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智能:3D 建模流程的演进与 AI 趋势 —— 以 Blender 为例

在游戏、影视、建筑、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的浪潮下,3D 建模已经成为数字内容生产的基础环节过去,建模主要依赖专业建模师手工完成,流程复杂而耗时

随着 AI 与生成式建模技术的兴起,3D 建模工作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今天,结合 Blender 这一广泛使用的开源建模软件,介绍 传统建模流程与AI 驱动建模的差异,并展望未来趋势

一、传统 3D 建模流程(以 Blender 为例)

在传统工作流中,Blender 的使用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前期准备

•导入参考:在 Blender 中导入蓝图或参考图片,作为建模指导

(推荐一个网站,用来下载三视图:https://www.the-blueprints.com

•建立基础几何体:添加 Cube、Sphere 等基本体,逐步调整比例和位置

如果建模,你也不熟,可以从辣椒酱的视频看起,和他一起打怪升级吧,看完,你的 blender 水平不会差

【合集8.21已更新93话】Blender 2.9-3.4黑铁骑士Ⅱ系统零基础入门教程(持续更新+中文字幕+普通话+不敷衍+义务教育+案例+学习)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h411Y7LX

2.建模

•多边形建模:使用 Edit Mode 下的 Extrude、Loop Cut、Subdivision 等内置工具逐步优化形体

•细节雕刻:结合 Blender 的 Sculpt Mode,类似于"数字黏土",逐步刻画褶皱、肌肉或建筑纹理

•Modifiers(修改器):常用 Subdivision Surface(细分表面)、Mirror(镜像)、Array(阵列)加快流程

👉 案例:假设要在 Blender 中建模一把椅子:

•首先用 Cube 拉伸出椅子座位;

•用 Mirror 创建对称的椅子腿;

•用 Bevel 修改器处理边缘倒角;

•逐步添加细节,如木材纹理和软垫,传统流程下:整个过程可能需要 数小时到数天

3.UV 展开与贴图

•UV 展开:在 UV Editor 中手工切割 Seam,将模型表面展开成二维

•贴图绘制:导出 UV 模板到 Photoshop/Substance Painter,绘制材质

•回到 Blender:加载贴图并在 Shader Editor 中配置节点网络

4.渲染

•使用 Cycles 或 Eevee 渲染引擎:

○Cycles 物理逼真但耗时;

○Eevee 实时渲染,速度快,适合预览与动画

•根据需求设置灯光、相机和后期效果

传统 Blender 流程总结:

•精细度高,但依赖建模师的经验;

•耗时长,尤其在复杂场景中;

•对 Blender 工具链掌握程度要求高

二、AI 赋能下的建模流程(结合 Blender并以混元 AI 进行说明)

近几年,Blender 与 AI 工具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新的建模趋势:

1.文本/图像生成模型 + Blender 后期

•AI 工具生成初稿-导入 Blender-后期优化

👉 案例:

一位独立游戏开发者需要设计几十种椅子传统方式下可能需要两周以上,而借助 AI:

•每把椅子的草图 → 混元 3D,可以几分钟生成 3D 初稿;

•导入 Blender → 调比例、优化细节;

•最终节省 70% 时间

2.材质与贴图 AI 化

•使用混元的 纹理生成器(如 Polyhaven AI、Substance AI)自动生成 PBR 材质

•Blender 内部可直接应用 AI 生成的贴图节点,无需逐像素绘制

👉 案例:

建模一辆汽车时,传统方式需要美术师花数天绘制金属材质和污渍效果

现在可以通过 AI 生成"刮擦金属质感的贴图",秒级完成

3.Blender + AI 插件

社区已经开发了大量 Blender AI 插件:

Blender 的社区生态,实在太强大了,只要搜索 Blender+AI 就可以了

三、对比:传统 Blender 流程 vs AI 融合流程

四、趋势展望

1.AI 与 Blender 的深度集成

○未来会出现更多内置的 AI 功能,如文本生成模型直接出现在 3D 软件 菜单中

2.人机协作是主流

○AI 生成"粗模",Blender 专家负责"精修"

○角色转变为 AI 驯服师 + 设计指导

3.行业落地

○游戏与影视:快速迭代角色与道具原型

○工业设计:结合 CAD 与 Blender,实现更高效的产品验证

○元宇宙与数字孪生:通过 AI+Blender 快速生成虚拟场景

最后

以 Blender 为例,传统建模流程代表了高度精细、完全可控的创作方式,而 AI 驱动的建模则代表高效率与低门槛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

•AI 提供速度与灵感;

•Blender 提供精度与掌控

未来的 3D 建模师,既要理解 Blender 的传统技艺,也要熟悉 AI 工具,才能真正发挥 "人机协作" 的优势,成为新时代的 AI 智能3D建模师

相关推荐
飞哥数智坊21 分钟前
3B参数差点干翻32B模型,Qwen3 Next 是如何做到的?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派22 分钟前
Whisper推理源码解读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whisper·语音识别
编码追梦人1 小时前
AI 重塑行业格局:从金融风控到智能制造的深度实践
人工智能·制造
Lululaurel1 小时前
提示工程深度解析:驾驭大语言模型的艺术与科学
人工智能·ai·aigc·提示词
simon_skywalker2 小时前
第7章 n步时序差分 n步时序差分预测
人工智能·算法·强化学习
唐兴通个人2 小时前
清华大学AI领导力AI时代领导力AI变革领导力培训师培训讲师专家唐兴通讲授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组织创新实践领导力国央企国有企业金融运营商制造业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
云卓SKYDROID2 小时前
无人机定点派送技术要点与运行方式
人工智能·无人机·航电系统·高科技·云卓科技
码界筑梦坊2 小时前
206-基于深度学习的胸部CT肺癌诊断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flask·毕业设计
通往曙光的路上3 小时前
国庆回来的css
人工智能·python·tensor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