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A 机器人轨迹运动奇异点规避方法

SCARA(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机器人因其在水平面内高刚性、垂直方向柔顺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装配、搬运等任务。然而,在运动学控制中,SCARA 机器人存在奇异位形(Singular Configuration),当机器人运行至这些位形时,雅可比矩阵(Jacobian Matrix)失去满秩,导致逆运动学解不唯一或不存在,关节速度趋于无穷大,严重影响运动平稳性与控制精度。因此,研究奇异点规避方法至关重要。

1. SCARA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标准 4 自由度 SCARA 机器人(含末端旋转关节)的正运动学方程为:

x = l₁ cosθ₁ + l₂ cos(θ₁ + θ₂)
y = l₁ sinθ₁ + l₂ sin(θ₁ + θ₂)
z = d₃
φ = θ₁ + θ₂ + θ₄

其中:

  • (x, y, z) 为末端执行器位置;
  • φ 为末端姿态角(绕 z 轴旋转);
  • l₁, l₂ 为第一、二连杆长度;
  • θ₁, θ₂, θ₃, θ₄ 为各关节角;
  • d₃ = d₀ - θ₃(d₀ 为初始偏移,θ₃ 为第三关节位移)。
2. 雅可比矩阵

末端速度 v = [ẋ, ẏ, ż, ω]ᵀ 与关节速度 = [θ̇₁, θ̇₂, θ̇₃, θ̇₄]ᵀ 的关系为:

v = J(q) q̇

其中雅可比矩阵 J(q) 为:

-l₁sinθ₁ - l₂sin(θ₁+θ₂) -l₂sin(θ₁+θ₂) 0 0

l₁cosθ₁ + l₂cos(θ₁+θ₂) l₂cos(θ₁+θ₂) 0 0

J(q) = [ 0 0 -1 0 ]

1 1 0 1

3. 奇异点类型

SCARA 机器人的主要奇异点由 J(q) 的行列式或条件数退化引起:

  • 肘部奇异点(Elbow Singularity):当第二连杆完全伸直或折叠,即 θ₂ = 0 或 θ₂ = π 时,前两个关节的运动方向共线,导致平面运动自由度退化。

    • 此时,雅可比矩阵的前两列线性相关。
    • 判据:sinθ₂ = 0
  • 腕部奇异点(Wrist Singularity):当 θ₃ = 0 且 θ₄ 任意时,z 方向运动与姿态运动耦合退化。但标准 SCARA 中此问题不显著。

  • 边界奇异点(Boundary Singularity):当机器人运动至工作空间边界时,雅可比矩阵条件数变差。

4. 奇异点规避方法
4.1 雅可比矩阵伪逆法(Damped Least Squares, DLS)

最常用方法是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也称 Levenberg-Marquardt 方法),避免直接求逆。关节速度计算为:

q̇ = J⁺(q) v

其中伪逆矩阵 J⁺(q) 定义为:

J⁺(q) = Jᵀ(q) [J(q) Jᵀ(q) + λ²I]⁻¹

J⁺(q) = [Jᵀ(q) J(q) + λ²I]⁻¹ Jᵀ(q)

其中:

  • λ 为阻尼因子(Damping Factor),λ > 0;
  • I 为单位矩阵。

当接近奇异点时,J(q)Jᵀ(q) 接近奇异,λ²I 项防止矩阵不可逆,从而限制关节速度不会趋于无穷。

4.2 奇异性规避函数法

设计一个与关节角相关的规避函数,当接近奇异区域时,调整轨迹或增益。

定义接近肘部奇异点的程度:

σ = |sinθ₂|

当 σ < σ_threshold(如 0.1)时,认为接近奇异区。

可引入速度缩放因子:

k_scale = σ / (σ + ε)

其中 ε 为小正数(如 10⁻⁶),用于防止除零。

则实际执行的末端速度为:

v_actual = k_scale × v_desired

当 σ → 0(接近奇异),k_scale → 0,机器人自动减速,避免失控。

4.3 轨迹规划层规避

在轨迹生成阶段,通过路径优化避免进入奇异区域。

  • 在关节空间或笛卡尔空间规划路径时,加入奇异度代价函数: C_singularity = 1 / cond(J(q)) 其中 cond(J(q)) 为雅可比矩阵的条件数。优化目标为最小化总代价,包括路径长度和奇异度。

  • 使用人工势场法,在奇异点附近设置"排斥力",引导轨迹绕行。

4.4 关节极限与工作空间限制

通过限制 θ₂ 的活动范围,避免其接近 0 或 π。例如: θ₂_min ≤ θ₂ ≤ θ₂_max 其中 θ₂_min > 0,θ₂_max < π。

5. 实现建议
  1. 实时计算雅可比矩阵 J(q) 及其条件数 cond(J) 或最小奇异值。
  2. 当检测到接近奇异时(cond(J) > threshold 或 |sinθ₂| < threshold),启用 DLS 方法或速度缩放。
  3. 结合轨迹规划,在任务开始前评估路径安全性。
6. 总结

SCARA 机器人奇异点规避是保证运动平稳、控制可靠的关键。推荐采用 DLS 伪逆法 作为底层控制核心,辅以速度缩放轨迹规划优化,可有效提升机器人在复杂轨迹下的运动性能。

相关推荐
非凡的世界4 小时前
Telegram机器人Token和ChatID获取教程
机器人·telegram
Deepoch4 小时前
Deepoc具身智能模型:为传统机器人注入“灵魂”,重塑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新范式
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人机交互·具身智能
xwz小王子10 小时前
OpenAI 回归机器人:想把大模型推向物理世界
数据挖掘·回归·机器人
一颗小树x10 小时前
【机器人】CogNav 目标导航 | 认知过程建模 | LLM大模型
机器人·大模型·cognav·目标导航·认知过程建模
zezexihaha10 小时前
AI 在医疗领域的十大应用:从疾病预测到手术机器人
人工智能·机器人
zskj_qcxjqr12 小时前
中医智慧+AI科技,七彩喜机器人让健康养护“智”在必得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
Vizio<12 小时前
《基于物理仿真和学习潜投影的机器人触觉感知模拟到真实》ICRA2021论文解读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学习·机器人·触觉传感器
Deepoch12 小时前
Deepoc具身智能模型:为传统电厂巡检机器人注入“灵魂”与“智慧”
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具身智能
real_seed12 小时前
机器人行业灵巧手专题研究报告
机器人