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备考:常见路由协议及特点

一、按路由信息传递与计算算法分类

1. 距离矢量协议(Distance-Vector Protocol)

代表协议:RIP,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

核心特点:该类协议通过周期性向相邻路由器发送 "距离(跳数等度量值)+ 矢量(下一跳方向)" 形式的路由信息来学习路由,适用于小中型网络,实现简单、配置方便,由于跳数限制(最多15跳)和较慢的收敛速度,不适用大型复杂网络。

2. 链路状态协议(Link-State Protocol)

代表协议: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

核心特点:协议先发现并记录网络中所有链路(路由器接口及连接关系)的状态信息,然后通过LSA将这些信息同步给网络中所有其他路由器,路由收敛速度快、路径选择更优,适合中大型、拓扑复杂的网络。其中 OSPF 还细分为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OSPF 内部路由默认优先级(10)高于外部路由(150),优先级数值越小,路由越优先。

二、按工作范围分类

1.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定义:运行于一个"自治系统(AS,指由同一机构管理、使用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区域)内部,用于实现自治系统内不同网段间的路由信息交换与路径计算。

代表协议:RIP、OSPF、IS-IS。

核心特点:仅关注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不涉及不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传递,协议设计更侧重自治系统内的路由收敛速度、路径优化及资源占用平衡,能适配自治系统内多样化的网络规模与拓扑结构。

2.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定义:运行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用于在自治系统间传递路由信息,实现跨自治系统的通信。

代表协议:BGP(边界网关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EGP协议。

核心特点:不采用传统距离矢量或链路状态算法,而是使用路径矢量(Path Vector)算法------除了记录到达目的网段的下一跳,还会记录路由经过的所有自治系统路径,通过路径属性(如AS路径、本地优先级等)判断路由优劣,能有效避免跨自治系统的路由环路,同时支持灵活的路由策略控制,满足不同自治系统间复杂的路由需求,是互联网中实现跨域通信的核心协议。

相关推荐
猫猫不是喵喵.16 小时前
高效菜单管理页面:一键增删改查
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
数智顾问18 小时前
Trae + MCP : 一键生成专业封面的高阶玩法——自定义插件、微服务编排与性能调优
网络·http·https
没书读了18 小时前
考研复习-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考研
asdfg125896319 小时前
NAPT的极简实现:Easy-IP
服务器·网络
wanhengidc19 小时前
云手机的稳定性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运维·服务器·网络·安全·智能手机
taxunjishu1 天前
基于 CC-Link IE FB 转 DeviceNet 技术的三菱 PLC 与发那科机器人在汽车涂装线的精准喷涂联动
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自动化·汽车·区块链
EndingCoder1 天前
集成 Node.js 模块:文件系统与网络操作
javascript·网络·electron·前端框架·node.js
摘星编程1 天前
Nginx 502 Bad Gateway:从 upstream 日志到 FastCGI 超时复盘
网络·nginx·gateway·php-fpm·fastcgi
欢乐熊嵌入式编程1 天前
WIFI协议全解析08:WiFi连接背后的握手过程,你的设备是如何“入网”的
网络·嵌入式硬件·智能路由器·wifi协议·wifi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