场景的感知数据(超过50组测试样本)来建模相机噪声特性,使仿真训练能够准确反映实际部署时的感知局限。这种处理方法使得最终系统在硬件测试中展现出惊人的鲁棒性------即使在羽毛球离开视野后,机器人仍能基于预测持续追踪最长2秒钟。实验数据充分证明了该系统的卓越性能。在标准羽毛球场的服务区测试中,机器人对落在不同位置羽毛球的拦截成功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中心区域接近完美(98.7%),边界区域降至83.2%,而后方区域的成功率则为76.5%。这种差异主要源于相机视野的限制------当羽毛球从正上方或正后方接近时,机器人需要执行极端的俯仰动作(最大±45度)才能保持追踪,大大增加了控制难度。在速度方面,系统实现了最高12.06米/秒的实际挥拍速度,虽然仍低于人类职业选手水平(平均25-30米/秒),但已经显著超越了现有机器人系统在类似任务中的表现。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系统展现出了类似人类选手的战术行为。在持续对打测试中,机器人会自动退回场地中央位置(平均移动距离2.2米)准备迎接下一次击球,最长实现了连续10次击球的回合记录。这种智能行为的涌现完全来自于强化学习的自发优化,而非预先编程的规则。分析显示,机器人在不同情境下会自适应地调整步态模式:短距离移动(<1米)时主要依靠身体姿态调整;中等距离(1-2米)采用不规则步态;长距离冲刺(>2米)时则会自然过渡到类似小跑的动态步态,最大基座角速度达到1.8弧度/秒。研究也揭示了当前系统的若干局限。最明显的不足体现在对高弧线球的处理上------当羽毛球从近乎垂直的角度下落时,由于相机仰角限制(最大60度),追踪成功率骤降至65%以下。此外,系统完全依赖视觉感知,在强光或阴影等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会有所下降。

计算延迟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从相机捕获图像到完成位置解算存在60-160毫秒的延迟,这对需要毫秒级精度的击球动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技术实现层面,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方法确保系统可靠性。训练环境基于IsaacGym仿真器,使用N-P3O算法(带约束的近端策略优化)来严格执行硬件限制,特别是将机械臂电流控制在8安培以下以避免执行器过载。感知系统采用HSV颜色空间过滤(色调范围0-22,饱和度100-255,亮度50-255)来识别橙色羽毛球,并通过时间戳同步补偿运动模糊的影响。这些细致入微的工程实现使得仿真训练的成果能够完美迁移到真实机器人上。这项研究的科学价值不仅限于羽毛球运动本身。它证明了一个重要原理:通过精心设计的强化学习框架,腿式移动机械臂完全能够胜任需要全身协调、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的复杂动态任务。研究人员指出,这套方法稍作调整就可应用于其他类似场景,如动态物品交接、灾害救援甚至是体育训练陪练。随着感知算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硬件的持续进步,这类系统有望在更多需要人机协作的实际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Yuntao Maet al.Learning coordinated badminton skills for legged manipulators.Sci. Robot.10,eadu3922(2025).DOI:10.1126/scirobotics.adu3922

相关推荐
●VON11 分钟前
重生之我在暑假学习微服务第七天《微服务之服务治理篇》
java·学习·微服务·云原生·nacos·架构·springcloud
霖0024 分钟前
深入讲讲异步FIFO
笔记·vscode·单片机·嵌入式硬件·学习·fpga开发
全优统计39 分钟前
伞状Meta分析重构癌症幸存者照护指南:从矛盾证据到精准决策
经验分享·学习
XMan_Liu1 小时前
SIP 呼叫中实现远端摄像头控制学习笔记
笔记·学习
三木今天学习了嘛1 小时前
【CVPR2025】FlowRAM:用区域感知与流匹配加速高精度机器人操作策略学习
学习·机器人
Asu52022 小时前
链表反转中最常用的方法————三指针法
java·数据结构·学习·链表
牛奶咖啡132 小时前
学习设计模式《二十》——解释器模式
学习·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认识解释器模式·解释器模式的优缺点·何时使用解释器模式·解释器模式的示例
dankokoko3 小时前
OPENGLPG第九版学习 - 纹理与帧缓存 part2
学习
墨雨听阁3 小时前
8.1IO进程线程——文件IO函数
学习
Chef_Chen4 小时前
从0开始学习R语言--Day64--决策树回归
学习·决策树·r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