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MLAG 和堆叠的区别

华为 MLAG 和堆叠的区别可以通过以下对比图及相关说明来呈现:

拓扑结构对比

  • 堆叠:将多台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在一起,使多台设备在逻辑上变成一台交换设备,所有设备相当于一台设备,登录设备组中任意一台设备均相当登录主设备。
  • MLAG:将两台独立的交换机通过标准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LACP) 连接起来,这两台交换机并不共享控制平面,而是通过 M-LAG 控制通道进行状态同步,各设备仍有独立的管理网口。

关键特性对比

对比维度 堆叠 M-LAG
可靠性 一般,控制面集中,可能导致故障在成员设备上扩散 高,控制面独立,故障域隔离
配置复杂度 简单,逻辑上是一台设备,多台设备同时配置 一般,两台设备均需独立配置
成本 一般,需要部署堆叠线缆 一般,需要部署 Peer-link 连线
性能 一般,Master 控制面要控制所有堆叠成员的转发面,CPU 载荷加重 高,成员交换机独立转发,CPU 载荷保持不变
升级复杂度 高,通过堆叠快速升级可以降低业务中断时间,但升级操作时间变长,升级风险变高 低,通过 reboot 升级,操作简单,风险低
升级中断时间 相对较长,通过堆叠快速升级,典型配置组网下,业务中断时间在 20 秒 - 1 分钟左右,与业务量强相关 短,流量秒级中断
网络设计 相对简单,逻辑上单节点设计 相对复杂,逻辑上双节点设计
虚拟系统 IP 有统一的 IP 地址,堆叠生效后各成员自己的 IP 地址失效 设备组成员有各自的 IP 地址,没有统一的 IP 地址
虚拟系统 MAC 有统一的 MAC 地址,堆叠生效后各成员自己的 MAC 地址失效 设备组成员有各自的 MAC 地址,没有统一的 MAC 地址
相关推荐
bobz9652 分钟前
小而精的 HRM 模型
后端
crossoverJie31 分钟前
在多语言的分布式系统中如何传递 Trace 信息
分布式·后端·开源
用户8485081469036 分钟前
SurrealDB 快速上手教程
数据库·后端
用户6147493427741 小时前
JeecgBoot 项目理解与使用心得
后端
ZIQ1 小时前
单机线程池任务防丢设计与实现思路
后端
MaxHua1 小时前
我用 Java 飞算 AI 快速开发了一个音频转文字工具
后端
欧阳码农1 小时前
langgraph开发Deep Research智能体-项目搭建
前端·后端·langchain
BigYe程普1 小时前
出海技术栈集成教程(二):Supabase 登录与数据库配置
前端·后端·全栈
臻实2 小时前
Win10系统Ruby+Devkit3.4.5-1安装
开发语言·后端·ruby
汪子熙2 小时前
使用 Python 解析 X.509 格式的公钥证书
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