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牌桶(Token Bucket)和漏桶(Leaky Bucket)是两种经典的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和速率限制(Rate Limiting)算法,用于控制网络或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它们的目标是平滑突发流量、防止资源过载,但实现方式和适用场景有所不同。
1. 令牌桶算法(Token Bucket)
核心思想
系统以固定速率向一个桶中放入令牌(Token),每个令牌代表一个发送数据的许可。当请求到达时,必须从桶中获取令牌才能被处理;若桶中无令牌,则请求被拒绝或等待。
关键参数
- 令牌生成速率(r):每秒向桶中添加的令牌数量(如 10 tokens/s)。
- 桶容量(c):桶中最多能存放的令牌数(如 100 tokens)。
工作流程
- 令牌添加 :系统按固定时间间隔(如每秒)向桶中添加
r
个令牌,直到桶满。 - 请求处理 :
- 若有令牌,则取走一个令牌并处理请求(如允许数据包通过)。
- 若无令牌,则拒绝或缓存请求(取决于实现)。
特点
- 允许突发流量:若桶中有足够令牌,可以一次性处理大量请求(突发流量)。
- 灵活性:适合需要短期突发但长期平均速率受限的场景(如API限流)。
示例
- 桶容量为 100,生成速率为 10 tokens/s。
- 若桶初始满,可以立即处理 100 个请求,之后每秒最多处理 10 个。
2. 漏桶算法(Leaky Bucket)
核心思想
请求像水一样流入桶中,桶以固定速率(漏出)处理请求。无论输入速率如何波动,输出速率恒定。
关键参数
- 漏出速率(r):桶每秒处理的请求数(如 10 requests/s)。
- 桶容量(c):桶中最多能缓存的请求数(如 100 requests)。
工作流程
- 请求到达:请求进入桶中,若桶未满则被缓存;若满则被丢弃(或拒绝)。
- 请求处理 :桶以固定速率
r
漏出请求(如每秒处理 10 个)。
特点
- 严格平滑流量:输出速率绝对恒定,即使输入有突发。
- 无突发支持:即使桶未满,也无法加速处理(与令牌桶的区别)。
示例
- 漏出速率为 10 requests/s,桶容量为 100。
- 即使瞬间收到 100 个请求,系统仍会按每秒 10 个匀速处理。
对比总结
特性 | 令牌桶 | 漏桶 |
---|---|---|
突发流量 | 支持(消耗桶中令牌) | 不支持(输出速率恒定) |
输出速率 | 平均速率可控,允许短期突发 | 绝对恒定 |
实现复杂度 | 需维护令牌生成逻辑 | 需队列缓存请求 |
典型场景 | API限流、网络流量整形(如TCP) | 流量平滑(如视频流控) |
选择建议
- 用令牌桶:需要允许短期突发(如API限流、网络拥塞控制)。
- 用漏桶:需严格避免突发(如音视频传输、固定速率队列)。
两种算法均可结合队列实现请求缓存,但令牌桶更灵活,漏桶更稳定。实际中,令牌桶应用更广泛(如Redis的RATE LIMITER
、Guava的RateLimi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