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 edge 似乎很多人以为是浏览器,其实这里的 Edge 指的是 边缘计算 ,再加上 Serverless,对独立开发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技术趋势。
记得几年前我在一次内部分享演讲上介绍过了 serverless 和边缘计算
不过直到今年才真正用上 serverless
这个最大因素还是环境
国内因为监管比较严格,全部需要备案,所以 serverless 这类低成本建站的方式很难走得通
世界主流的独立开发者技术栈里,Vercel 和 Cloudflare 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特别是 Cloudflare 有赛博菩萨之称,可以让开发者专注于功能开发,无须花费精力在服务器维护、安全防护等工作,用非常低的成本让世界各地的用户都能访问到。
主流的 edge 平台基本都是 Node.js 技术栈,所以 Next.js 这类全栈框架也成了独立开发者的首选
当然还有 hono 这种为 edge 环境设计的后端框架
这一块我还在探索中,等后续第一个基于 edge 环境的产品上线,再来分享吧~
独立开发者的痛点
如果你是个人开发者,大概率遇到过这些麻烦:
- 自己租 VPS,配置环境。
- 遇到安全攻击、数据备份、证书更新,必须亲力亲为。
- 明明只想上线个产品,却被迫兼职运维。
这类「隐性成本」其实对独立开发者打击很大。时间和精力应该花在产品和用户身上,而不是服务器。
Edge/Serverless 的价值
这就是 Serverless + Edge 的意义所在:
- Serverless:免运维,按量计费,用多少算多少。
- Edge:在用户最近的节点运行代码,让全球访问速度都很快。
两者结合起来,独立开发者可以:
- 更低成本上线产品。
- 更快速度验证想法。
- 更少精力浪费在「配服务器」上。
海外与国内的差异
在海外,Vercel 和 Cloudflare 已经成为独立开发者最常用的武器。Cloudflare 甚至被戏称为「赛博菩萨」,因为它帮你承担了绝大部分基础设施的苦活累活,让你可以专注在业务本身。
在国内,受制于备案和监管,Serverless 的体验不如海外顺畅。虽然阿里云函数计算、腾讯云函数等产品也在发力,但整体生态和开发者体验(DX)仍有差距。
技术生态的变化
Edge 平台普遍使用 Node.js Runtime ,因此像 Next.js 这样的全栈框架几乎是天然适配。
如果觉得 Next.js 太重,也可以看看 Hono 这种专为 Edge/Serverless 设计的极轻量后端框架。
Python 和 Go 目前在 Edge 场景中支持有限,但也在逐步发展。
独立开发者的机会
对个人而言,这意味着:
- 成本极低,哪怕学生或自由职业者也能负担。
- 产品上线速度大幅提升,有时只需几分钟就能「全球可用」。
- 适合快速试错,失败的成本很小。
思考与展望
当然,Edge/Serverless 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复杂业务或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仍可能需要传统服务器。但不可否认,它正在让独立开发者更有机会和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就像我自己,现在也在探索第一个基于 Edge 环境的产品。等上线了,我会再写一篇「实战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