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结合系统架构图和相关技术实践,深入分享了高性能撮合引擎设计中的内存化撮合、内存化仓位管理、事件化处理以及基于Akka的异步处理模式等关键技术与创新点。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说一下Akka Cluster在整个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使用Cluster Membership来管理大量存在的Actor,这是Akka Cluster在系统中的核心应用之一。在当前复杂的交易系统环境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充分发挥Akka Cluster的优势,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能力。
实现业务逻辑在逻辑上的拆分
在交易系统中,业务逻辑复杂多样,涉及订单撮合、仓位管理、计划订单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Akka Cluster,我们可以将这些业务逻辑进行有效的拆分。例如,在架构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的Akka Cluster Role承担了不同的业务功能。有专门负责撮合引擎的Role,如"match - engine" Role,其中又根据不同的合约类型(BTCUSDT、ETHUSDT等)进一步细分了多个撮合引擎实例;还有负责仓位管理的"position - management" Role,针对不同用户组进行仓位管理;以及负责计划订单管理的"plan - order - management" Role等。
这种逻辑上的拆分使得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更加清晰,便于开发和维护。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特定业务逻辑的实现和优化,而不必担心不同业务之间的干扰。同时,当某个业务模块出现问题时,也能够更快速地定位和解决,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将类型相同的Actors进行有效的管理
Akka Cluster能够将类型相同的Actors进行有效的集群管理。以撮合引擎为例,每个合约类型对应的撮合引擎都可以看作是一组类型相同的Actors。通过Akka Cluster的Cluster Membership机制,我们可以对这些撮合引擎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
例如,我们可以实时了解每个撮合引擎的运行状态,包括其负载情况、处理订单的数量等。当某个撮合引擎出现异常时,Cluster Membership能够及时感知,并根据预设的策略进行处理,如将该撮合引擎上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正常的撮合引擎上,确保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此外,对于仓位管理中的不同用户组对应的仓位管理Actors,也可以通过Akka Cluster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有效地完成基于配置的横向、纵向扩容
在交易系统中,业务量可能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波动。当业务量增加时,系统需要能够快速扩容以满足需求;当业务量减少时,也需要能够合理缩容以节省资源。Akka Cluster能够很好地支持基于配置的横向和纵向扩容。
从横向扩容来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增加Akka Cluster中的节点数量。例如,当交易量大幅增加时,可以添加更多的服务器节点到Akka Cluster中,并将部分撮合引擎或仓位管理任务分配到新节点上,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在架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个"api - services"节点作为Akka Cluster的成员,通过增加类似的节点,可以实现横向扩容。
纵向扩容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每个节点上的资源配置,如增加内存、CPU等,来提升单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同时,Akka Cluster的配置管理使得这种扩容操作更加灵活和便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系统负载情况,动态调整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合之前的架构图来看,Akka Cluster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核心的支撑作用。它与内存化撮合、内存化仓位管理、事件化处理等技术相结合,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交易系统。例如,在撮合引擎的实现中,基于Akka的异步处理模式与Akka Cluster的管理相结合,使得撮合引擎能够在集群环境中高效运行,并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