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远程工作是不是特别爽?不用打卡、不用挤地铁,还能随时摸鱼?"
确实,很爽。但更准确地说,是 "自由" 。
自由意味着:
✅ 时间自主 ------不用打卡,工作节奏自己掌控,白天补觉or带娃出游都没问题
✅ 地点自由 ------不用挤地铁,客厅、咖啡店、甚至旅途中都能办公
✅ 结果导向 ------老板只看交付,不问过程,没有无意义的加班和PUA
✅ 边界清晰------非工作时间绝不被打扰(除非真·紧急)
当然,硬币的另一面是:
❌ 社交减少 ------日常交流基本靠家人,偶尔会怀念办公室的八卦闲聊
❌ 自律挑战------没人监督,拖延症患者可能翻车
但当我被问"还想回广州上班吗?"时,我的回答永远是: "绝不!"
因为这两年,我才真正感受到------工作,原来可以不必吞噬生活。
我是如何走上远程这条"不归路"的?
两年前,我努力挤进广州的某厂,但依然改变不了我是"螺丝钉"的事实。
在裁员潮的阴影下,所有人都在用夸张的OKR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哪怕这些工作毫无意义。日复一日的无效加班、突如其来的PUA,让我逐渐麻木。
所以,当HR递来裁员通知时,我甚至松了一口气。
"是时候换种活法了。"
第一步:寻找新方向
- 拒绝降薪50%回更卷的环境
- 受海外远程工作的同行启发,决定尝试
第二步:突破语言关
- 苦练半年英语(收效有限,缺实战环境)
- 转战中外合作项目,边干边学
第三步:寒冬中的求职
2022年的招聘市场,冷得像西伯利亚的冬天。
在各大平台刷了无数个"已读不回"后,我干脆写了个爬虫飞机bot,自动抓取全球远程岗位,并推送到我邮箱。
没想到,这个"懒人工具"反而成了突破口------两周后,我开始收到面试邀请。
惊喜的是:
- 远程面试更关注实际项目经验
- 很少考八股文/算法题(谢天谢地!)
最终,我选择了一家结果导向、尊重员工边界的公司,开启了我的远程生涯。
给想尝试远程的朋友一些建议
- 自律是关键------没人盯着,效率可能不降反升(也可能彻底摆烂)
- 主动社交------线上社群、行业活动能缓解孤独感
- 工具很重要------比如我的求职爬虫飞机bot(需要可评论或者私😉)
最后想说:
职场不该只有"苟住"和"卷死"两条路。
至少对我来说,远程工作不是逃避,而是另一种生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