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是描述地球表面位置的两大类空间参考系统,它们在原理、结构和应用上存在根本区别。以下是详细的分类说明:
一、地理坐标系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GCS)
本质 :用三维球面 描述地球表面位置,以经纬度 为坐标单位。
核心要素:
- 椭球体模型 (Spheroid/Ellipsoid)
- 定义地球的近似形状(如WGS84椭球体、CGCS2000椭球体)。
- 大地基准面 (Datum)
- 将椭球体与真实地球对齐(包含椭球体参数 + 原点偏移量)。
- 例如:
WGS84
(全球通用)、CGCS2000
(中国)、NAD83
(北美)。
分类示例:
名称 | 基准面 | 椭球体 | 适用范围 |
---|---|---|---|
WGS84 | WGS84 | WGS84椭球体 | GPS全球定位 |
CGCS2000 | CGCS2000 | CGCS2000椭球体 | 中国国家坐标系 |
NAD83 | NAD83 | GRS80椭球体 | 北美地区 |
Beijing 1954 | Krasovsky 1940 | Krasovsky椭球体 | 中国历史数据 |
特点:
- 坐标单位:角度(度、分、秒)。
- 无投影,直接基于椭球体表面。
- 计算距离需用测地线距离(大圆距离)。
二、平面坐标系 (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PCS)
本质 :通过地图投影 将地球表面展平为二维平面 ,以长度单位 (米、英尺)描述位置。
核心要素:
- 地理坐标系(作为投影基础)。
- 投影方法(数学变换规则)。
- 线性单位(如米、英尺)。
常见投影类型分类:
投影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典型坐标系 |
---|---|---|---|
等角投影 | 保持局部形状不变 | 导航、大比例尺地图 | UTM, Mercator |
等距投影 | 保持特定方向距离准确 | 距离测量 | Equirectangular |
等积投影 | 保持面积不变 | 统计、土地利用规划 | Albers, Lambert Azimuthal |
方位投影 | 保持从中心点到各点的方向/距离 | 极地地图 | Azimuthal Equidistant |
具体坐标系示例:
名称 | 投影方式 | 基础地理坐标系 | 适用范围 |
---|---|---|---|
UTM | 横轴墨卡托 | WGS84 | 全球分带(6°经度带) |
高斯-克吕格 | 横轴墨卡托(变形小) | CGCS2000 | 中国(3°或6°分带) |
Web Mercator | 球面墨卡托 | WGS84 | 互联网地图(如Google Maps) |
State Plane | 多种(Lambert/Albers) | NAD83 | 美国各州 |
Albers Equal Area | 阿尔伯斯等积圆锥 | CGCS2000 | 中国全国范围面积统计 |
特点:
- 坐标单位:长度(米、英尺)。
- 在投影有效范围内可用直线距离近似计算。
- 大范围使用时需注意投影变形(距离、面积、形状的失真)。
三、关键对比总结
特征 | 地理坐标系 (GCS) | 平面坐标系 (PCS) |
---|---|---|
空间维度 | 三维球面 | 二维平面 |
坐标单位 | 角度 (°) | 长度 (m, ft) |
距离计算 | 测地线距离(复杂公式) | 直线距离(小范围内有效) |
投影变形 | 无 | 必然存在(需选合适投影控制变形) |
典型用途 | 全球定位、原始数据存储 | 地图制图、工程测量、空间分析 |
示例 | EPSG:4326 (WGS84) |
EPSG:32650 (UTM Zone 50N) |
四、注意事项
- 动态基准面 :
- 现代基准面(如WGS84、CGCS2000)会随时间修正(因地球板块运动)。
- 坐标转换 :
- GCS与PCS之间需通过投影公式转换(如从WGS84经纬度转UTM坐标)。
- 中国特殊要求 :
- 中国法定坐标系为 CGCS2000(平面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分带投影)。
- GIS软件操作 :
- 空间分析前需统一坐标系(避免混合GCS和PCS导致错误)。
简单总结:
- 地理坐标系 = 经纬度 + 椭球体模型 → 用于全球定位。
- 平面坐标系 = 投影变换 + 长度单位 → 用于地图与测量 。
选择时需根据数据范围 (局部/全球)和应用目标(导航/制图/统计)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