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词,会毫无征兆地从脑子里蹦出来,刚灵光一现,想到个词:泪水打湿泡面。
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词?
因为七点半,我刚在公司的食堂,正在吃一碗酸菜牛肉面。
一个人在北京,也忘了明天是我生日。
晚饭一边看文章一边吃面的,微信突然弹出两条消息,点开一看我爸发来的。一个300块的转账,和一句简短的话:"明天是你生日,给自己买个蛋糕。"
搁在以前,这笔钱我绝不会收。我总觉得,我比他赚钱容易,一个成年人,怎么好意思再要家里的钱。但那一刻,我点了接收,回了一个OK的表情包。
我不懂得怎么表达爱,也不懂得怎么接受爱。他们也一样。
以前的我拒绝他们的红包,现在想想,就好像我给他们买衣服他们拒绝一样,总觉得是在为对方好。
直到今年,学者去爱自己,渐渐地也学着去接受和表达情绪。
其实无论是他还是我,都想点开这个红包。但这么多年,似乎我们都在拒绝。
回了一个OK 的表情,我欣然接受了,也希望以后他们接受我的礼物的时候,能回我一个简单的OK。
当然,我没有继续回复。在此之前,我已经一个多月没给家里打过电话了。
在用一种无声的沉默表达抗议。
上一次通话,以吵架告终。也是一个很累的晚上,想跟他们聊聊天,结果没说几句,话题就滑向了那个熟悉的黑洞:催婚。
"为什么别人行,你就不行?" "早知道你不想结婚,宁可当初不让你去北京上大学。"
这些话,像淬了毒的针,精准地扎在我最疲惫的神经上。
我不是不想,可北京是什么地方?光是生存,就已经耗尽了我大部分的力气。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背景、节奏、对未来的规划,都不一样。想找一个同频的人,比创业项目拿融资还难。
父母的爱,有时候会伪装成尖锐的刺。他们用自己的逻辑,表达着对我未来的恐慌。他们怕我孤单,怕他们老了以后我一个人无依无靠。他们把这份恐惧,打包成一句句"为你好",然后不由分说地砸过来。
我听到的,却是对自己所有努力的否定。
所以,我选择了沉默。用赌气,来保护自己那点所剩无几的骄傲。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决定给自己买个小蛋糕。
但工作的消息,依然像幽灵一样,从手机里不断冒出来。我只能走走停停,站在北京夜晚的风里,回复一条又一条的消息。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个在野外作战的士兵,永远无法真正放下武器。
回到家,刷了几分钟抖音,脑子依然嗡嗡作响。太累了,干脆放了段郭德纲的相声,在床上小睡了十五分钟。
闹钟一响,挣扎着爬起来,打开电脑。
创业项目写代码,每天至少一个git commit,这已经成了我的肌肉记忆,像一种无声的宣誓:我还在这里,我还在坚持。
写到十一点半,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提醒了我:还有半小时,我就31岁了。
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不是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我关掉代码编辑器,想做点什么不一样的,写点文字记录这个时刻也好。
其实,过去的一年,我改变了很多。
以前的我,有点小镇青年的自卑。现在,虽然偶尔还是会自我怀疑,但我真的能坦然地对自己说一句:其实你挺棒的,你值得。
以前的我,走得很快很急,像个永远在追赶末班车的旅人。今年,我开始学着慢下来,去感受风,感受情绪,感受生活本身。
以前的我,眼里只看得到别人的成功,剩下的全是焦虑。今年,我终于愿意回过头,看看自己。原来他也走了这么远,原来他也很不容易。
30岁到31岁,我哭得最多的一年,我看见自己和被看见的一年,主动打破生活的一年,由自卑走向骄傲的一年,有一些害怕但选择直面害怕走向勇敢的一年。
我不再只想着去战胜什么,而是学着去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努力后依然平凡的结果,也试着去理解父母那份包裹在责备里的爱。
31岁,应该做什么?
不是多写一行代码,也不是马上规划出未来五年的蓝图。
而是允许自己在这个深夜,停下来。
勇敢地,把那个小蛋糕摆在桌上。
然后带着满身的疲惫和这份温柔,对自己说一句:"生日快乐。你已经走到这里了,挺好的。"
至于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而我,更爱自己和这个世界。
推荐阅读
什么是好婚姻?一场人类与AI直指婚姻本质的深度对话,带你认清自己
互联网打工人如何构建稳定的社会身份?------从腾讯离职到圈层断崖的思考
互联网人,为什么你越来越能干,路却越走越窄?换个体制内视角看看
从"奶妈"的消失看"母职外包":自由是建立在别人无法选择的人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