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编程将会是什么样子?从面向对象转为面向业务数据!!

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编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多数语言仍然遵循冯·诺依曼范式:编写顺序指令并修改内存中的数据。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ini 复制代码
total = 0
for number in range(1, 6):
    total += number
print(total)  # Outputs: 15

是不是很简单,很熟悉?但有一个问题。现代计算机的速度不再像以前那么快了。相反,它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核心,而我们传统的编程模型并不擅长高效地处理多核。

多核挑战

我们尝试使用并发编程工具。以 Go 的 goroutines 为例:

go 复制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numbers := []int{1, 2, 3, 4, 5}

    for _, n := range numbers {
        wg.Add(1)
        go func(x int) {
            defer wg.Done()
            fmt.Printf("Processing %d\n", x)
        }(n)
    }

    wg.Wait()
    fmt.Println("All done!")
}

这些解决方案确实有效,但它们也带来了诸如竞争条件、死锁和复杂的状态管理等问题。我们构建的范式并非为并行执行而设计,而且控制流语言本身就难以可视化。

新的解题思路:数据流编程

如果我们能用不同的方式编写程序会怎么样?想象一下,把你的程序描述成一个由独立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之间相互传递数据------没有共享状态,只有数据在系统中流动:

  • 默认情况下,所有内容并行运行
  • 数据不可变,可防止竞争条件
  • 程序结构反映数据流
  • 跨多核自然扩展

进入 Nevalang

Nevalang正是这样做的。它是一门围绕数据流构建的现代语言,它将程序视为消息传递图,而不是指令序列:

arduino 复制代码
import { fmt }

def Main(start any) (stop any) {
    for_print For{Print}
    wait Wait
    ---
    :start -> 1..5 -> for_print -> wait -> :stop
}

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Main接收start信号和发送stop信号的组件。它有两个节点:(for_print一个For包含Print的节点)和wait。启动时,它会创建一个包含 1-5 的数字流,通过 打印每个数字for_print,等待完成,然后发送stop信号。

可视化:

Nevalang 代表了编程的根本转变,它采用了一种自然适合并行性和可视化的范式,而不是对抗传统的编程限制。

在 GitHub 上试用 Nevalang

编程的未来或许与过去截然不同。随着硬件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编程模型也需要随之演进。Nevalang 为我们展现了这种未来令人兴奋的可能性。

提示:Nevalang 目前处于开发阶段,尚未达到生产环境要求。他们正在寻找贡献者和早期采用者。感兴趣的小伙伴,快去加入吧!


这是一个由一小群爱好者维护的雄心勃勃的项目。您的加入将体现您的兴趣,并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相关推荐
柊二三36 分钟前
XML的简略知识点
xml·数据库·oracle
每天敲200行代码3 小时前
MySQL 事务管理
数据库·mysql·事务
你的人类朋友3 小时前
❤️‍🔥微服务的拆分策略
后端·微服务·架构
巴里巴气3 小时前
MongoDB索引及其原理
数据库·mongodb
程序员勋勋13 小时前
Redis的String数据类型底层实现
数据库·redis·缓存
不修×蝙蝠4 小时前
MySQL 全详解:从入门到精通的实战指南
数据库·mysql·索引·最左前缀
我的ID配享太庙呀5 小时前
Django 科普介绍:从入门到了解其核心魅力
数据库·后端·python·mysql·django·sqlite
gs801406 小时前
Keepalived + HAProxy 实现高可用架构详解
架构
不辉放弃6 小时前
kafka的消费者负载均衡机制
数据库·分布式·kafka·负载均衡
拉姆哥的小屋6 小时前
用 Flask 打造宠物店线上平台:从 0 到 1 的全栈开发实践
数据库·oracle·fl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