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18 java

​​​​​1​​​​​​​141. 环形链表1 题目

​​​​​1​​​​​​​141. 环形链表

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

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注意: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

如果链表中存在环 ,则返回 true 。 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 1:

复制代码
输入:head = [3,2,0,-4], pos = 1
输出:true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

示例 2:

复制代码
输入:head = [1,2], pos = 0
输出:true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

示例 3:

复制代码
输入:head = [1], pos = -1
输出:false
解释:链表中没有环。

提示:

  •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范围是 [0, 104]
  • -105 <= Node.val <= 105
  • pos-1 或者链表中的一个 有效索引

进阶: 你能用 O(1)(即,常量)内存解决此问题吗?

2 我的想法

判断环的思想就是,用一个追踪指针从头遍历到尾指针,存在环的意思是:如果在pos所指示的位置有追踪指针,那么追踪指针和尾指针会交汇。

也就是说:

1.如果有环,尾指针指向pos所在节点

2.如果没有环,第一种情况是单个元素,第二种情况是尾指针一定不指向pos所在节点

java 复制代码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         val = x;
 *         next = null;
 *     }
 * }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
}

难道写一个尾指针.next是否与pos节点一致的判断就好了吗?

具体要怎么实现呢,其实链表对应节点所在val值要是一样的呢?我怎么表示pos节点,我这样的想法可行吗,如何写出合适的java代码?如果是用遍历的话,空间复杂度是O(1),时间复杂度是O(n)对吗?写一个for循环加断?

3 实现

关于你的想法的分析

你提到 "写一个尾指针.next 是否与 pos 节点一致的判断",这个思路存在几个问题:

  1. pos 不可用 :题目明确说明 pos 是系统内部使用的,不会作为参数传递给我们的函数,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获取和使用 pos 值
  2. 尾指针不存在 :在有环的链表中,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 "尾指针"(因为链表会循环,没有终点)
  3. val 值可能重复:如你所担心的,不同节点可能有相同的 val 值,无法通过 val 来判断是否是同一个节点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不依赖 pos、不依赖节点值、且空间效率高的方法。

详细解题思路

最经典的解法是 "快慢指针法",也叫 "龟兔赛跑算法",思路如下:

  1. 指针初始化

    • 定义两个指针,都从链表头部出发
    • 慢指针 (slow) 每次只移动 1 步
    • 快指针 (fast) 每次移动 2 步
  2. 核心逻辑

    • 如果链表中没有环:快指针会先到达链表末尾(指向 null)
    • 如果链表中有环:两个指针最终一定会在环中相遇
      • 因为快指针比慢指针移动得快,进入环后会逐渐追上慢指针
  3. 终止条件

    • 若快指针到达 null,返回 false(无环)
    • 若快慢指针相遇,返回 true(有环)

算法为什么有效?

假设链表存在环,当慢指针刚进入环时,快指针已经在环内某个位置。此时可以看作快指针在追赶慢指针:

  • 快指针每次比慢指针多走 1 步
  • 相当于慢指针静止,快指针以每秒 1 步的速度追赶
  • 只要在环内,快指针最终一定会追上慢指针
java 复制代码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         val = x;
 *         next = null;
 *     }
 * }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 处理边界情况:空链表一定没有环
        if (head == null) {
            return false;
        }
        
        // 初始化快慢指针
        ListNode slow = head;      // 慢指针,每次走1步
        ListNode fast = head.next; // 快指针,每次走2步
        
        // 当快慢指针不相等时继续循环
        while (slow != fast) {
            // 快指针到达末尾,说明没有环
            // 注意要先判断fast是否为null,再判断fast.next
            if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return false;
            }
            
            // 慢指针移动1步
            slow = slow.next;
            // 快指针移动2步
            fast = fast.next.next;
        }
        
        // 循环结束,说明快慢指针相遇,存在环
        return true;
    }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 (n),其中 n 是链表中的节点数

    • 无环情况:快指针会遍历 n/2 个节点就到达末尾
    • 有环情况:最坏情况下,两个指针在环中最多遍历 n 个节点就会相遇
  • 空间复杂度:O (1),只使用了两个指针,不随链表长度变化,满足题目进阶要求

其他可能的解法(但不满足 O (1) 空间)

  1. 哈希表法

    • 遍历链表,将每个节点存入哈希表
    • 每次访问节点前先检查哈希表,如果已存在则有环
    • 空间复杂度 O (n),不满足进阶要求
  2. 标记法

    • 遍历链表时给每个访问过的节点做标记
    • 如果遇到已标记的节点则有环
    • 需要修改节点结构,实际中不常用

综上,快慢指针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优解,既高效又节省空间。

4 两种解法

先回顾核心问题:为什么判断链表有环不能靠 "节点值" 或 "pos"?

在理解方法前,先明确两个关键前提(也是你之前担心的点):

  1. pos 是 "系统内部标记",我们拿不到 :题目里的 pos 只是用来给我们看 "环接在哪",实际写代码时,函数参数只有head,根本没有 pos 这个值,所以没法用 "尾指针.next == pos 节点" 这种思路。
  2. 节点值可能重复,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比如链表是1→2→1→2(有环),两个 "1" 节点值相同,但却是不同节点,靠值判断会误判;反之,不同节点值也可能组成环,所以 "值" 完全不可靠。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哈希表」和「快慢指针」这两种不依赖 "值" 或 "pos" 的方法 ------ 它们判断的是 "节点本身是否被重复访问"。

方法一:哈希表法 ------"给走过的节点拍个照,再遇到就是有环"

核心思路:用 "哈希表" 当 "相册",记录所有走过的节点

就像你逛公园时,每经过一个景点就拍张照存手机里。如果逛着逛着,发现眼前的景点 "手机里早就有照片了",说明你绕回了之前的路(有环);如果一直走到公园出口(链表末尾,head == null),都没重复照片,说明没环。

步骤拆解(对应代码)

我们用 Java 的HashSet(哈希表的一种)来实现 "相册",因为HashSet有个特性:添加重复元素时会返回false,这正好帮我们判断 "是否见过这个节点"。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 1. 初始化哈希表(相册),存的是"节点本身",不是节点值!
        Set<ListNode> seen = new HashSet<ListNode>();
        
        // 2. 遍历链表:只要当前节点不为null(没走到出口),就继续走
        while (head != null) {
            // 3. 尝试把当前节点加入哈希表:
            //    - 如果添加失败(返回false),说明之前见过这个节点→有环,返回true
            //    - 如果添加成功,说明是第一次见,继续往下走
            if (!seen.add(head)) {
                return true;
            }
            // 4.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逛下一个景点)
            head = head.next;
        }
        
        // 5. 走出循环说明head == null(走到出口),没环,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
}
关键细节:为什么存 "ListNode" 而不是 "val"?
  • ListNode(节点对象):每个节点对象在内存中都有唯一的 "地址",哈希表判断重复时,比较的是 "地址",能确保 "同一个节点才会被判定为重复"。
  • val(节点值):如之前说的,值可能重复,会导致 "不同节点被误判为重复",比如1→2→1(无环),第二个 "1" 会被误判为重复,返回错误的true
复杂度理解
  • 时间复杂度 O (N):最坏情况是 "链表无环",我们要把所有 N 个节点都遍历一遍,每个节点的 "添加" 和 "判断" 操作在哈希表中是 O (1),所以总时间是 O (N)。
  • 空间复杂度 O (N):最坏情况是 "链表无环",我们要把 N 个节点都存进哈希表,所以空间是 O (N)------ 这也是它的缺点,不如快慢指针省空间。

方法二:快慢指针法(Floyd 判圈算法)------"让兔子和乌龟赛跑,追上就是有环"

核心思路:用两个速度不同的指针,模拟 "兔子(快)" 和 "乌龟(慢)" 在链表上跑
  • 如果链表没环 :兔子跑得比乌龟快,会先跑到链表末尾(fast == nullfast.next == null),永远追不上乌龟。
  • 如果链表有环:兔子会先进入环,然后在环里绕圈;等乌龟也进入环后,兔子因为速度快,总会在某个时刻追上乌龟(两个指针指向同一个节点)。
步骤拆解(对应代码)

先明确指针规则:

  • 慢指针(乌龟):每次走 1 步(slow = slow.next
  • 快指针(兔子):每次走 2 步(fast = fast.next.next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 1. 处理边界:空链表(head==null)或只有1个节点(head.next==null),肯定没环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return false;
        }
        
        // 2. 初始化指针:慢指针从head出发,快指针从head.next出发(关键细节,后面解释)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next;
        
        // 3. 循环:只要快慢指针没相遇,就继续跑
        while (slow != fast) {
            // 4. 检查快指针是否到末尾:如果fast或fast.next是null,说明没环
            if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return false;
            }
            // 5. 乌龟走1步,兔子走2步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 6. 跳出循环→快慢指针相遇,说明有环,返回true
        return true;
    }
}
关键细节 1:为什么初始时快指针要从head.next出发,而不是和慢指针一起从head出发?

这是为了适配while循环的 "先判断,后执行" 逻辑:

  • 如果两个指针都从head出发:初始时slow == fastwhile (slow != fast)的条件直接不满足,循环不执行,直接返回false------ 但此时如果链表有环(比如head自己指向自己),就会误判。
  • 快指针从head.next出发:初始时slow = headfast = head.nextslow != fast,循环能正常开始;即使链表是head自环(head.next = head),第一次循环时:
    • slow会走到head.next = head
    • fast会走到head.next.next = head.next = head
    • 此时slow == fast,跳出循环返回true,判断正确。

如果想用 "两个指针都从head出发",可以把while改成do-while(先执行,后判断),代码如下(逻辑完全等价,只是循环方式不同):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if (head == null) return false;
    ListNode slow = head, fast = head;
    // do-while:先移动,再判断是否相遇
    do {
        // 快指针到末尾,没环
        if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return false;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while (slow != fast);
    // 相遇,有环
    return true;
}
关键细节 2:为什么快指针走 2 步,不是 3 步、4 步?

核心是 "快指针速度比慢指针快",走 2 步是最简洁的选择:

  • 走 2 步时,每次循环快慢指针的距离会减少 1(比如初始距离 1,下次距离 0;初始距离 2,下次距离 1,再下次距离 0),必然会相遇。
  • 走 3 步、4 步也能实现,但代码会更复杂(比如要多判断fast.next.next是否为 null),且没有性能优势,所以 2 步是最优选择。
复杂度理解
  • 时间复杂度 O (N)
    • 无环情况:快指针走 N/2 步就到末尾(因为每次走 2 步),时间 O (N)。
    • 有环情况:最坏是 "环很小,乌龟进环前要走很多步",但总体来看,快指针最多绕环 1 圈就能追上乌龟,总步数还是 O (N)。
  • 空间复杂度 O (1) :只用到slowfast两个指针,不管链表多长,都只占 2 个指针的空间,完全符合题目 "O (1) 内存" 的进阶要求。

两种方法的对比:怎么选?

对比维度 哈希表法 快慢指针法
核心逻辑 记录已访问节点,看是否重复 速度差导致相遇
时间复杂度 O(N) O(N)
空间复杂度 O (N)(需要存节点) O (1)(只需要两个指针)
代码简洁度 较简洁(依赖哈希表 API) 稍复杂(需处理指针初始化)
适用场景 除了判断环,还想记录节点 只需要判断环,追求省空间

实际面试中,快慢指针法是更优的选择------ 因为它满足 O (1) 空间,也是面试官更想考察的思路(能体现对链表特性的深入理解);哈希表法更偏向 "直观思路",适合作为辅助理解的方法。

通过这两个方法的拆解,你应该能彻底明白 "判断链表有环" 的核心逻辑了~ 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不管是用哈希表还是快慢指针,都能清晰地写出代码啦!

【解释:if (!seen.add(head))】

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你看不懂的这行代码:if (!seen.add(head))

这句话的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尝试把当前节点head添加到哈希表seen中,如果添加失败(说明这个节点已经在哈希表中存在了),就返回true(表示有环)

逐步拆解

  1. seen是一个HashSet<ListNode>类型的集合,用来存储我们已经访问过的节点

  2. seen.add(head)这个方法的特性:

    • 当我们往 HashSet 中添加元素时,如果这个元素之前不存在 ,就会添加成功,返回true
    • 如果这个元素之前已经存在 ,就会添加失败,返回false
  3. !是逻辑非运算符,用来取反:

    • 如果seen.add(head)返回true(添加成功,是新节点),那么!true就是false,不会进入 if 语句
    • 如果seen.add(head)返回false(添加失败,节点已存在),那么!false就是true,会进入 if 语句,执行return true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

这就像我们去游乐园玩,每个景点门口有个登记簿:

  • 第一次到某个景点,我们在登记簿上写下名字(添加成功),继续游玩
  • 如果走到一个景点,发现登记簿上已经有我们的名字了(添加失败),说明我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曾经去过的地方,这就证明游乐园的路线是环形的

整个代码的逻辑流程

  1. 从头节点开始遍历链表
  2. 每到一个节点,就尝试把它加入哈希表
  3. 如果添加失败(节点已存在),说明有环,返回true
  4. 如果添加成功,就继续访问下一个节点
  5. 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head == null),说明没有环,返回false

这样通过哈希表记录访问过的节点,就能判断链表是否存在环了,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呢?

相关推荐
Android技术之家2 小时前
Kotlin与Compose:Android开发的现代化变革
android·java·开发语言·kotlin
失散132 小时前
分布式专题——10.3 ShardingSphere实现原理以及内核解析
java·分布式·架构·shardingsphere·分库分表
wzx_Eleven2 小时前
【论文阅读】Towards Privacy-Enhanced and Robust Clustered Federated Learning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网络安全
十八旬2 小时前
【超简单】后端入门案例-基于SpringBoot+MyBatis-plus+MySQL图书管理系统
java·开发语言·idea·intellij idea·项目实战
旭意2 小时前
C++微基础蓝桥杯之旅9.9-9.12
c++·算法·蓝桥杯
地平线开发者3 小时前
工具链部署实用技巧 7|模型设计帧率推理时耗时与带宽分析
算法·自动驾驶
zhz52143 小时前
Spring Boot + Redis 缓存性能优化实战:从5秒到毫秒级的性能提升
java·spring boot·redis·缓存·vue
lifallen3 小时前
Hadoop MapOutputBuffer:Map高性能核心揭秘
java·大数据·数据结构·hadoop·算法·apache
E_ICEBLUE3 小时前
如何使用 OCR 提取扫描件 PDF 的文本(Python 实现)
java·数据库·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