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师——【2024年上半年案例题】真题模拟与解析(一)

系统架构设计师------【2024年上半年案例题】真题模拟与解析(一)

本试题模拟2024年上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案例题的部分内容,结合当年技术趋势和常考知识点编制,并提供详尽解析,以供您备考复习使用。

试题一:云原生应用系统的质量属性与架构设计

题目背景:

某互联网公司计划将其核心业务系统改造为云原生架构,以实现更高的弹性、可伸缩性和可靠性。架构师王工负责此次重构,他提议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并引入服务网格(Service Mesh)技术。系统需求分析人员整理了以下关键需求:

a. 系统需支持每秒处理至少5000个用户请求,且95%的请求响应时间低于100毫秒。

b. 某个微服务实例发生故障时,系统应能自动将其隔离并重启,不影响整体服务。

c. 新功能上线或现有功能修改时,应能做到灰度发布,仅对部分用户生效,并可快速回滚。

d. 所有服务间的网络通信都必须进行加密和身份认证,防止中间人攻击。

e. 系统应提供详细的调用链追踪和监控指标,方便开发人员定位性能瓶颈。

f. 当用户访问量在短时间内激增300%时,系统应能自动扩容以承受压力。

g. 系统应支持跨多个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部署,单个可用区故障不应导致服务中断。

h. 后台管理界面的操作流程应符合行业惯例,提供明确的成功/失败提示和向导。

i. 未来三年内,业务预计增长十倍,系统架构应能支撑此增长而无需彻底重构。

j. 数据库密码、API密钥等敏感信息必须由专用系统管理,不应硬编码在程序配置中。

k. 开发团队应能在两周内完成一个独立的新微服务的开发、测试和部署上线。

l. 系统运维界面应支持国际化,允许海外运维人员使用英文界面进行操作。

问题 1:请将上述需求列表(a-l)填入下表,并填写其对应的质量属性名称。(12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软件质量属性是架构设计的核心驱动力,决定了系统的技术选型和方案决策。

需求编号 质量属性 解析
a 性能 明确要求了系统吞吐量(5000TPS)和响应时间(100ms),是典型的性能指标。
b 可用性 要求故障实例自动隔离和重启,旨在减少停机时间,保证服务持续可用,属于可用性范畴。
c 可修改性 要求能轻松实现灰度发布和回滚,体现了系统在部署和变更方面的便捷性,属于可修改性。
d 安全性 要求通信加密和认证,直接针对数据机密性和身份验证,是核心的安全需求。
e 可测试性 提供调用链和监控指标,是为了方便开发运维人员诊断和调试系统,提升了可测试性。
f 性能 要求系统能应对突发流量并自动扩容,是对系统吞吐能力和效率的性能要求。
g 可用性 通过跨可用区部署实现容灾,避免单点故障,是保障服务高可用的经典架构手段。
h 易用性 强调用户界面符合直觉和惯例,旨在提升管理员的操作体验,属于易用性。
i 可扩展性 要求架构能平滑支撑未来业务的大幅增长,是对系统规模扩展能力的规划,即可扩展性。
j 安全性 要求妥善管理敏感信息,防止密钥泄露,是安全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密钥管理)。
k 可修改性 要求能快速独立部署新服务,体现了系统支持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的能力,即可修改性。
l 易用性 支持多语言运维界面,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提升易用性。

问题 2:王工建议引入服务网格(Service Mesh)架构。请简要说明服务网格的核心组件及其功能,并说明它为系统带来了哪些主要好处。(6分)

参考答案:

服务网格是一种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的专用基础设施层。

  • 核心组件与功能
    1. 数据平面(Data Plane) :以Sidecar形式与每个服务实例部署在一起的代理(如Envoy)。它负责处理所有入站和出站的网络通信,实现负载均衡、服务发现、熔断、加密等功能。
    2. 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 :管理数据平面中的代理(如Istio中的Pilot、Citadel)。它负责管理和配置所有代理的行为,下发策略(如路由规则、安全策略),并收集监控数据。
  • 主要好处
    1. 功能解耦:将微服务中的通用通信功能(如熔断、限流、监控)从业务代码中剥离,交给基础设施层处理,使开发者更专注于业务逻辑。
    2. 统一管控:为整个集群的服务通信提供了统一的控制点,便于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流量管理策略和可观测性方案。
    3. 增强可靠性:通过内置的重试、超时、熔断等机制,显著增强了服务间通信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

问题 3:请结合需求 b 和 g,阐述在云原生架构下,通常有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HA)。(7分)

参考答案:

实现高可用性的核心目标是消除单点故障(SPOF)并实现故障的自动快速恢复。结合需求,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1. 冗余与自动故障转移(Failover)
    • 需求b :通过服务副本(多实例部署)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工具 实现。当健康检查(Health Check)发现某个Pod(服务实例)故障时,Kubernetes会自动将其终止并在健康节点上重启一个新的实例,从而实现故障自愈。
    • 需求g :通过跨可用区(AZ)部署 应用和数据库副本。当一个可用区因自然灾害或电力问题整体宕机时,流量可以通过负载均衡器自动路由到其他可用区的健康实例上,保证业务连续性。
  2.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r):使用负载均衡器将流量分发到后端的多个服务实例上。它不仅提高了性能,也避免了单个实例压力过大或宕机导致的服务不可用。
  3. 弹性与自愈能力:利用HPA(水平Pod自动扩缩容)根据流量负载自动调整实例数量,确保系统在压力下保持稳定。结合就绪探针(Readiness Probe)和存活探针(Liveness Probe),确保流量只分发给已就绪的实例,并及时替换故障实例。
  4. 幂等性设计:服务设计应支持幂等操作,使得因故障重试的请求不会对系统状态产生负面影响,这与自动故障转移机制相辅相成。

试题二:在线教育平台的缓存与分布式架构设计

题目背景:

某公司开发一个大型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可通过Web、App、小程序等多端访问课程视频、文档并进行实时互动。随着用户量激增,原单体架构出现数据库压力过大、响应慢等问题。架构师张工提议进行分布式架构改造,并重点引入缓存机制提升性能。

问题 1:张工计划采用Redis作为缓存数据库。请说明在引入缓存时,常见的三种数据读写策略(如Cache-Aside)及其工作流程,并选择一种最适合"课程信息查询"场景的策略,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1. 常见缓存读写策略
    • Cache-Aside (旁路缓存) :应用先读缓存。若命中则返回;若未命中,则从数据库读取,写入缓存后再返回。 :应用直接更新数据库,然后使缓存中对应的数据失效优点:缓存仅存储热点数据,资源利用率高。
    • Read-Through (读穿透) :应用总是直接读缓存。缓存提供者(如Redis插件)负责在未命中时从数据库加载数据并写入缓存。 :同Cache-Aside,更新DB后使缓存失效。 优点:将缓存逻辑抽象,对应用更透明。
    • Write-Through (写穿透) :应用同时更新缓存和数据库(通常由缓存组件保证原子性)。 :直接从缓存读取。 优点 :数据一致性强,缓存不会失效。 缺点:写入延迟高,因为需要写两个地方。
  2. 策略选择与理由
    • 选择 :最适合"课程信息查询"场景的是 Cache-Aside 策略。
    • 理由 :课程信息(如标题、简介、价格)属于读多写少 的数据。一旦发布,修改频率较低,但被查询的频率极高。 Cache-Aside策略在读请求 时能很好地缓存热点课程数据,极大减轻数据库压力。 当管理员偶尔修改课程信息时(写请求 ),直接更新数据库并使缓存失效的策略简单有效。下次读请求会自动从数据库加载最新数据并重新缓存,既保证了数据的最终一致性,又避免了每次写操作都更新缓存带来的性能开销。

问题 2:为解决"课程视频"等大型文件的分布式存储和快速访问问题,张工建议采用对象存储(如AWS S3、阿里云OSS)。请说明对象存储相比传统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两大核心优势。(6分)

参考答案:

  1. 无限扩展性:对象存储采用扁平化的结构(基于Bucket和Object),而非传统的目录树结构。这使得它能够轻松支持海量(甚至无限)的文件存储,并保持稳定的访问性能,非常适合存储数千万个视频文件。
  2. 高可用与持久性 :对象存储服务通常在底层通过多副本复制纠删码(Erasure Coding) 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设备、机架甚至可用区上。它能提供高达99.999999999%(11个9)的数据持久性,即意味着数据几乎不会丢失,同时也能保证服务的高可用性。

问题 3:在分布式会话管理中,张工需要实现用户登录状态(Session)在多个服务实例间的共享。请简述两种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Session的方案,并说明其优点。(9分)

参考答案:

方案 实现方式 优点
1. Session数据全部存储在Redis 用户登录后,生成一个唯一SessionID返回给客户端。服务器端将用户的全部Session数据序列化后以SessionID为Key存入Redis。应用实例收到请求后,凭客户端带来的SessionID从Redis中读取完整的Session数据。 * 可靠性高 :Session数据持久化,即使应用实例重启也不会丢失。 * 扩展性好:所有实例都从统一的Redis读Session,轻松支持实例的水平扩展。
2. 粘性Session + Redis备份 首先使用负载均衡的粘性会话(Sticky Session) 策略,将同一用户的请求总是路由到同一个应用实例上。该实例将Session数据在本地内存和Redis中各存一份(异步写入)。 * 性能极高 :大部分请求直接从本地内存读取Session,延迟极低。 * 故障应对:当某个实例宕机时,负载均衡会将用户请求路由到新实例,新实例可以从Redis中恢复该用户的Session数据,保证了可用性。

复习时请注重理解架构设计的原则与权衡,而不仅仅是记忆答案。祝您备考顺利,成功通过考试!

相关推荐
qqxhb2 小时前
系统架构设计师备考第20天——信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
系统架构·des·aes·加解密·rsa·密钥管理·kdc
谱写秋天2 小时前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 信息安全的抗攻击技术详细讲解
系统架构·软考架构师
菜菜子爱学习4 小时前
系统架构设计师——【2025年上半年案例题】真题分享(一)
学习·系统架构·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
最小的帆也能远航10 小时前
2018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论文
系统架构
钟爱蛋炒饭11 小时前
支付子系统架构及常见问题
系统架构
chenglin01613 小时前
高并发、低延迟全球直播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
非晓为骁13 小时前
【Agent】DeerFlow Researcher:系统架构与执行流程(基于真实 Trace 深度解析)
系统架构·agent·trace·deerflow·langsmith
roman_日积跬步-终至千里13 小时前
【系统架构设计(27)】信息安全技术集成
系统架构
小鱼儿LY19 小时前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之软件架构篇
系统架构·软考·软件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