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ient 是 Java 关键字,核心作用是排除成员变量参与"Java 原生序列化",但需结合使用场景理解其具体行为,并非对所有序列化场景都生效:
1. 核心作用:控制 Java 原生序列化
当类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开启 Java 原生序列化能力)时,transient 修饰的成员变量会被主动排除在序列化过程之外------即序列化时不写入该字段的值,反序列化后该字段会恢复为默认值(如 null、0、false)。
示例(原生序列化场景):
java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 会被序列化
private transient int age; // 被 transient 修饰,排除序列化
// 构造、getter/setter 省略
}
// 序列化时:age 字段的值不会写入字节流
// 反序列化后:age 字段会是默认值 0,而非序列化前的实际值
2. 关键特性:不影响第三方序列化框架
- transient 仅对 Java 原生序列化 生效,对 Jackson、FastJSON、Gson 等第三方 JSON 序列化框架(常用于 Spring MVC、接口数据传输)无默认控制力。
- 第三方框架默认是否序列化 transient 字段,由框架自身规则决定(如 Jackson 默认忽略 transient,但可通过注解覆盖);
- 若需让 transient 字段参与第三方序列化,需用框架专属注解(如 Jackson 的 @JsonProperty)显式声明。
3. 典型使用场景
-
存储临时/敏感数据:如用户密码、会话临时状态等------避免这些数据随对象序列化(如存入文件、Redis)而泄露或无效存储;
-
依赖运行时环境的数据:如 Thread 对象、IO 流对象(序列化后反序列化到其他环境会失效),用 transient 排除可避免序列化报错。
总结
transient 的核心是为 Java 原生序列化"过滤字段",本质是告诉 JVM:"这个字段不需要被持久化/传输"。但需注意其局限性------仅作用于原生序列化,第三方框架的序列化行为需额外通过注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