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静态类型语言中变量是对象的标签,动态类型语言中变量是有类型的内存盒子
视频链接:3、Introduction to linked list_哔哩哔哩_bilibili
问题与思考
听他讲定义变量分配内存时突然有了一个疑惑和猜想。疑惑是python为什么叫做动态类型语言?猜想是因为python定义变量时分配的内存大小根据数据对象动态分配,所以叫做动态类型语言。
视频中讲的应该是静态类型语言的定义变量分配内存顺序。先定义整数变量int x
,然后内存管理器找到空闲的4个字节的内存空间分配给这个变量,然后我们才可以给变量x赋值。但python中不用定义变量,这代表内存管理器不是预先找一个空闲空间的数据对象被放进来。而是数据对象先进来,根据数据的类型来决定被分配空间的大小。
所以动态类型语言和静态类型语言的一个区别点是:决定存放数据对象的大小时,前者由拿到数据后感知到的数据类型决定,而后者由定义变量时指定的数据类型决定。
思考与总结
我一直在用python,但之前一直没分清动态类型语言和静态类型语言,今天看了这个视频突然想明白了二者的一个区别。
之前我的一个反思是:动态类型语言(例如python)中变量相当于一个"写了内存地址的标签"。这里更新一下,更新为"数据对象的标签"。与之相对的静态类型语言中的变量是"有类型约束的内存盒子"。前者可以贴到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盒子/数据对象上(动态的),而后者本身就是个盒子,这个盒子的大小和位置在定义变量时就固定好了(静态的)。
这里记录一下deepseek给到的更全面的总结,虽然我对里面的元数据开销和运行开销还不太理解,但先记录下。
特性 | Python变量(动态类型) | C变量(静态类型) |
---|---|---|
本质 | 对象的标签/引用 | 有类型的内存盒子 |
内存分配 | 运行时根据对象动态分配 | 编译时固定大小分配 |
类型绑定 | 运行时动态绑定 | 编译时静态绑定 |
类型可变 | 可以指向不同类型对象 | 永远固定类型 |
内存开销 | 每个对象有元数据开销 | 只有原始数据大小 |
性能 | 间接访问,有运行时开销 | 直接内存访问,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