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兵张健,一名大学退学、高中学历、专升本到计算机专业的 Java 开发工程师,下面是我的面试经历。
我现在已有一份工作,我是公司核心项目的主程,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四五年。
今天面试了一家公司,是硅谷独角兽在国内的公司,他们看好社交电商的模式,投资人很有耐心不停的做探索和尝试,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是他们其实不太焦虑。
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美国和中国,对待员工的方式有很大区别。
我最开始和他们聊的时候,那周是我经历了长时间的加班,日均凌晨 2 点睡,聊的过程中,他们多次说让我好好休息。我挺意外的,这种把员工当人看的场景比较少见。
后来和 HR 聊天得知他们项目还没盈利,还在花投资人的钱,我一下子被劝退了。我主导过几个从 0 到 1 的项目,知道那种状态有多煎熬,焦虑、恐惧、无穷无尽的工作量、时刻投入工作的准备,我相信经历过的人都不行再经历第二次。
所以我当时因风险过高拒绝了他们。但是 HR 和我还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我感受到她和其他公司 HR 不一样,别的公司 HR 和应聘者没有关联后,是那种戛然而止的割裂感,就像你们是纯纯用利益绑定的,一旦大家没有互利的可能性,话都不会多说一句。
就这样交流的过程中,HR 说出了可以给到的薪资,也透露了些他们团建的氛围。我也和 HR 讲出了我的顾虑。
一是我担心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给底下的人非常大的压力,而在这种状态下的工作,无异于折磨。
二是投资人会不会因为长期看不到回报,放弃项目。那不就相当于公司歇逼了吗?我从一家稳定工作 5 年的公司,并且现在核心业务是我手搓起来的,跳到一家随时可能完蛋的公司,我的风险太高了。
同时我也说了公司可能吸引我的点,他们的工作氛围比较轻松,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反思,记住一句话,进步只源自反思、迭代。如果你陷入到无止境做事中,没有时间精力反思,是不可能进步的。
所以我约了今天去和那边的技术同事聊一下。
我完整的讲述了我用 AI 如何在个人编码层面提效,如何从流程上提效。和一些其他功能的技术相关的问题。
整个过程中就像日常聊天一样,没什么感觉,除了空调有点冷。我把日常工作中流程展示了一遍。
这时候我才了解到,他们是希望我来做 AI 提效整个产研,而不是 Java 后端工程师。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暂且称之为 AI 开发工程师吧。
我们聊了 3 个小时,包括后面的薪资待遇,如果来的话工作事项,公司的工作氛围、团队人员组成、未来可能的激励等,和我最开始想的差不多。
最后拿到了 offer,但我个人还要考虑一下,约定好周五给他们结果。我说交接可能需要 3 个星期,他们也欣然接受,我也挺意外的。以中国公司的情况看,恨不得你明天就来入职然后开始工作。
以上就是我面试的经历,现在大环境一个劲的说不行,普通人没机会,唱衰是主流基调,但只要有能力、有履历,坚持曝光,持续探索,总会有希望的,加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