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说为你好,后脚就把你“出卖”!“沉浸式翻译”上演史诗级“神操作”

近期,广受好评的浏览器翻译插件"沉浸式翻译"(Immersive Translate)因重大安全漏洞被推上风口浪尖。插件的网页快照功能导致用户敏感信息大规模泄露至公开网络,而此前一项限制第三方API的争议性决策,更让其深陷技术与信任双重危机

一、事件核心:网页快照功能引发的安全灾难

"沉浸式翻译"安全事件的导火索,源于其网页快照功能的致命设计缺陷。

1. 技术漏洞暴露 根据技术社区反馈及B站等网站用户反馈,"沉浸式翻译"的网页快照功能允许用户生成并分享网页内容的HTML文件。这些文件被上传至腾讯云对象存储(COS),但存储服务器被设置为公开访问,且未实施任何身份验证或权限控制。这意味着,任何知晓链接的人均可直接访问文件。更严重的是,这些链接可能被搜索引擎爬虫索引,导致数据彻底暴露。

2. 泄露数据触目惊心泄露内容涵盖广泛且敏感,包括:

  • 个人隐私:身份证号码、住址、个人简历等。
  • 商业机密:合同、财务报表、项目方案。
  • 知识产权:学术论文、研究报告。
  • 高风险信息:加密货币助记词、API密钥等。
null

二、导火索:限制第三方API引发的社区反弹

安全漏洞曝光前,"沉浸式翻译"已因一项商业化决策引发社区强烈不满,为危机埋下伏笔。

1. 争议决策开发团队曾宣布计划禁止用户使用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翻译API,理由是"保障数据安全"。然而,该插件的开放性------允许用户自由接入API------是其核心吸引力之一。此举被社区解读为商业化驱动,意在通过限制用户选择推高官方API使用率,引发广泛抵制。

2. 讽刺性反差限制API的理由是"保护隐私",却与随后曝光的大规模数据泄露形成强烈反差。社区对开发团队的信任因此受到重创,部分用户直指其"言行不一"。

三、官方应对:道歉难挽信任

面对舆论风暴,开发团队迅速采取危机公关措施,但效果有限。

null

1. 官方回应团队发布道歉声明,承认API限制决策错误,归因于"增长压力下的焦虑",并承诺撤销相关计划,永久保持插件开放性。然而,声明被指避重就轻:

  • • 将API限制公告淡化为"调查问卷",被批混淆视听。
  • • 对数据泄露事件的技术原因及补救措施着墨不足,未能直面核心问题。

2. 早期预警被忽视据V2EX等技术论坛信息,早在事件爆发前,已有开发者警告插件在数据处理上的不规范行为,如未经授权上传API密钥至自有服务器。这些信号未引起足够重视,直至漏洞全面暴露。

相关连接

文章首发地址

相关推荐
NocoBase1 分钟前
6 个替代飞书多维表格的开源无代码数据库工具
数据库·开源·数据可视化
北极的树17 分钟前
GPT 5祛魅时刻:当OpenAI陷入内卷,谷歌已在布局下一个十年
人工智能
大模型真好玩39 分钟前
深入浅出LangChain AI Agent智能体开发教程(七)—LangChain多智能体浏览器自动化
人工智能·python·mcp
机器之心1 小时前
40年后,Dijkstra算法极限再被突破,清华段然团队更快最短路径算法摘STOC最佳论文
人工智能·openai
Goboy1 小时前
用Trae秒杀FastJSON科学计数法Bug,从周末加班到5分钟解决
人工智能·ai编程·trae
深度学习机器1 小时前
Deep Research的架构演进:从Multi Agent到Supervisor-Researcher模式的技术实践
人工智能·llm·agent
技术老金2 小时前
我为什么又开始手写Agent框架了?从CrewAI和LangGraph的局限谈起
人工智能·python
深藏blue472 小时前
在 GPT‑5 时代怎样切回 GPT‑4o
人工智能
玄明Hanko2 小时前
DeepSeek是不是名不副实?
人工智能·deepseek
用户5191495848452 小时前
利用"Cookie三明治"技术窃取HttpOnly Cookie
人工智能·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