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门合皆有度——从寄存器结构解读 Setup 与 Hold 的秘密

1、基本概念

  • 建立时间(setup time): 在时钟采样沿之前,数据必须提前到达的最短时间。
  • 保持时间(hold time) : 在时钟采样沿之后,数据必须保持稳定不变的最短时间。

可以总结为:时钟到来之前,数据需要提前准备好;时钟到来之后,数据还要稳定一段时间

那么EDA工具是如何知道标准单元中每个 flip-flop 的建立保持时间要求呢?

答案是通过工艺库中包含的timing library库(比如后端工具innovus设计导入阶段加入的 .lib文件)

2、寄存器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为什么会有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要求?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D触发器内部的数字电路结构,如下:

触发器电路包含一个主锁存器和一个从锁存器。每个锁存器由两个传输门(Transmission gates, TG)和三个反相器构成。其中,CKN为CLK信号本身,CKI为CLK的反相。

为了方便介绍,我们将传输门标号如下:

  • 当CLK=0时

    • TG1和TG4导通,TG2和TG3关断(电路图简化为下图):主锁存器为传输状态,新数据从D → Z;而从锁存器为锁存状态,Q不变
  • 当CLK=1时

    • TG1和TG4关断,TG2和TG3导通(电路图简化为下图)。从锁存器为传输状态,数据从Z → Q; 而主锁存器为锁存状态,Z不变。(此时外部D为隔离状态)
  • 总结起来就是,在CLK的低电平阶段,新数据将在主锁存器中建立。一旦CLK变为高电平,数据将通过从锁存器传递到 output。

3、为什么需要建立/保持时间?

建立时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的是:新数据(来自 D)必须在CLK=1之前到达Z,以便数据可以正确地锁存到主锁存器中。而到达内部节点Z需要时间(经过TG1和两个反相器,他们都有delay)。如果这个时间不足,在CLK上升沿到来之后,Z点可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既非0也非1),从而导致亚稳态。

保持时间

然而,物理世界不存在理想的器件,TG1在CLK=1后不会立即关断(需要时间)。因此在CLK=1之后,传输门完全关闭之前,不得更改数据,否则数据可能"溜进"主锁存器,与原有数据Z发生冲突,导致亚稳态

代码与文字齐飞,逻辑共创意一色 !若我的文章让你会心一笑,点个赞我们一起笑谈"IC人生"!

相关推荐
没有bug.的程序员1 天前
服务治理与 API 网关:微服务流量管理的艺术
java·分布式·微服务·架构·wpf
Guheyunyi1 天前
风险感知中枢:监测预警系统的架构与核心
大数据·运维·安全·重构·架构·自动化
东城绝神1 天前
《Linux运维总结:基于X86_64+ARM64架构CPU使用docker-compose一键离线部署consul 1.21.5容器版集群》
linux·运维·docker·架构·consul
shinelord明1 天前
【大数据技术实战】Kafka 认证机制全解析
大数据·数据结构·分布式·架构·kafka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1 天前
[创业之路-702]:“第三次”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范式跃迁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嵌入式硬件·架构·嵌入式·gpu
粘豆煮包1 天前
系统设计 System Design -4-2-系统设计问题-设计类似 TinyURL 的 URL 缩短服务 (改进版)
设计模式·架构
落言1 天前
AI 时代的工程师:懂,却非懂的时代
前端·程序员·架构
笨手笨脚の1 天前
微服务核心
微服务·架构·服务发现·康威法则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1 天前
[嵌入式系统-136]:主流AIOT智能体软件技术栈
嵌入式硬件·架构·嵌入式·cpu·gpu
JanelSirry1 天前
微服务是不是一定要容器化(如 Docker)?我该怎么选
docker·微服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