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ubuntu大文件拷贝会先快后慢?

这是 Linux(包括 Ubuntu)上常见的大文件拷贝现象:一开始速度很快,随后逐渐下降。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 缓存机制、存储介质特性以及 I/O 调度策略 的综合作用:

1. 页缓存(Page Cache)的作用

  • 一开始快:当你执行 cp、rsync 等拷贝命令时,数据会先写入内存中的页缓存,系统立即返回"写入成功",此时拷贝速度显示的是"内存写入速度"(几百 MB/s 甚至 GB/s)。
  • 后来慢:随着缓存被填满,内核必须逐步把数据真正写入硬盘。此时速度就取决于硬盘的真实写入能力(例如机械硬盘几十 MB/s,SSD 上百 MB/s)。因此速度下降并趋于稳定。

2. 存储介质的特性

  • 机械硬盘 (HDD):
    开始时硬盘缓存(几 MB 到几百 MB 的 DRAM 缓存)能吸收一部分数据,写入看似很快;缓存写满后,速度掉到盘片的真实顺序写速度(50--200 MB/s)。如果涉及磁头频繁寻道(碎片化、并发任务),速度会更低。
  • 固态硬盘 (SSD):有 SLC 缓存(几十 GB 甚至更大),在缓存可用时写入速度极快;一旦超过缓存容量,就会掉到 TLC/QLC 原生写入速度(可能从 1 GB/s 掉到 100 MB/s 甚至更低)。

3. 文件系统与 I/O 调度

  • 文件系统元数据开销:ext4、xfs 在大文件连续写入时表现较好,但如果文件碎片化、开启日志模式,速度会下降。
  • I/O 调度策略:Linux 的 CFQ、BFQ 等调度器可能会根据负载动态调整优先级,导致初始快、后期慢。
  • 写回机制:/proc/sys/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和 dirty_ratio 参数决定了缓存多久写回到磁盘,过大可能造成"先快后慢"的体验。

4. 总结

Ubuntu 下大文件拷贝"先快后慢"是正常现象:前期利用了 内存缓存 和 硬盘缓存 → 速度虚高;后期进入 真实磁盘写入速度 → 速度下降并趋于稳定。若要更稳定的速度,可以:用 SSD 替代机械硬盘;调整 rsync --inplace 避免缓存过大;修改内核参数(dirty_ratio 等)优化写回策略。

相关推荐
不开心就吐槽6 小时前
docker-compose方式快速安装MySQL
运维·docker·容器
青靴7 小时前
关于NGINX,你了解多少?
运维·nginx
运维行者_7 小时前
DDI 与 OpManager 集成对企业 IT 架构的全维度优化
运维·网络·数据库·华为·架构·1024程序员节·snmp监控
命运之光7 小时前
【快速解决】Linux服务器安装Java17运行环境
linux·运维·服务器
你喜欢喝可乐吗?7 小时前
Ubuntu服务器无法显示命令行登录提示
linux·运维·服务器·ubuntu
阿Q说代码7 小时前
IPIDEA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高效自动化采集方案
运维·python·自动化·数据采集
small_white_robot7 小时前
vulnerable_docker_containement 靶机
运维·网络·web安全·网络安全·docker·容器
FJW0208147 小时前
【Linux】用户管理及优化
linux·运维·服务器
---学无止境---8 小时前
Linux中内核和用户空间通信send_uevent函数的实现
linux·网络
艾莉丝努力练剑8 小时前
【C++:继承】C++面向对象继承全面解析:派生类构造、多继承、菱形虚拟继承与设计模式实践
linux·开发语言·c++·人工智能·stl·1024程序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