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平台进化趋势:AI与低代码重塑企业应用构建引擎(下)

上一期,我们聊了平台形态的演进,也谈了我们理解中"企业级AI Coding平台"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得帆的演进过程。

平台的形态不是跳跃的,而是演化出来的

企业级平台的形态,从来不是跳跃的,而是演化出来的。真正能落地的能力,是从平台结构逐层生长出来的。

过去几年,关于AI平台、智能开发、Agent构建,概念层出不穷,热度很高。基于此,得帆总结了一个框架:平台构建能力的四阶段演进路径。这是我们从大量客户、产品实践和技术演进中抽象出的趋势判断。

01

第一阶段:传统aPaaS低代码平台

关键词:效率工具、IT主导、配置式交付

这类平台的目标非常明确------让开发更快,典型代表是流程系统、审批系统、数据录入系统。

使用用户大多是IT团队,使用方式是拖组件、建字段、设逻辑,配置完上线。整体架构清晰可控,但局限在"开发者效率工具"的范畴。

02 第二阶段:aPaaS+AI的辅助智能阶段

关键词:提升体验、辅助配置、语义感知

这类平台开始引入AI能力,比如智能模型构建、编排逻辑建议或补全、数据分析辅助等。

AI被嵌入到传统操作中,扮演"建议者"的角色,提升了搭建体验,但构建的主导权依然在使用者身上。平台的本质仍然是"人主导、AI协助"的工具组合。

03 第三阶段:AI aPaaS · AI参与构建主路径

关键词:语言驱动、结构生成、人机协同

这是一个明显的跳跃点。平台不仅支持配置,更支持"业务语言驱动构建"。

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输入系统需求,平台能够完成页面结构、字段逻辑、流程节点的搭建,构建体验从"点出来"变成"说出来"。

此时AI从协助者升级为"构建参与者";平台从工具,演化为"协同引擎"。得帆目前就在这一阶段做深度优化,并逐步向下一阶段靠近。

04 第四阶段:企业级AI Coding平台

关键词:构建系统、调度能力、内建治理

这是平台能力真正"平台化"的阶段。它不再只是搭建工具,而是一个支持组织构建系统能力的底座。我们认为它具备三个核心特征:

  • 能将业务语言转化为系统结构,并调度企业内部已有的能力组件(数据服务、流程模块、API等);
  • 构建过程具备智能规则引导、逻辑闭环判断、安全预警等"构建中即治理"的特性;
  • 支持以任务为单位构建系统能力链条,推动平台从"配置环境"变成"构建操作系统"。

在这个阶段,构建已经不只是"搭",而是"以目标驱动的系统能力组合过程"。

从AI aPaaS,到AI Coding平台,这是我们在走的路

接下来,我想讲清楚,得帆如何安排产品节奏,一步步落地未来平台能力。首先,得帆内部在组织战略和产品节奏上达成共识:平台的能力必须有结构、有节奏地生长出来。

01 第一阶段:AI aPaaS 基础版(2025年Q2)

我们首先完成了平台整体的AI能力底座升级。

围绕"AI原生平台"的基本要求,完成三方面核心建设:

  • 重构平台架构,支持并轨运行的GUI和CUI交互方式;
  • 在搭建流程中引入语言理解、智能推荐、交互式建议;
  • 初步落地约100+项AI搭建特性,覆盖辅助搭建、智能搭建、智能应用等多方面,涉及到平台内的大部分对象的AI融合。

这一阶段的目标不是"完成AI功能",而是为平台"打开AI能力的协作入口",目前这个版本已发布且部分客户正在应用中。

02 第二阶段:AI aPaaS高级版(2025年Q4)

在已有底座之上,我们将进入"能力融合与结构进化"的关键阶段。重点有三项:

  • 交互引擎:打造基于对话上下文的AI协同交互新范式,提升平台语言交互效率、体验;
  • 治理引擎:将数据规范、权限安全、规则自治等纳入构建流程中;
  • 配置引擎:提供面向开发者和能力运营者的AI Coding工具集,提升系统性构建能力。

这一阶段平台将进入"能力协同+规则承接"的系统提升期,构建方式不再仅靠"拖拉拽",而是走向"语言+能力协同"的复合模式,搭建端逐步实现Agentic初阶目标。

03 企业级AI Coding平台 · 基础版(预计2026年Q3)

这是我们推进路径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标志性能力包括:

  • 支持业务人员基于自然语言定义系统逻辑;
  • 引入企业"原子能力引擎",让数据、服务等核心能力成为可调度的构建资源;
  • 打通从目标表达、能力组合,到权限与治理设置的完整闭环。

这时的构建方式,不再是低代码的简化开发,而是组织内部构建能力的一次"结构提升"。

04 第四阶段:企业级AI Coding平台 · 高级版(预计2027年Q2)

这是我们设想的平台最终形态,是一个更具"平台生态特征"的能力操作系统。

它会具备:

  • 原子能力市场,支持团队间能力沉淀与共享;
  • 构建结果的结构可视、行为可控、策略可演进;
  • 系统能在运行中完成规则自适应、能力自升级,真正走向"可持续构建"。

总结一下:

得帆的路径是围绕平台主线能力,扎实铺设每一阶段的结构基础。从AI aPaaS,到企业级AI Coding平台,能力将越来越开放、组织将越来越参与、构建将越来越智能。

不是产品升级,而是构建范式的重塑

写到这里,回顾上篇起始的问题:"当构建方式发生变化,平台是否也应该随之重构?"

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习惯于一种非常稳定的企业系统构建方式:业务提需求,IT设计方案;再由开发者编码实现,测试部署;然后交由运维团队长期维护、迭代。

这种方式很成熟,也曾无比高效。但今天,越来越多的信号说明------它正逐渐难以适应当下的业务节奏与组织结构变化。

  • 系统的生命周期变短了,不再是"年久弥新",而是"用完即止";
  • 构建的提出者变多了,不只是IT和项目经理,而是每个知识工作者;
  • 系统的运行逻辑也变了,从"执行命令"走向"参与判断"。

在我们看来,背后的本质变化是:

系统不再是"被开发",而是"被组织构建"。平台作为连接需求与系统、连接人力与能力的核心承载体,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我们不再把平台视为"效率工具",而是看作组织能力的「业务原生操作系统」。

这个操作系统,应该具备三层能力变革:

01 构建逻辑的转变

从流程配置、字段建模,转向业务目标表达+平台能力组合。平台支持"说出来",也支持"搭出来",更支持"协同构建出来"。

02 交付逻辑的转变

从人主导部署交付,转向平台支撑构建闭环。权限、接口、规则、流程,构建即上线,上线即合规。

03 治理逻辑的转变

从事后控制,转向过程审计与规则内建。平台成为组织内控、风险识别、权限控制的守门人。

从aPaaS到AI Coding,这不是AI功能升级,而是一种范式重塑:

重塑构建流程的入口

重塑平台参与者的角色

重塑系统能力的组合方式

正如今年我们在上海中心的品牌战略发布会时所说的,我们愿意坚持DefineCoding.AI的长期产品方向,把这些战略变成逐步落地的产品能力,用构建方式的变化,推动组织能力的进化。

如你愿意与我们共建平台、共探构建逻辑,欢迎联系我们深度交流。期待我们一起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系统构建方式。

相关推荐
PetterHillWater2 小时前
阿里Qoder的Quest小试牛刀
后端·aigc
算家计算2 小时前
一句话生成爆款视频!GPT-5赋能Agent,视频创作进入智能体时代
人工智能·aigc·agent
bug菌2 小时前
还在为Java API文档熬夜加班?字节Trae让你躺着就能生成专业文档!
aigc·ai编程·trae
AI大模型3 小时前
30天快速入门AI大模型:从理论到实践的详细学习方案
程序员·llm·ai编程
慧星云4 小时前
魔多 AI 上线提现功能 :将你的收益安稳入袋!
人工智能·云计算·aigc
bug菌4 小时前
字节Trae替你摆平数据分析,助你释放双手!
aigc·ai编程·trae
安思派Anspire5 小时前
以正确方式构建AI Agents:Agentic AI的设计原则
aigc·openai·agent
用户5191495848455 小时前
蓝队网络安全:精通Bash中的Curl命令实战指南
人工智能·aigc
DigitalOcean5 小时前
从零开始:用Qwen3-Coder在H100上构建你的智能编程工作流
开源·ai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