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帮一个刚学Python的朋友看代码,发现他打印变量都是print("x坐标:", coordinates[0])
这样写。我随口说了句"你也可以用f-string啊",结果他反问我:"这两种写法有区别吗?不就是换个写法而已?"
哎,这问题问得真好!表面上都是把值打印出来,但底下确实有些门道。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这两种打印方式。(PS:对于初学者的话)
先看看俩兄弟长啥样
python
# 第一种传统写法
coordinates = (666, 888)
print("x坐标:", coordinates[0])
# 第二种f-string写法
print(f"x坐标:{coordinates[0]}")
运行起来,屏幕上都是显示x坐标:666;y坐标:888。看起来结果一模一样,那区别在哪呢?

底层干活的方式不一样
逗号分隔法就像是让两个工人分别干活:一个负责输出字符串"x坐标:",另一个负责输出coordinates[0]的值。print函数接收到多个参数后,会自动用空格把它们连接起来。
而f-string更像是一个小工厂,先在内部把字符串和变量值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字符串,然后再把这个成品交给print函数去输出。
性能那点事儿
理论上,f-string因为提前完成了字符串的拼接,性能会稍微好那么一丢丢。但在大多数日常场景下,这点差异根本感觉不出来,除非你要在循环里打印成千上万次。
代码风格与可读性
逗号分隔法的代码看起来更松散,适合打印多个不太相关的变量:
python
print("姓名:", name, "年龄:", age, "分数:", score)
而f-string让字符串更完整,更容易阅读:
python
print(f"{name}今年{age}岁,考试得了{score}分")
尤其是需要复杂格式化的时候,f-string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python
# 用f-string格式化数字和多行字符串
print(f"""
学生报告:
姓名:{name:>10}
年龄:{age:>10}
分数:{score:>8.2f}
""")
什么时候用哪种?
既然两种方法各有千秋,那什么时候该用谁呢?
用逗号分隔法当:
- 你只是随便打印调试一下,图个方便
- 需要打印多个不太相关的变量
- 还在用Python 3.5或更早版本(f-string是3.6才加入的)
用f-string当:
- 需要把变量嵌入到长字符串中
- 需要对输出进行格式化(比如控制小数位数、对齐方式)
- 希望代码更清晰易读
- 已经在用Python 3.6+
实际开发中的小技巧
我在实际项目中发现,打印调试信息时经常需要同时输出变量名和值。这时候可以用个小技巧:
python
# 打印变量名和值(需要Python 3.8+)
print(f"{variable=}") # 会自动输出"variable=值"
# 对于表达式也一样
print(f"{coordinates[0]=}") # coordinates[0]=666
这招在调试时特别管用,不用写一堆"变量名:"这样的字符串了。
总结一下
回到最初的问题:print("x坐标:", coordinates[0])
和print(f"x坐标:{coordinates[0]}")
有区别吗?
表面上看没区别,都是把值打印出来。
实际上有区别:f-string更灵活、功能更强、有时候性能稍好,而逗号分隔法写起来更简单随意。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临时打印调试,怎么方便怎么来;如果是正式代码,尤其是需要格式化的场景,尽量用f-string,代码会更清晰易维护。
不过最重要的是:保持项目中的风格一致!别一会儿用这种,一会儿用那种,让看代码的人眼花缭乱。
好了,关于Python打印的那点事儿就聊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这两种写法的区别,下次写代码时能更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