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视频评论洞察 Baseline 学习笔记 (Datawhale Al夏令营)

一、 项目认识

背景:

电商直播/短视频已积累大量「视频 + 评论」数据,蕴含了消费者的真实反馈。

目标:

通过「商品识别 → 情感分析 → 评论聚类」三步,辅助品牌洞察、网红投放评估。

二、 Baseline 代码流程

  1. 读取和预处理
python 复制代码
video_data  = pd.read_csv("origin_videos_data.csv")
comments_data = pd.read_csv("origin_comments_data.csv")
video_data["text"] = video_desc + " " + video_tags  # 拼接文本
  1. 商品识别
python 复制代码
pipeline = make_pipeline(
    TfidfVectorizer(tokenizer=jieba.lcut, max_features=50),
    SGDClassifier()
)
pipeline.fit(labeled_text, labeled_product)
video_data["product_name"] = pipeline.predict(video_data["text"])

实现思路: TF-IDF + 线性分类器(SGD)做二分类

简化点:仅用了 50 个特征,无额外的清洗。

  1. 意图分类(四个模型)
python 复制代码
for col in ["sentiment_category", "user_scenario", "user_question", "user_suggestion"]:
    pipeline = make_pipeline(TfidfVectorizer(tokenizer=jieba.lcut), SGDClassifier())
    pipeline.fit(train_text, train_label)
    comments_data[col] = pipeline.predict(all_text)
  1. 评论聚类 & 主题词抽取 (5个维度进行执行)
python 复制代码
pipeline = make_pipeline(TfidfVectorizer(tokenizer=jieba.lcut), KMeans(n_clusters=2))
pipeline.fit(subset_text)
labels = pipeline.predict(subset_text)
top_words = (" ".join(前 10 重要词))  # 每簇
comments_data[target_theme_col] = [top_words[label] for label in labels]

大赛要求: 要求 5 - 8 个簇,目前项目仅用了 n_clusters = 2。

调整策略:将 n_clusters 进行优化调整,让其等于 5-8 之间,进行优化。

  1. 结果导出
python 复制代码
video_data[["video_id", "product_name"]].to_csv("submit/submit_videos.csv", index=False)
comments_data[导出列].to_csv("submit/submit_comments.csv", index=False)
!zip -r submit.zip submit/

三、 技术分析

  1. 分词 & 特征

jieba + TfidfVectorizer: 适配中英文及 emoji/特殊符号。

  1. 商品识别

SGDClassifier: 快速迭代、可在线学习。

  1. 意图分类

多个 SGDClassifier: 训练速度快,支持稀疏特征。

  1. 聚类

KMeans: 易解释、效率高。

  1. 主题词抽取

中心向量前 N 词: 简单直观。

四、Baseline 局限 & 提升方向

  1. 文本预处理缺失:大小写、URL、表情、停用词均未处理。

  2. 模型简单:全部采用线性/常规模型,难以捕捉深层语义。

  3. 聚类数量不合规:固定 2 簇,势必影响 100 分聚类子任务。

  4. 未利用多语言特性:数据包含中/英/日/韩等多语,分词器不统一。

  5. 评价指标未在本地计算:无法提前验证得分。

五、学习收获

  1. 端到端管线思维:一个 Notebook 覆盖读取→标注数据利用→预测→聚类→提交文件的完整链路,是参赛 Baseline 的典型范式。

  2. 快速原型:Scikit-learn + jieba 几行代码即可跑通 baseline,利于早期验证。

  3. 实验可重复:全部步骤在 Notebook 内显式记录,方便 debug / 复现。

  4. 评测视角:先满足格式与流程正确,再逐步优化指标 ------ 典型竞赛节奏。

  5. 改进空间评估:通过阅读代码可迅速定位性能瓶颈,为后续升级指明方向。

相关推荐
用户5191495848452 分钟前
1989年的模糊测试技术如何在2018年仍发现Linux漏洞
人工智能·aigc
人类发明了工具3 分钟前
【深度学习-基础知识】单机多卡和多机多卡训练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用户51914958484513 分钟前
检索增强生成(RAG)入门指南:构建知识库与LLM协同系统
人工智能·aigc
星期天要睡觉18 分钟前
机器学习——CountVectorizer将文本集合转换为 基于词频的特征矩阵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矩阵
lxmyzzs20 分钟前
【图像算法 - 14】精准识别路面墙体裂缝:基于YOLO12与OpenCV的实例分割智能检测实战(附完整代码)
人工智能·opencv·算法·计算机视觉·裂缝检测·yolo12
什么都想学的阿超29 分钟前
【大语言模型 01】注意力机制数学推导:从零实现Self-Attention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丑小鸭是白天鹅36 分钟前
嵌入式C语言学习笔记之枚举、联合体
c语言·笔记·学习
楼田莉子2 小时前
C++算法题目分享:二叉搜索树相关的习题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leetcode·面试
十一10242 小时前
FX10/20 (CYUSB401X)开发笔记5 固件架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