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 运行机制

当你写下 <div>{{ msg }}</div>,浏览器最终看到的却是一连串精确到像素的绘制指令。Vue 3 在这条链路里扮演了「翻译官 + 调度者」的双重角色:把声明式模板翻译成渲染函数,再把渲染函数翻译成真实 DOM,并在数据变化时以最小代价更新视图。

一、描述 UI

模板直观,虚拟 DOM 灵活。Vue 3 并不强迫二选一,而是提供一条双向通道:

  • 模板先经过编译器变成渲染函数;
  • 渲染函数执行后得到虚拟 DOM(JS 对象),再交给渲染器绘制成真实节点;
  • 在需要极致灵活性的场景,你可以直接手写渲染函数,绕过模板阶段。

示例:

html 复制代码
<h1 id="title" @click="handler">
  <span>hello</span>
</h1>

等价虚拟节点:

js 复制代码
{
  tag: 'h1',
  props: { id: 'title', onClick: handler },
  children: [{ tag: 'span', children: 'hello' }]
}

虚拟节点把「标签、属性、事件、层次」全部扁平化为可序列化对象,为后续 diff 和跨端渲染奠定数据结构。

二、编译器

编译器内部是一条三段流水线:

  1. 解析器把模板字符串解析为模板 AST;
  2. 转换器把模板 AST 变成 JavaScript AST,同时进行静态提升、事件缓存、PatchFlag 标记;
  3. 生成器把 JavaScript AST 打印为真正的渲染函数源码。

结果示例:

vue 复制代码
<template>
  <div>
    <h1 :id="someId">Hello</h1>
  </div>
</template>

生成:

js 复制代码
function render() {
  return h('div', [h('h1', { id: someId }, 'Hello')])
}

静态节点被提升为常量,动态节点被打上 PatchFlag,运行时 diff 只需关注真正会变化的部分。

三、渲染器

渲染器只做三件事:

  1. 创建元素:递归遍历虚拟节点,调用 document.createElement
  2. 安装属性与事件:识别以 on 开头的事件名,统一绑定;
  3. 处理子节点:字符串直接 createTextNode,数组递归渲染。

简化实现:

js 复制代码
function renderer(vnode, container) {
  if (typeof vnode.tag === 'string')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for (const key in vnode.props) {
      if (key.startsWith('on')) {
        el.addEventListener(key.slice(2).toLowerCase(), vnode.props[key])
      } else {
        el.setAttribute(key, vnode.props[key])
      }
    }
    if (typeof vnode.children === 'string') {
      el.textContent = vnode.children
    } else if (Array.isArray(vnode.children)) {
      vnode.children.forEach(child => renderer(child, el))
    }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

真实代码在此之上增加了 Block Tree 与 PatchFlag 优化,只对动态节点调用 DOM API,其余跳过。

四、组件本质

vnode.tag 是函数或对象时,渲染器识别为组件:

js 复制代码
const MyComponent = () => ({
  tag: 'button',
  props: { onClick: () => alert('hello') },
  children: 'click me'
})

渲染器会先执行该函数(或对象的 render 方法),拿到新的虚拟节点后再继续渲染。这一过程递归进行,形成「组件 → 虚拟节点 → 真实 DOM」的层级展开。

五、响应式系统

渲染函数执行时,会读取响应式数据(ref/reactive)。Vue 3 通过 Proxy 把每一次读取都记录为依赖,每一次写入都触发副作用:

  • 读取时:将当前渲染函数(effect)压入 WeakMap → Map → Set 的三级依赖图;
  • 写入时:从图中取出对应 effect,调度到微任务队列;
  • 队列 flush 时,重新执行渲染函数,得到新的虚拟节点,再进入 diff 流程。

这套机制保证:

  • 数据变化 → 最小化 DOM 更新;
  • 开发者无需手动调用 setState,也无需担心数组索引新增、对象属性删除等边界情况。

六、完整闭环

  1. 开发者写模板;
  2. 编译器产出渲染函数;
  3. 渲染函数首次执行 → 虚拟 DOM → 真实 DOM(首屏);
  4. 用户交互 → 响应式数据变更;
  5. 渲染函数再次执行 → 新虚拟 DOM;
  6. 渲染器 diff → 只更新变化节点,其余复用。

总结

Vue 3 的运行机制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用编译器把模板编译成可树摇的渲染函数,用 Proxy 追踪数据依赖,用渲染器把虚拟 DOM 映射到最小真实 DOM 更新。

相关推荐
Warren9810 分钟前
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安全读取账号密码等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后端·安全·面试·测试用例
XboxYan1 小时前
CSS 小技巧:如何将 img 转换成 background-image
前端·css
辉长六加11 小时前
nodejs和vue安装步骤记录
前端·javascript·vue.js·npm·node.js
coding随想1 小时前
掌控网页的灵魂!揭秘DOM事件中鼠标与滚轮的终极操控术
前端
Jerry2 小时前
Compose 基础知识测试
前端
changuncle2 小时前
Angular初学者入门第三课——工厂函数(精品)
前端·javascript·angular.js
ScottePerk3 小时前
前端安全之XSS和CSRF
前端·安全·xss
PineappleCoder3 小时前
Canvas 复杂交互步骤:从事件监听 to 重新绘制全流程
前端
s3xysteak3 小时前
我要成为vue高手01:上下文
前端·javascript·vue.js
复苏季风3 小时前
前端居中布局:从 "卡壳" 到 "精通" 的全方位指南
前端·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