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Python,先把这“三板斧”练到炉火纯青!(零基础也能看懂)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刚学Python时,兴冲冲打开编辑器,打了几行代码,结果报错一片红;再到后面,看书、刷视频,学了不少命令,但一写就乱,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起来。 其实,编程就像盖房子,砖瓦要一块块垒起来。对Python新手来说,必须先打好"三大基本功"------顺序、选择、循环。这三板斧一旦练熟,其他的技能就能顺藤摸瓜地长出来。

今天我就用最白话的方式,带你把这三块地基踩实。不需要背诵复杂的定义,也不用怕看不懂数学符号,保证你能"秒懂+立刻上手"。


一、顺序结构 ------ "排队做事,先来后到"

编程世界里最基础的,就是顺序执行。就像你去奶茶店点单:点单→付款→等饮品→拿走,不会有人先喝到奶茶才付款。

顺序结构就是 从上到下,一条条执行,没有跳跃。Python 绝大多数代码都依赖这种顺序。

例如:

ini 复制代码
name = "小明"
age = 18
print(name)
print(age)

执行结果就是:

复制代码
小明
18

没什么花里胡哨,就是老老实实排队执行。 很多同学刚开始学,总想找捷径,结果绕来绕去,发现其实大多数代码写法就是按顺序排队。别小看这个"简单",它是所有逻辑的地基。


二、选择结构 ------ "路口拐弯,选一条走下去"

生活里很多场景都需要做选择:

  • 今天中午吃什么?汉堡还是盖饭?
  • 这条路堵车了,要不要绕行?
  • 发工资了,是买基金还是直接存银行?

程序也是一样,它要根据不同的条件,走不同的路。这就用到了 选择结构(if语句)

1. if-else:二选一的经典场景

bash 复制代码
name = 'choose'

if name == 'choose':
    print("条件成立")
else:
    print("条件不成立")

这里判断 name 是否等于 'choose',如果是,就执行上面的分支,否则执行下面的分支。 记住:Python里冒号":" 和缩进非常重要,千万别乱缩,不然直接报错。


2. if-elif-else:多岔路口该怎么走?

比如,你要根据学号来判断学生:

bash 复制代码
userId = 43

if userId == 10:
    print("这是10号学生")
elif userId == 22:
    print("这是22号学生")
elif userId == 18:
    print("这是18号学生")
else:
    print("学生ID为:", userId)

当条件一个个往下判定,直到遇到满足的,就会执行那一条。没一个满足,最后就走 else。是不是和"公交站一个个报站名,等你下车"挺像?


3. 三元操作符:一句话就能做判断

写代码久了,大家都追求"优雅"。Python很贴心,提供了三元操作符,让你一句话搞定:

ini 复制代码
result = x if x < y else y

意思是:如果 x < y,结果就是 x;否则结果就是 y。 既省事,又简洁,强烈推荐多用。


三、循环结构 ------ "事情重复做,直到不需要为止"

有些任务要重复做,比如:

  • 每天早起闹钟响 → 你点"再睡五分钟";
  • 统计成绩时,要一个一个把名单里的学生成绩录入;
  • 打印1到100的数字,不可能手写100行代码吧?

这时候就要靠 循环结构 出场了。

Python有两种常见循环:whilefor


1. while循环 ------ "条件满足就一直干"

scss 复制代码
count = 0
while(count <= 10):
    print("现在计数为:", count)
    count += 1

只要条件还满足,就一直循环执行。 如果你写成 while True:,那就是无限循环,程序会一直跑下去,除非你手动打断(比如 break)。

来看个例子,结合 break 终止循环:

scss 复制代码
count = 0
while(count <= 10):
    print("现在计数为:", count)
    count += 1
    if(count > 5):
        break

这里数到5就主动跳出了。否则它会一直数到10。


2. for循环 ------ "挨个走一遍"

css 复制代码
list = ['python','java','c','c++']
for book in list:
    print("当前书籍为:", book)

for 就像在清单上一个个打勾,直到都扫完。 如果想跳过某些不想执行的,可以用 continue

ini 复制代码
list = ['python','java','c','c++']
count = 0
for book in list:
    count += 1
    if count == 3:
        continue
    print("当前书籍为:", book)

结果会跳过第三项,只打印剩下的。


3. 循环嵌套 ------ "套娃逻辑"

你可能遇到"外层循环x,内层循环y"的场景,比如九九加法:

scss 复制代码
for x in range(1, 10):
    for y in range(0, x):
        result = x + y
        print(result)

这就像两层齿轮,外层每转一格,内层要转一圈。


四、迭代器 ------ "更高级的循环工具"

Python不光能用 while 和 for,还给了我们更专业的工具:迭代器。 简单理解:迭代器就是一个"能记住位置的循环器"。

它的优点:

  • 适合处理超大数据集,不用一次性加载完;
  • 能统一遍历不同的数据结构(列表、集合、字符串...)。

比如判断某个对象是不是可迭代的:

scss 复制代码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result = isinstance([], Iterable)
print(result)

result = isinstance((), Iterable)
print(result)

result = isinstance('python', Iterable)
print(result)

result = isinstance(213, Iterable)
print(result)

结果是:

python 复制代码
True
True
True
False

同理,迭代器对象(Iterator)还可以配合 next() 来一个个取值,直到没东西了自动抛出 StopIteration


写在最后:打基础比什么都重要

很多新手学Python时,总想一口气"学完所有",结果学到一半被各种名词吓跑。 但你要明白,任何编程语言都离不开这三大核心:顺序、选择、循环。只要这三板斧练到炉火纯青,后面不管是函数、类,还是爬虫、数据分析、AI,都能轻松接得住。

所以,不要急,先让自己把今天学的内容多敲几遍,多试几遍,你会发现编程没想象中难。 等到哪天你能随手写出判断+循环的代码时,你会惊喜地发现: ------Python,原来这么丝滑!


👉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在看"和"转发",让更多和你一样在起跑线上的小伙伴不再被代码吓到!

相关推荐
CF14年老兵5 分钟前
「Vue 3 + View Transition 实现炫酷圆形缩放换肤动画」
前端·css·trae
站大爷IP10 分钟前
Python中None与NoneType的真相:从单例对象到类型系统的深度解析
python
秋难降11 分钟前
LRU缓存算法(最近最少使用算法)——工业界缓存淘汰策略的 “默认选择”
数据结构·python·算法
小璞20 分钟前
05_CursorRules_代码审查篇_Rule_code-review
前端
站大爷IP21 分钟前
Python新手踩坑实录:这些错误你可能正在犯
python
前端小书童22 分钟前
前端开发中的css:「ink → Bootstrap → 预处理器 → Tailwind → UnoCSS」
前端·css
萌萌哒草头将军23 分钟前
有了它 ,我彻底告别了 try-finally 🔥🔥🔥
前端·javascript·vue.js
冬至z24 分钟前
Vue 2 项目中快速集成 Jest 单元测试(超详细教程)
前端·单元测试
小璞24 分钟前
03_CursorRules_UI还原篇_Rule_ui-restoration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