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关键的技术细节,两者关系密切,但层面不同:
"非参数化"大语言模型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或类别 ,而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实现这一概念最主流、最具体的一种技术框架。
您可以这样理解:
- 非参数化模型 (Non-parametric Model) :这是"什么"。它描述的是一类模型的设计哲学,即知识不完全存储在模型的固定参数中,而是动态地从外部知识源获取。这是一个目标或一种模型分类。
- 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这是"如何"。它描述的是一个具体的、包含"检索-增强-生成"三个步骤的技术流程,是用来构建非参数化模型的最成功和最常用的方法。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表格:
特性 | "非参数化"大语言模型 | 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
---|---|---|
层级 | 概念 / 类别 | 技术 / 框架 |
核心思想 | 将知识存储与语言处理能力(推理)分离,让知识可以动态更新。 | 通过一个"检索器"从知识库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连同原始问题一起打包,交给一个"生成器"来产出最终答案。 |
组成部分 | 理论上包含:一个语言处理模块和一个外部、可访问的知识库。 | 具体实现上包含:一个检索器 (Retriever) (如向量数据库)和一个生成器 (Generator)(如GPT、Llama等大语言模型)。 |
关系 | "非参数化"是目标。我们可以问:"如何构建一个非参数化模型?" | RAG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常见、最有效的答案。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架构。 |
一个形象的比喻:
- "非参数化"模型 就像是"开卷考试"这个概念。它定义了一种考试形式:允许考生在考试时查阅外部资料。
- RAG 就像是"开卷考试"的具体流程 :
- 检索 (Retrieve):看到题目后,迅速在书本(知识库)中找到相关的章节和公式。
- 增强 (Augment):将找到的资料和题目一起放在你的草稿纸上。
- 生成 (Generate):根据草稿纸上的题目和资料,组织语言,写出最终的答案。
结论
所以,RAG并不是"非参数化"模型的替代品或竞争者。RAG是实现"非参数化"模型理念的一种强大而具体的技术手段。
在当今的实际应用中,当人们提到一个系统是"非参数化"的时候,他们几乎总是在指这个系统在底层使用了RAG或类似RAG的架构。这两个词在实践中常常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