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在将包含mysql的项目打包成镜像的时候,感觉mysql的镜像是真的大,拉取下来要很久。
【因为本人的服务器配置比较拉胯,所以在windows上拉还可以,但是在服务器拉就很难受了】
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换成sqlite,我的印象中对sqlite的印象就是它占用内存小。
既然占用内存小,那是不是在其他的某些方面做了妥协呢?
今天主要就来讲讲这个。
sqlite初印象
- 就像是使用
.txt文本文件
那样直接和项目住在一起。【说高级一些叫嵌入式-集成在应用程序中
】,而不是mysql那样单独起一个服务。 - 跨平台(win/mac/linux)
- 【轻量级】,整个库体积小、资源占用很少!往往只有几百KB。可以说这一点是它最大的优势。
- 备份很方便:复制粘贴就是备份了。
补充: 一般什么时候会用到sqlite?
答:
在需要快速开发出一个简单的、能用的功能【也叫做
Minimum Viable Product
,缩写是MVP
------最小可用功能
】、再去慢慢优化的场景下就比较合适了。 我可以用sqlite
去存数据,express
快速写一些测试接口,再配合xxx.http文件+vscode中的【REST Client】插件进行飞速的接口调试
。上面的操作就叫原型开发 ,原型开发好之后我可以再去按照业务的实际情况去替换
sqlite
为更合适的数据库,也可以将express
换成更加适合企业的nest
等等等等操作。
轻量化的代价是什么?
纳塔的基尼齐曾经说过:万物皆有代价。
那么sqlite这些优点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
不适合高并发,多人同时【写】会出问题【就这一点就决定了生产环境的大部分业务不会用它,所以它的缺点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
读写文件操作频繁会发生卡顿(因为中间没有服务器层做调节,而是直接进行文件操作)
-
只能本地访问,不能像mysql那样,输入一个ip,一个用户名密码就可以全世界访问。
总结
最后来总结一下什么时候用sqlite,什么时候不该用sqlite。
当需要进行原型开发、或者服务器巨卡无比,服务器资源很少了的时候,且没有啥高并发的情况下(当然,服务器巨卡+没服务器资源也别想高并发了)就可以考虑sqlite。
当应用需要支持高并发的时候,直接pass sq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